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9mTc-热变性红细胞SPECT/CT显像的技术操作及护理配合

2022-05-13李晓红潘桂霞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脾脏变性放射性

马 丽,彭 烨,邱 爽,程 超,李晓红,潘桂霞(通信作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上海 200433)

99mTc-热变性红细胞(heat denatured red blood cell,DRBC)显像是抽取自体红细胞通过热变性处理后标记在99m锝(99mTcO4-)放射性药物进行脾脏显示的一种显像方式。该显像方法的操作步骤较多,其中放射性药物的制备、技术人员的显像技术要求以及患者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都是确保检查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目前对该显像方法和护理配合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6月在我科行99mTc-DRBC脾显像患者22例,现对该显像的技术操作及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20年6月,因腹部占位病变(其中胰尾部占位15例)疑似脾脏来源的患者22例,来我科行99mTc-DRBC脾脏显像,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3~83岁。

1.2 方法

1.2.199mTc-DRBC的制备:99mTc-DRBC的制备与注射均严格要求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首先建立静脉通道,注射留置针一般选择肘部中间较粗的大血管,通道建好后一定要推注生理盐水测试,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避免液体外渗到血管外。其次抽取2 mL的生理盐水注射到亚锡焦磷酸钠药盒(含焦磷酸钠10 mg,氯化亚锡1 mg,上海欣科医药公司提供),静置5 min后抽取药盒液体,立即经静脉留置针注入患者体内。再抽取2 mL的生理盐水注入血管,以确保亚锡焦磷酸钠全部进入患者体内。30 min后用含有2 mL血液保存液(枸橼酸钠+枸橼酸+葡萄糖+注射用水)无菌10 mL刻度的注射器针筒经留置针回抽8 mL全血,注射到存放有放射性锝药负压瓶里与99mTcO4-555 Mbq充分摇匀混合。再将负压瓶放置于49.5℃的水温箱里加热30 min,将热变性好的全血抽出并测定其放射剂量,平均分装到4 个血常规(EDTA-K2)试管内,离心并移出血浆后注入0.9%氯化钠溶液冲洗红细胞,再次离心并移出血浆与0.9%氯化钠溶液混液共两次,并测定移除血浆与0.9%氯化钠溶液混液的放射性剂量42~115 Mbq(均为游离99mTcO4-的剂量,游离99mTcO4-能引起胃异常的放射性摄取)。最后将标记好的99mTc-DRBC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抽出,并测定其放射性剂量。

1.2.2图像采集方法:99mTc-DRBC注射后30 min行SPECT/CT断层显像,注射后2 h再行延迟显像,显像仪器:德国西门子Siemens Symbia T16型SPECT/CT,SPECT断层参数:低能高分辨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放大倍数1.45,双探头顺时针旋转180°采集32帧,20 s/帧;CT参数:电压130 keV,电流120 mAs,重建层厚3 mm。重建获得SPECT与CT同机融合图像。

1.2.3护理配合:①检查前及用药护理。按照辐射防护要求,在有铅屏蔽的操作室进行,使用防护设备,穿戴好防护服、铅围脖和防护镜,将制备好的放射性药物99mTc-DRBC缓慢注射到患者体内。推注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确保放射性药物注射到血管内,不要外渗到血管外,药物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全部注射完成后拔去留置针,棉签按压注射点3~5 min防止出血(凝血功能较差的需延长按压时间至10 min)。②心理护理。99mTc-DRBC检查患者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病情,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尤其是该检查项目步骤较多,制备药物时间长,患者需等待时间较长等现象,会加剧患者不良情绪,所以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前为患者讲述检查的具体流程、制药的大致时间、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该检查需要注射放射性药物,患者常常担心放射线对自己的身体有损伤,且看到我们医务人员穿铅衣,戴铅眼镜,使得患者恐惧心理加剧。应提前告知患者放射性药物99mTcO4-半衰期短、能量低,所受的辐射剂量小,在人体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③检查中护理。检查前嘱咐患者除去身体外的所有金属物品,避免金属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并协助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手上举或者抱头,检查过程中尽量放松,平稳均匀呼吸,勿移动身体,以免引起图像伪影,以及SPECT与CT图像融合的移位。检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不适或突发状况,应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终止检查,并及时上报医生和做好相关记录。④检查后护理。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将其上举的双手缓慢放于胸前,以避免因长时间的固定姿势引起不适。帮助患者安全下检查床并嘱咐患者到候诊区休息,待医师查看图像,确保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后,方可离开,如需要加做延迟显像,应向患者和家属沟通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以取得积极的配合。检查结束后,由于患者体内放射性药物还未彻底排出,嘱咐患者24 h之内要远离儿童和孕妇易感人群,少去公共场所。并告知患者可以通过大量的饮水,来促进药物的排泄。1周之内回访患者有无检查后不适、发热或感染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2例行99mTc-DRBC显像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且显像的图像质量良好,SPECT断层图像与CT图像融合图像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所有图像均可见脾脏高度放射性摄取、肝脏和骨骼有轻度摄取外,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检查后1周内回访均未出现身体不适、发热或感染的症状。其中8例患者呈99mTc-DRBC阳性显像,提示腹部的占位均为副脾或种植脾来源;其余14例患者呈99mTc-DRBC阴性显像,排除了腹部的占位为脾脏来源的可能性,且14例患者通过进行腹部占位的穿刺活检,提示病变均确诊为胰腺来源的肿瘤。22例99mTc-DRBC显像对腹部占位是否来源脾脏的总符合率为100%。

患者女性,51岁,体检发现胰腺尾部占位,来我科行99mTc-DRBC SPECT/CT显像排除脾脏来源。图1A SPECT MIP图:可见脾脏呈高放射性摄取,肝脏和骨骼呈轻度放射性摄取外,腹部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图1B CT图:胰腺尾部可见软组织结节影。图1C SPECT断层图:可见圆形高放射性摄取。图1D SPECT/CT融合图像:胰腺尾部软组织结节与圆形高放射性图像重合。可诊断该患者胰腺尾部占位是副脾,为正常组织,避免了患者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手术治疗。

图1 99mTc-DRBC SPECT/CT显像图

3 讨论

99mTc-热变性红细胞显像作为传统的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特异性高的显像检查方式[1-2],其原理是脾脏的网状内皮细胞可以选择性的清除衰老和变性的红细胞,脾脏对红细胞的摄取率可达50%~90%[3]。99mTc-DRBC进入人体后,首先被脾脏高摄取,其次是肝、骨髓等网状内皮组织摄取,所以该显像正常分布应该是除了骨髓和肝脏轻度放射性摄取外,只有脾脏具有放射性高摄取[4]。因此该显像常用于观察移植脾脏的存活[5-6],以及识别和定位异位脾组织[7-9]。针对脾脏来源的腹部占位,特别是胰腺内占位的副脾,99mTc-热变性红细胞显像作为一种定性的检查手段,可以排除脾源性疾病,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有创性穿刺活检和腹部手术[10]。

99mTc-DRBC SPECT/CT显像技术操作步骤较多且繁琐,首先在制备99mTc-DRBC技术上,造成药物99mTc-DRBC失败的主要原因有:①药物的污染;②红细胞的不完全变性;③99mTc-DRBC的标记率低。所以在制备99mTc-DRBC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从注射留置针→推注亚锡焦磷酸钠→抽取患者全血→红细胞热变性处理→血液离心→分离血浆→0.9%氯化钠溶液冲洗热变性的红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每一步护士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其中任何一个步骤的操作不当,均会造成放射性药物的污染,使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发热或感染的风险,优质的护理操作是制备可靠药物的保证。红细胞是在放射性锝药负压瓶内,被放入水温箱进行热处理变性的,放射性锝药负压瓶是无菌的玻璃瓶,正确规范的使用,不仅可以保证放射性药物的无菌,也可以保证红细胞在温浴过程中能均匀受热,使红细胞能充分变性,减少99mTc-RBC(红细胞)的产生,避免其他脏器异常摄取,减少假阳性的产生。通过对标记好的99mTc-DRBC进行的离心并抽取血清,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重复操作两次可减少99mTc-DRBC中游离99mTcO4-,本文从每个患者的药物中清洗出42~115 Mbq的游离99mTcO4-,可避免胃壁对游离99mTcO4-的放射性高摄取,来提高显像的图像质量。22例行99mTc-DRBC显像患者所有图像均可见脾脏高度放射性摄取、肝脏和骨骼有轻度摄取外,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说明99mTc-DRBC制备不仅标记高,而且红细胞热变性程度好。且2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不适和感染症状,说明99mTc-DRBC制备操作规范,药物未被污染。

99mTc-DRBC SPECT/CT整个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同样重要,多数患者因担心自身病情有些焦虑、不安或者抑郁的情绪,且整个检查过程操作步骤多,导致患者等待时间较长,出现紧张、焦虑、急躁、易怒等情绪反应,易引起患者检查配合度降低。还有部分患者担心放射性核素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导致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影响显像检查结果[11]。所以及时正确的干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减少顾虑,从而在诊疗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获得可靠的图像。在核医学检查中,患者的体位、呼吸等配合,也会影响到显像的图像质量、显像操作的时间以及患者被辐射的时间,所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良好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患者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护理配合,可以促进检查的顺利完成[12-13]。也有研究分析表明接受综合护理后,SPECT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均能获得明显的效果改善,这也是显像检查中获得可靠影像资料的保证[14]。本文中22例患者不仅顺利地完成的检查,并且每个患者的图像质量高,SPECT断层图像与CT图像融合图像好,均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这与检查中实施有效护理配合密不可分的。因此,优质的显像技术操作及良好的护理配合是确保99mTc-DRBC显像顺利进行并获得可靠影像资料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脾脏变性放射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放射性固体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
乌克兰两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受损尚未造成放射性泄露
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太空处置的可行性分析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Mice based on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
潜水强者
征兵“惊艳”
“变男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