APP下载

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2-05-14高丽娟吴明浩杨晓松斯日古楞张军刘殿鹏褚景芬姜澜丛百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尔沁粗饲料发情

高丽娟 吴明浩 杨晓松 斯日古楞 张军 刘殿鹏 褚景芬 姜澜 丛百明

(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028007)

科尔沁肉牛是以科尔沁牛为母本,北美西门塔尔(偏肉用型)为父本,在杂交二代选择理想型的公、母牛进行橫交固定、自群繁育,经过选育提高,培育的具有肉用性能优良、适应性强的肉牛新品种[1]。

繁殖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营养和饲料是母牛生产与繁殖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对母牛发情排卵、配种、受胎及犊牛成活率都有重要作用。传统养殖粗饲料主要来源是干玉米秸秆,但适口性差,因此,配合其他粗饲料必不可少,青贮玉米秸保持了青绿多汁的特性,质地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苜蓿干草不仅能使母牛泌乳量稳步上升,还能促进牛群咀嚼、反刍和唾液的分泌,唾液分泌对保持瘤胃正常pH 具有重要作用,有效防止瘤胃酸中毒,其自身粗蛋白质含量几乎与精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相当,具有对繁殖性能的保健作用;优质羊草富含母牛必需的可消化粗纤维、粗蛋白质、矿物质及某些维生素,对瘤胃正常发酵环境和机能具有重要作用;燕麦适口性好,有典型的甜口味,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高消化率纤维能有效刺激瘤胃功能,帮助蛋白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粗饲料选择的最佳之一。如果营养中缺乏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或过盛都会对母牛繁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长时间营养不充足会使母牛长期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即使能正常发情,其配种受胎率也较低,胎距较长,受精卵着床困难,还易出现胚胎早期死亡。如果母牛长期缺乏优质粗饲料,自身的雌激素不能正常分泌,导致卵巢功能减退,出现发情不正常和不孕现象[2]。

研究旨在以肉牛为试验群体,在精饲料相同的条件下,用4 种粗饲料饲喂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研究不同的粗饲料类型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日粮粗饲料配方,最大限度发挥该品种的遗传潜力,提高经产母牛繁殖成活率及其他繁殖性状,为通辽市科尔沁肉牛育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健康、体重相近、胎次2~5 胎、怀孕7 个月的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500~550kg) 120 头。将其随机分为4 个试验组,每组30 头,佩戴耳标,分别记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每组饲喂与其对应的4 种粗饲料类型。试验时间定于2019年4 月10 日~2020 年4 月10 日,试验共365d,预饲期10d,试验期355d。

1.2 饲料来源

精料为军丰牧业母牛精料补充料。粗饲料为青贮玉米、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羊草干草、燕麦干草。精料和粗饲料均由内蒙古丰润牧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饲养管理

试验母牛采取舍饲分组散栏式饲养,饲养管理一致,预饲期10d,10d 后进入试验期。每天饲喂2 次,自由饮水,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

1.4 试验设计

饲喂试验分为分娩至产后90d 和产后91d 至下次分娩两个阶段。所有试验牛整个试验期精料饲喂总量相同。4 个粗饲料类型各种饲草配比见表1,各试验组日粮组成及饲喂量见表2。

表1 4 个粗饲料类型各种饲草配比(以风干物质计,单位:%)

表2 各试验组日粮组成及饲喂量(单位:kg/头·d)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产犊间隔:产犊间隔是指两次产犊之间相隔的时间,同时也是衡量母牛繁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犊牛体重:测量犊牛初生后的体重。

产犊率:试验期间初生犊牛数占该试验期间参加配种母牛数的百分比。

犊牛发病率:犊牛出生后3 个月内的发病数占产活犊牛的百分比。

犊牛存活率:犊牛出生后3 个月时成活的犊牛数占产活犊牛的百分比。

受配率:试验期间参加配种的母牛数占该群内所有适繁母牛数的百分比。

受胎率:母畜配种后实际怀孕的百分比。通常以本年度终受胎母畜实有数与本年度终参加配种母畜实有数之比。

饲料成本:每成活一头犊牛所需饲料成本分析。

1.6 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本次试验数据用Excel 和SPSS22.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繁殖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3 可知,Ⅳ组产犊28 头,较其他组最多,均出现母牛空怀现象,Ⅳ组受配率、受胎率、产犊率均高于其他组。犊牛出生后饲养过程中均出现犊牛腹泻症状,但Ⅳ组发病率最低,分别较Ⅰ组降低12.86%,较Ⅱ组降低5.36%,较Ⅲ组降低0.55%。Ⅳ组犊牛成活率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Ⅳ组繁殖成活率分别较Ⅰ组、Ⅱ组、Ⅲ组提高26.66%、13.33%、6.66%。

表3 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繁殖成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其他繁殖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知,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受胎时间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Ⅳ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产犊间隔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Ⅳ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犊牛初生体重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不同粗饲料配比对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其他繁殖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养殖效益的影响

由表5 可知,Ⅲ组饲养成本最低,Ⅳ组饲养成本最高,每成活一头犊牛饲养成本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是7475.1、7251.5、6736.27 和7987.77 元,Ⅲ组犊牛经济效益较Ⅰ组、Ⅱ组、Ⅳ组营利978.83、665.23、901.5 元。

表5 每成活一头犊牛所需饲料成本分析

3 讨论

反刍动物不光要补充精饲料,粗饲料的营养也缺一不可,长期补充精饲料虽然符合粗蛋白质和可消化总营养的需求,但不能补充其基础代谢所必需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如果粗饲料的质量差、营养单一或日粮中的蛋白质不足均会影响能繁母牛正常发情,使配种受胎率降低、增重减慢、各项机能受损,还会导致粗纤维消化率降低,进而影响母牛繁殖性能[3]。

母牛长时间营养不良往往会导致发情期推迟,容易出现空怀或难产,增加胚胎死亡率,犊牛成活率也会随之降低。合理的粗饲料配比能补充母牛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保证母牛正常发情,尤其是妊娠母牛,营养缺乏不仅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还会造成犊牛初生体重小,抵抗力低,发病率高等问题。

试验Ⅰ组繁殖成活率为66.67%,比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低13.33、20、26.66 个百分点,为4 个试验组最低;其犊牛发病率为20%,比Ⅱ组、Ⅲ组、Ⅳ组分别高7.5、12.31、12.86 个百分点,为4 个试验组最高;Ⅰ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产后受胎时间、产犊间隔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p<0.05);Ⅰ组犊牛初生重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p<0.05);Ⅰ组饲料成本为7475.1 元/头,仅低于Ⅳ组,高于Ⅱ组、Ⅲ组;犊牛经济效益为5484.9 元/头,为4 个试验组最低。Ⅰ组只喂秸秆,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无法满足经产母牛的营养需要,母牛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发病。营养价值低导致母牛不易发情,第一次发情在(70.55±10.15)d,发情天数久,营养价值低还影响产犊间隔和犊牛初生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和母牛使用寿命,若长时间采用Ⅰ组饲料配比,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试验Ⅱ组繁殖成活率为80%,比Ⅰ组高13.33 个百分点,比Ⅲ组、Ⅳ组分别低6.67、13.33 个百分点;其犊牛发病率为12.5%,比Ⅰ组低7.5 个百分点,比Ⅲ组、Ⅳ组分别高4.81、5.36 个百分点;Ⅱ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产后受胎时间、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高于Ⅲ组、Ⅳ组(p<0.05);Ⅱ组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Ⅲ组、Ⅳ组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饲料成本为7251.5 元/头,仅高于Ⅲ组,低于Ⅰ组、Ⅳ组;犊牛经济效益为5798.5 元/头,仅低于Ⅲ组,高于Ⅰ组、Ⅳ组。Ⅱ组喂秸秆和青贮,其营养价值高于Ⅰ组。虽然各项繁殖性能指标均好于Ⅰ组,可基本满足母牛每日所需营养,但不如Ⅲ组、Ⅳ组,其产犊间隔为(375.96±12.7)d,超过365d,达不到一年一犊。Ⅱ组经济效益不如Ⅰ组。

试验Ⅲ组繁殖成活率为86.67%,比Ⅰ组、Ⅱ组分别高20、6.67 个百分点,比Ⅳ组低6.66 个百分点;其犊牛发病率为7.69%,比Ⅰ组、Ⅱ组分别低12.31、4.81 个百分点,比Ⅳ组高0.55 个百分点;Ⅲ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与Ⅳ组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受胎时间、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显著高于Ⅳ组(p<0.05);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Ⅳ组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饲料成本6736.27 元/头,为4 个试验组最低;犊牛经济效益为6463.73 元/头,为4 个试验组最高。Ⅲ组饲喂秸秆、青贮和羊草,其营养价值高于Ⅰ组、Ⅱ组。Ⅲ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均好于Ⅰ组、Ⅱ组,发情时间和犊牛初生重与Ⅳ组无明显差异(p>0.05),可满足一年一犊。Ⅲ组饲料配比及低廉的饲料成本既能达到经济效益最大,也能保证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的营养需求。

试验Ⅳ组繁殖成活率为93.33%,比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高26.66、13.33、6.66 个百分点,为4 个试验组最高;其犊牛发病率7.14%,比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低12.86、5.36、0.55个百分点,为4 个试验组最低;Ⅳ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与Ⅲ组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受胎时间、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p<0.05);Ⅳ组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Ⅲ组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饲料成本为7987.77 元/头,为4个试验组最高;犊牛经济效益为5562.23 元/头,仅高于Ⅰ组,低于Ⅱ组、Ⅲ组。Ⅳ组喂青贮、羊草、苜蓿、燕麦,营养价值为4 个试验组最高。Ⅳ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均高于其他组,但发情时间与犊牛初生重与Ⅲ组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粗饲料虽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能有效提高经产母牛的繁殖性能,但其饲料成本7987.77 元/头,为4 组最高,从而导致其经济效益不如Ⅱ组和Ⅲ组。

在本试验条件下,Ⅰ组粗饲料虽然成本低,但长时间饲喂玉米秸秆,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母牛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发病,其繁殖成活率只有66.67%,犊牛发病率高于其他组,若长时间采用Ⅰ组饲料配比,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Ⅱ组饲喂玉米秸秆和青贮,繁殖成活率虽达到80%,但其繁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均不如Ⅲ组;Ⅳ组营养搭配最全面,其繁殖成活率达93.33%,犊牛发病率及其他各项繁殖性能均为最好,但其昂贵的饲料成本导致其经济效益不如Ⅲ组;Ⅲ组为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组,其营养价值虽然不如Ⅳ组,但要高于Ⅰ组、Ⅱ组,其繁殖成活率达86.67%,可基本满足一年一犊,第一次发情时间和犊牛初生重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不同于高产奶牛和育肥牛,高产奶牛和育肥牛除维持需要外,过多的营养可以转化成奶、肉,而经产母牛体重基本恒定,大多数情况下除犊牛哺乳外不再人工挤奶,只要营养满足其维持和繁育需求即可。

4 结论

在精料相同情况下,不同粗饲料类型对母牛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在粗饲料中增加优质牧草会提升母牛繁殖性能,但饲料成本也会增加。综合考量,青贮玉米+羊草干草+秸秆既能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能保证科尔沁肉牛经产母牛的营养需求。

猜你喜欢

科尔沁粗饲料发情
粗饲料在猪养殖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奶牛粗饲料的加工与应用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