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RCT对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随访价值

2022-05-1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叶检出率支气管

徐 盼

(通用医疗成飞医院医学影像科 四川 成都 610091)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B-ILD)是于2018年《呼吸病学名词》所公布一个呼吸病学名词,其是一类受多因素影响导致肺间质发生弥漫性渗出、浸润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RB-ILD的病因多样,其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均各存差异,导致既往临床对本病的诊断相对较困难,当前临床收治RB-ILD患者多为吸烟人群中检出病例,由于当前我国吸烟群体大,该病也是临床常见疾病[1]。而临床发现,高分辨率CT检查(HRCT)的临床推广与使用,该技术用于本病患者的诊断中可显示出患者肺内的次级肺小叶具体情况,同时也能精确定位出病变具体分布范围及与其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表现,因此,该项检查技术的应用对于RB-ILD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确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3]。本次研究以探讨HRCT检查技术对于RB-ILD的诊断与随访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通用医疗成飞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呼吸内科所接收临床诊断为RB-ILD的2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162例、女98例,年龄21~78岁,平均(37.53±13.92)岁,患者病程30 d~17年,纳入患者中,首次诊断125例、随访复查135例,纳入经临床诊断早期RB-ILD患者173例、晚期RB-ILD患者87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以下症状:具有咳嗽、胸闷、咳痰、气喘以及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其可见发绀、杵状指以及胸部湿啰音。纳入患者均为吸烟者,且近6个月(距离就诊时间)具有明确的吸烟史,患者均入院后均予以各项常规指标与影像检查;排除合并存在重要脏器、组织功能障碍病例,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排除同期参与其他项目研究或接受可能影响肺功能药物治疗患者,排除影像检查质量不佳且影响到对局部细节的观察病例;排除已知病因的其他肺间质疾病患者,包括结节病、尘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及药物性肺疾病等。入组病例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权同意书,在检查前医护人员详细告知纳入病例检查研究内容与作用,征得其同意后对其进行X线摄片与HRCT扫描。

1.2 检查方法

纳入患者先进行X线摄片,后予以64排螺旋CT(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机进行HRCT扫描,均予以头先进,进行检查过程需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要求其在进行吸气后,需保持屏气状态下进行检查,HRCT扫描范围选择肺尖至其肺底部。层厚:1 mm;卷积核:B70s锐利;窗值:肺窗;有效mAs:117;KV:130;螺距:0.95;FOV:344 mm。

1.3 观察指标

由2名具有10年及20年以上的主治及副主任医师,通过盲法独立评阅受检者HRCT影像,存在分歧时,由双方共同讨论并确定。观察并记录纳入患者X线、HRCT影像特征。在阅片分歧时,需经双方讨论以共同确定。观察并统计纳入患者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影像特征,研究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HRCT、X线的检出率,HRCT、X线对RB-ILD检出率=该影像检查方法检出例数/纳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0例RB-ILD患者在X线摄片结果显示,早期RB-ILD患者X线检查结果多以呈现磨玻璃状影像,其周边肺野具有播散性结节影,多发为环状影。晚期RB-ILD患者X线检查结果多以呈现典型的弥漫性结节状、线条状、网状以及云絮状阴影,其肺内容积缩小,且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研究纳入260例病例经X线检查后检出221例,X线检查的检出率达到85.00%。

260例RB-ILD患者经HRCT检查均提示阳性,HRCT检查主要可见血管支气管束异常、小叶内间质增生、网格状影、磨玻璃样密度影、蜂窝状影、斑片状影、胸膜增厚、胸膜下弧线影、小叶间隔增厚、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特征征象,根据其图像结果,具体可分2类:①表现密度增高影,病灶部位可见有异常的线状影、结节影、网格状影、磨玻璃影及实变影等多种密度增高影;②表现为密度降低影,一般为蜂窝影或囊状影等密度降低影。纳入260例RB-ILD患者病变X线表现均为弥漫性分布,且均以两肺之中外带、胸膜下分布,HRCT检查可见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初期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以双肺上叶较明显,病情进展后,合并明显症状。见表1。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纳入260例患者经HRCT检查检出RB-ILD患者251例,该方法诊断率达到96.54%。

表1 260例RB-ILD患者HRCT检查图像特征与描述

HRCT检出率相比X线检出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RB-ILD是一种以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发生慢性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斑片状浸润等病理改变的疾病,本病患者多数为重度吸烟者,其临床上多表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既往临床上对于RB-ILD患者的诊断及鉴别主要依赖于进行手术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创性,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一定限制。而随着当前肺部HRCT基数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国内外研究者对于RB-ILD诊断模式方面也有新认识。在美国胸部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疾病的诊断核心观点中提到,临床针对RB-ILD患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对其进行HRCT检查及结合临床病史,特别是对于合并吸烟史患者,以及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当中找到发生烟粒沉着巨噬细胞的病例,而不是仅依靠进行手术肺组织病理学诊断。

临床发现,HRCT重建成像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在RB-ILD患者临床诊断中,可更好显示出患者的肺部微细病变与其解剖结构,从而使医师获取到更多有用的诊断信息与诊断细节[4-6]。临床上怀疑RB-ILD时,一般需要对患者进行肺部HRCT检查。临床发现,尽管使用肺活检的方法针对肺间质性病变患者的确诊率相对较高,该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可达到90%~100%,但使用该方法检查后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在肺活检检查后往往易发并发症,故,肺活检不易受患者的接受。相比之下,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本病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在众多影像学方法中,HRCT检查具有检查的分辨率较高,扫描后层面影像不重叠、无创等多种优点,更易为本病患者们所接受。HRCT检查对于肺组织的检查可达到次级肺小叶的水平,从而更能清晰显示出肺组织内细微结构以及肺内的细小病变,在肺部间质性病变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7-8]。此外,研究发现,HRCT薄层扫描、骨算法重建技术等检查的使用,也可显著的优化对患者肺内肺微细结构、供应肺小叶气道、肺内血管及小叶间隔等部位和组织的显示,从而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肺解剖的微细结构,便于临床诊断[9-10]。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以部分活检结果、部分临床经所有检查综合诊断得出作为诊断标准,纳入260例患者经HRCT检查检出RB-ILD患者251例,该方法诊断率达到96.54%,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基本一致,相比之下,X线检查的检出率仅达到85.00%,低于HRCT检查的诊断率。总结HRCT检查RB-ILD患者的特点发现,HRCT检查RBILD的征象主要可见血管支气管束异常、小叶内间质增生、网格状影、磨玻璃样密度影、蜂窝状影、斑片状影、胸膜增厚、胸膜下弧线影、小叶间隔增厚、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特征征象,且其中以血管支气管束异常、网格状影、小叶内间质增生等征象常见。故结合研究结果与临床经验认为,HRCT检查对RB-ILD患者的确诊主要可包括以下几点:①经HRCT检查提示存在小叶中心为主小结节(一般直径<1.0 cm)和/或存在斑片状的磨玻璃样影;②经HRCT显示为弥漫性小叶中心支气管壁的增厚,可见合并上叶为主肺气肿、下肺为主空气潴留;③经HRCT检查提示存在有少数的轻度网状影,但一般不是主要表现;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存在烟粒沉着巨噬细胞[11-12]。因此,临床应用HRCT检查诊断RB-ILD方面具有相对明确的特点,该检查方法诊断本病的准确性高。

综上所述,HRCT扫描技术空间分辨率好,扫描图像清晰,利于对RB-ILD病变范围与性质的准确判断,该检查方法在RB-ILD诊断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小叶检出率支气管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和司机抢饭碗
大黄蟅虫丸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
五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