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教师需求调查

2022-05-13刘书安马阳梅婕王妍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学科融合

刘书安 马阳 梅婕 王妍清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的地位日益显现,除了开设专门的生涯课程,将学科教学和生涯教育融合在一起也是推进生涯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总结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科教师在生涯—学科融合实际操作中的动力、遇到的困难、可运用的资源和期待得到的帮助,为我国的生涯—学科融合提供建议。

关键词:生涯教育;学科融合;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5-0055-04

在新课标与新高考的要求下,引导学生发展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合理规划学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从国外的教育实践看,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以下简称“生涯—学科融合”)是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美国在中学教材中融入大量职业信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生涯教育模式;英国要求教育部门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课程中内化生涯指导,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们为每门学科各制作了一本“职业靶心图”,几乎囊括了社会中与该学科相关的全部职业[1]。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在生涯—学科融合领域开展了诸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了问题和阻碍。

一、国内生涯—学科融合实践

國内的生涯—学科融合实践成果多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呈现,本文将所查询到的文献记载案例分类汇总(见表1),呈现不同教学方法下的融合过程、生涯教育目的、具体教学目标及应用学科。

对表1进行分析发现,生涯—学科融合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1)呈现信息,即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与学科知识、学科素养有关的职业、学科热点,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渗透生涯相关信息,或者在教学材料中呈现该类信息。(2)创设体验机会,包括设计职业体验活动、课堂练习和科创活动。职业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职业生活的机会;课堂练习和科创活动多为与学科相关的练习、探究性实验和创新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提高学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理解学科内容与职场活动的关联。

生涯教育依据理论体系可分为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发展能力(包括生涯规划能力和个人素质)探索和生涯定向四个部分。表1所列生涯—学科融合实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适用于帮助学生实现环境探索和提升生涯发展能力。目前,暂未查到通过生涯—学科融合实现自我探索、生涯定向内容的文献,这可能是因为自我探索和生涯定向的专业性较高,需要在专门课程中进行系统化教学,较难与学科教学融合。

在查询到的文献记载案例中,作者报告的关于实施生涯—学科融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信息较少,为此,本研究对深圳某校部分学科教师进行调研,尝试梳理学科教师开展生涯—学科融合时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本次调研对象为深圳市某高中学校22名学科教师,调研方式为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在实施生涯—学科融合时的自发动力、遇到的阻碍、可运用的资源及期待得到的帮助(见表2)。

二、生涯—学科融合实践中的动力和阻碍

调研结果显示,学科教师对开展生涯—学科融合的动机充足,但是持续推进的动力有限。动机充足体现在:8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生涯教育,77.3%的教师认为在高一及之前的时间段就应当进行生涯教育,59%的教师认为在自己所教学科中融合生涯教育的可行性较高。持续推进的动力不足体现在:学科融合效果一般,在所有题目中,均约有30%的教师选择“效果难以评价”,选择“效果好”的教师占22.7%~45.5%。

融合过程中的阻碍表现在信息与素材、融合能力和现实阻碍三个方面。信息和素材方面的阻碍主要包括缺乏准确全面的职业信息(59.1%)和新颖有趣的教学素材(50%),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点(50%)。融合能力方面的阻碍为对生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了解不足(45.5%)。存在的现实困难有:课程容量饱和(63.6%);工作繁忙,以致没时间革新课程(45.5%)。

综上,教师实施生涯—学科融合的动力相对充足,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缺乏信息与素材、课时不足和个人时间不足,在融合能力方面面临的阻碍较少。

三、学科教师现有的资源和期待得到的帮助

在面对困难时,学科教师能够调用的资源决定了他们实施生涯—学科融合的实际行动。问卷结果显示,学科教师能够使用的资源有限,仅有59.1%的学科教师能够联系到从事学科相关职业的人士;超过一半的学科教师无法获得各大学专业的介绍(54.5%)、各大学的选课要求(50%)、融合了生涯元素的教材(59.1%)、融入了生涯元素的学科实践活动方案(59.1%)、学生的生涯需求(59.1%)、评价生涯融合教学效果的工具(63.6%)及专业人士的建议(63.6%)。

问卷预测教师可能需要的帮助有:职业人物的联系方式,面向学生的生涯课程服务,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培训,生涯理论和实践方法论的培训,渗透了生涯元素的教材、教案和教具,融入了生涯元素的实践活动方案,生涯—学科融合教学效果的问卷、量表等测量工具,学生的生涯教育需求,生涯教育专业人士的建议,等等。

四、对生涯—学科融合的几点建议

基于学科教师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困难、困惑与需求,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建立公用资源库

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教师们所需的材料包括教案、活动方案、含有生涯元素的素材等,如果将这些材料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学科教师和生涯教师公用的资源库,就能为教师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各种职业的人推动着社会运转,从这个角度来说,含有生涯元素的素材无处不在,新闻、电视节目、社会事件、最新科研成果等均可以被引入课堂之中。然而,个人的素材收集能力有限,如果各科教师都有意识地收集生涯资料,存储在同一资源库中,并且标注上自己对材料的用法、对相关课程的看法,即可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用又新颖的素材。

公用的资源库建好之后,如何将这些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学科教師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分享教学经验,也可以改编其他教师的课程设计,降低自己的备课压力;生涯教师则可以上传经典案例,从个人专业角度对资源库中的融合课例进行评价,提供反馈。

(二)与专业人士合作

调研结果显示,学科教师对生涯教育的外延和内涵理解不足,不太清楚将生涯元素融入学科课程的方法、效果和意义;部分学科教师觉得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的指导零碎、不成体系,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动力不足。有30%的教师提出希望参与生涯理论和实践方法论的培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涉及推行生涯导师制的文献大多提及专业人士的指导,在其他文献中则鲜少提到这一点。其实,建立生涯—学科融合教学体系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生涯教育功底和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学科教师与专业的生涯规划人士合作十分重要。在合作中,学科教师厘清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涯发展的整体过程之间的关联,思考如何与专业人员分工并形成合力。除了生涯—学科融合工作之外,专业人士还可以帮助学校开展专门的生涯课程或者活动,帮助学生将在学科课堂上获取的信息与自身特点整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构建效果评价和反馈体系

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效果评价同样影响着学科教师的融合工作,因此,建议学科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先调查学生的需求,并且预先设计一套教育效果评价和反馈体系,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和兴趣点能为教师提供教学的方向。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搜寻素材、设计课程,不仅可以降低教师搜集资料的难度,还能帮助教师预设学生的课堂反应,提升对课堂的把控力。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与持续进行融合、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相关。生涯教育没有考试,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就容易失去坚持的动力。建立一个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让教师看清前进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有更深刻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邓宏宝. 国外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0):24-31.

[2]邓小琳. 生涯规划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0,2(6):22.

[3]陈丽. 高中物理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验设计[J]. 数字化用户,2019,25(30):295-296.

[4]包春莹.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加强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J]. 课程. 教材·教法,2013(7):63-68.

[5]王宇,杜慧. 美国地理教材对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及启示[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8):64-67.

[6]卢镜. 高中语文教学:生涯教育渗透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9(3):106-109.

[7]杨丽. 高中英语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8,8(8):52-53.

[8]谭道勇. 在高中历史课堂渗透生涯教育的教学策略[J]. 福建教育,2020(15):58-59.

[9]张成斌. 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方法探讨[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8(2):80-88.

[10]姚祖兰. 物理学科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6,34(8):22-25.

[11]刘芳. 生涯教育渗透高中信息技术编程初探[J]. 文渊(高中版),2021(6):2418.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学科融合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且行且思考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