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3D技术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关节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10欧阳阳钢姜宗圆刘岸雄孙浩然谢统明黄晓瑜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指关节线片手部

欧阳阳钢,姜宗圆,刘岸雄,孙浩然,陈 琪,谢统明,黄晓瑜

手部关节缺损极易导致患指捏、抓、握等功能水平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术治疗手部关节缺损,但存在治疗效果有限、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增强手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3]。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的50例手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化3D技术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研究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数字化3D技术,25例)和对照组(不应用数字化3D技术,25例)。① 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1~45(37.9±2.6)岁;体重52.1~57.9(55.4±2.3)kg;创面大小1.5 cm×1.5 cm~6.0 cm×5.0 cm。② 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 30~45(37.4±2.2)岁;体重51.9~58.7(55.9±2.7)kg;创面大小1.8 cm×1.8 cm~7.0 cm×6.0 cm。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观察组术前准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对患者行螺旋CT连续薄层扫描,随后将扫描结果传回工作台,以此建立关节缺损处的三维立体图像。并由专业医务人员根据得到的三维立体图像对患者关节缺损处的神经、血管以及静脉等进行评价和测量,以详细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1.3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① 对照组:标记关节缺损处的血管、神经以及肌腱的长度、位置。在第二趾近端做切口切开表层皮肤,使皮下组织静脉完全暴露后将其切断。再根据肌腱损伤情况行肌腱切断操作,并按照离断骨质法对患者行通血检测。再根据患者的关节受损情况采取全关节或半关节移植。全关节移植采取钢丝十字固定方式;半关节移植采取囊点缝合方式;不易固定或固定效果较差者可追加克氏针固定。局部清创处理后进行修剪、松解血管,并处理血管内血栓等异物,选择合适的缝合线采用间断或连续缝合法吻接血管,确认患者无异常后缝合肌腱、切口。术后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钠4 250 U,以防术后发生栓塞。② 观察组:根据1.2项目中制定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行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术治疗。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指关节屈曲活动度评价手部功能恢复情况。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1例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2例感染,1例关节炎,1例神经拉伤,1例动静脉危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患指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为117°~130°(122.32°±5.5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8°~120°(110.57°±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供区功能皆无异常。

2.3 两组典型病例见图1~6。

图1 患者,男,38岁,左手小指近指间关节缺损,采用数字化3D技术辅助行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治疗 A、B.术前左手大体外观及X线片,显示左小指近指间关节复合组织缺损;C、D.术中供区设计及X线片,显示左足骨关节无异常,以左足第二趾趾间关节复合组织修复;E.术中游离左足第二趾趾间关节至受区;F.术后1个月左手及左足X线片,显示左小指关节结构轻微屈曲;G、H.术后4个月拆除内固定后左手、左足X线片及左手大体外观,显示关节结构基本正常,左小指能够屈伸 图2 患者,男,34岁,右手中指掌指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采用数字化3D技术辅助行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右中指掌指关节间隙明显减小,关节异常弯曲;B、C.术中供区设计及X线片,显示右足骨关节无异常,以右足第二趾趾间关节复合组织修复;D.术中游离右足第二趾趾间关节至受区;E、F.术后3个月右手、右足X线片及双手大体外观,显示关节基本恢复正常生理结构,右手中指掌指关节短于示指与无名指,但整体正常 图3 患者,男,34岁,左手拇指掌指关节缺损,采用数字化3D技术辅助行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左拇指掌指关节缺损;B、C.术中供区设计及X线片,显示骨关节无异常,以左足第二趾趾间关节复合组织修复;D.术后2个月X线片,显示左拇指掌指关节基本恢复正常生理结构;E.术后6个月左手大体外观,显示左拇指对掌、屈伸功能良好

图4 患者,男,32岁,右手环指近指间关节缺损,中指末节缺损,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治疗 A.术前右手、右足X线片,显示右环指近指间关节缺损,右中指末节缺损,右足骨关节无异常;B.术中供区设计,以右足第二趾趾间关节复合组织修复;C.术后1个月右手X线片,显示关节断端对位对线好,生理结构轻微畸形;D、E.术后6个月右手X线片及右手、右足大体外观,显示骨折线消失,右环指可屈、伸,右足外观受损 图5 患者,男,43岁,左手拇指电锯伤术后创伤性关节炎,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治疗 A.术前左手X线片,显示左拇指掌指关节面破坏并缺损,关节结构异常;B.术中供区设计,以右足第二趾趾间关节复合组织修复(患者左足有明显真菌感染);C.术后1个月左手X线片,显示左拇指掌指关节对位对线好;D、E.术后6个月左手X线片及大体外观,显示移植关节骨折端已愈合,左拇指掌指关节生理结构恢复一般 图6 患者,男,33岁,右手示指近指间关节缺损,中指关节骨折,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治疗 A、B.术前右手X线片及大体外观,显示右手示指近指间关节缺损,中指关节骨折;C.术前右足X线片,显示第二趾骨关节结构无异常;D.术中游离右足第二趾趾间关节修复示指;E.术后3个月右手X线片,显示示指关节骨折端对位对线好,骨折线模糊;F.术后2年右手大体外观,显示示指外形欠佳

3 讨论

手部关节缺损极易导致患者手部功能水平下降,甚至导致患者手部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其病因颇为复杂,以手部肿胀、压迫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6],一般采用手术治疗[7-8]。常规手术治疗手部关节缺损主要以修复为主,部分病情严重的可采用移植方式[9]。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术治疗手部关节缺损逐步应用于临床[10-12],但存在的多种并发症及术后患者康复速度极慢等问题使手术效果受到较大影响[13]。数字化3D技术即三维立体重建技术,主要采用螺旋CT连续薄层扫描并建立三维立体图像[14],此立体图像在判断患者病理情况、血管和神经损伤情况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医师还可根据此图像在术前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大幅度提升了手术成功率[6,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患指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为117°~130°(122.32°±5.5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8°~120°(110.57°±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较好,说明数字化3D技术辅助下采用第二趾趾间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关节缺损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16]。

猜你喜欢

指关节线片手部
关节镜下松解深层内侧副韧带联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带孔钛针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1例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效果
高通联手Ultraleap 为XR2提供手部交互解决方案
有人吗
厨房料理小妙招——山药去皮手不痒的窍门
“高级检查”不一定适合你
掰指关节会导致关节炎吗?——NO
掰指关节导致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