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艺术

2022-05-10叶蓉

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雪绒花音乐作品创设

叶蓉

所谓“情境”是指有情之境。如今,音乐教学未发挥好情境创设艺术的重要作用,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对情境教学理论的学习。同时,课堂上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知识讲解上,错误认为基础知识讲解才是重中之重,忽视了唱歌、听辨音乐情境等的运用,令学生始终缺少情感上的体验。加之,部分教师存在对情境教学的认知偏差,影响到了情境教学创设效果。下面,笔者将详细阐述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创设艺术。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重要意义

情境教学,主要是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带领学生品味音乐作品,为他们营造美、智、趣的学习环境。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富有情感性的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情感,让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主动探索音乐学习中深层知识。同时,课堂上积极创设形象化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唱、演、听等学习中调动起自己的多个感官,获得丰富体验。此外,面对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学生能主动想象音乐作品描绘的画面,深度思考作品意境,从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当学生处于富有真实性的生活情境中时,他们将深刻感知到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能更好地调动生活经验学习音乐知识,最终得到较好的熏陶。因而,平时教学中要把握好对情境教学创设艺术的运用。

二、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创设艺术

(一)问题启发情境的创设

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围绕音乐作品展开思考,从中加深对作品情境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问题启发情境具体创设中,教师要精准把握课堂重难点,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线,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刺激他们深入感知音乐。同时,问题启发情境具体创设中,要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善用网络资源、教科书等丰富材料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其中,在《大河之舞》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乐曲听赏体验,增进他们对乐曲情绪和爱尔兰舞蹈精彩画面的感受。课堂上,教师可精心创设一个问题启发情境。基于问题启发情境,先为学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以拍手点手心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听赏体验。音乐鉴赏结束后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段音乐分成几个部分?”结合自己的听赏体验,学生将正确回答出:“这段音乐分为两个部分。”接着,教师可追问学生:“主奏乐器是什么?”问题启发下,学生将回答道:“主奏音乐是小提琴。”待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以后,教师可继续启发他们思考还加入了什么音响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到部分学生不能快速回答出这个问题,请他们复听音乐。音乐复听过程中,学生将总结出这段音乐作品还加入了踢踏舞鞋的声音。当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的答案以后,以课件形式出示《大河之舞》,带领他们更深层次的听赏音乐,体会音乐节奏变化和情绪。期间,用“节奏是怎样变化的?”“情绪是怎樣的?”问题启发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听赏活动。

(二)图像再现情境的创设

平时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图像再现情境,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学习中获得良好的立体感受,增进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图像再现情境是一种形象化、视觉化教学手段,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传统教学中,教师倾向于依靠钢琴等传授知识,令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可利用绘画、照片、视频信息、影视作品等描绘音乐意境,展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此,能让音乐作品内容变得更为具象,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美丽的夏牧场》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可先请学生说说我国哪些地方有草原。期间,学生将说到自己知道的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四川等地的大草原。接着,可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展示辽阔、宽广的大草原,图像再现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草原上秀丽、优美的景象。当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风光以后,再引导他们一同欣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一边欣赏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待学生欣赏完歌曲以后,以图片形式为他们再现歌曲中描绘的草原风光与美景,真实展现牧民生活场景。然后,组织学生朗读歌词,并随机抽取一个学生为大家简单介绍阿肯的意思,再结合图片为他们介绍阿肯和另一个对歌手的称呼“安琪”。当学生熟悉了歌词内容以后,组织他们复听歌曲,说说歌曲中用到的乐器是什么,用图片再现所用乐器,简单介绍乐器。期间,学生将全面了解到歌曲的背景。随即,可正式进入歌谱学唱,带领学生解决学唱中十六分音符,弄清“啊”的地方。最后,请学生结合图像再现的美丽、美好草原风光,尝试用最自然的声音演唱歌谱,从中提升视唱歌谱能力。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图像再现情境能促使学生轻松地用歌声表达出草原的美丽。

(三)音乐渲染情境的创设

音乐是一种情感性艺术,创设音乐渲染情境能在音乐课教学中更好地刺激学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实际教学中,要高度重视通过创设音乐渲染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伴随音乐感知新课学习内容,顺利地将学生带入到新课学习中。音乐渲染情境具体创设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现成的乐曲,引起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思考。此外,为增加音乐课学习趣味性,还可以现场弹奏、范唱、学生演唱等方式创设音乐渲染情境,为新课教学服务。这样,能显著提高情境教学效果。例如,在《平安夜》唱歌课教学中,为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演唱这首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课堂上可用音乐进行渲染。实际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他们比较熟悉的歌曲《铃儿响叮当》,用熟悉的音乐渲染圣诞节的气氛。基于音乐渲染情境下,请学生说一说:“听到这首歌曲联想到了什么?”音乐欣赏中学生将回答道:“联想到了圣诞节。”随即,教师可继续询问学生:“你们对圣诞节有哪些了解?”这时,有的学生将说道:“每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还有学生将讲到圣诞老人。当学生谈完自己对圣诞节的了解以后可对他们说:“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就是平安夜,今天让我们学唱歌曲《平安夜》吧!”由此进入这首圣诞歌曲的学习。在这里,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顺利过渡到了新课学习中,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四)活动体验情境的创设

活动体验情境是情境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其能深化学生对歌曲意境和情感的感知,调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构建音乐知识。活动体验情境具体创设中,可根据教学需要精心安排一次乐器演奏活动,在“演”“奏”模式下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活动体验情境创设中要应用好律动和舞蹈,有针对性地组织即兴表演活动。这种情境创设方式,能让学生在拍腿、跺脚等身体动作表演中快速进入音乐情境,精准把握歌曲主题。另外,活动体验情境创设期间,还可融入趣味十足的游戏,以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音乐知识。如在《新年音乐会》活动课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表演力,教师可精心创设活动体验情境。活动体验情境具体创设中,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幅北京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图片,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场“迎新年音乐联欢会”。活动开展过程中,组织学生自发选举“组委会”和“评委”,分工合作策划活动。期间,明确“组委会”要积极负责节目的编排和乐器、音响服装、道具、舞美设计等的准备。同时,要求学生自发组成表演小组,分组排练节目,依次在“音乐联欢会”上登台演出,再进行评价和打分,根据综合评价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最佳组织奖”。活动结束以后,采访学生参加音乐会的感受。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积累丰富的表演经验,还将在合作表演中形成良好合作交流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五)合作交流情境的创设

合作交流情境作为一种情境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下享受音乐美。同时,因不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悟往往不同,基于合作交流情境下,他们将相互学习,积极吸取他人好的观点,聆听他人好的见解。合作交流情境创设中,教师要重视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有4~6人。期间,可组织一场比赛,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同时,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音乐知识。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活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讨论环节中。例如,在《雪绒花》歌曲教学中可先为学生出示一幅雪绒花的图片,再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雪绒花相关知识的了解。小组讨论中,学生将主动分享自己了解的雪绒花知识。期间,有的小组成员说道:“雪绒花又名火绒草。”还有的小组成员阐述道:“雪绒花通常是白色或灰白色棉毛。”也有的小组成员主动分享自己知道的:“雪绒花通常生长在1700米以上的地方。”当学生增进了对雪绒花植被的认知以后,引导他们聆听欣赏歌曲。聆听欣赏中,为他们布置这样一个合作交流任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请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将归纳总结出歌曲中表现了亲切、优美、赞美、充满深情等情绪。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深入鉴赏歌曲,讨论交流歌曲的节奏特点,于讨论交流中精准把握歌曲舒缓、舒展、缓慢的节奏。当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初步理解了音乐作品后,组织他们轻声演唱歌曲。歌曲演唱过程中,提示学生唱准3/4拍歌曲的拍子。基于合作交流情境,学生会积极参与到音乐作品学习中,集思广益完成对歌曲的学习,最终学会用满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六)自我感知情境的创设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积极创设自我感知情境,在自我感知情境下引导学生以看、听、闻、摸等方式认知音乐作品,体验、观察音乐作品描绘的画面。基于自我感知情境,要重视鼓励学生亲自尝试,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更多正确的感知,得到发展。同时,要善用古琴等道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感知氛围,达到自我感知学习目的。例如,在《花木兰》欣赏课教学中可先为学生简单介绍花木兰,再引导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歌曲聆听过程中,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自我感知歌曲,说说歌曲分成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期间,学生将认真感受歌曲,通过聆听将乐曲准确分成A、B、C三个部分,简单总结出各部分乐曲中昂扬有力、抒情优美、欢快热烈的情绪。当学生在自我感知中对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以后,可引导他们重点欣赏主题A。在音乐作品欣赏中,自我感知其戏曲风格,说说其用昂扬有力的情绪表现了什么。基于自我感知情境,学生将探究出这段音乐用昂扬有力的情绪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接着,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于乐曲伴奏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自我感知。

(七)反思學习情境的创设

反思学习情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分析、个体洞察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让知识变得系统化。反思学习情境具体创设中,要重视组织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再结合学习过程简单总结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反思、重建,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反思学习情境创设中可组织学生写一写学习心得,还可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他们在反思中解决学习的困难,提高整体学习效果。例如,在《感恩的心》歌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高效完成对歌曲的学唱,可精心创设反思学习情境。基于反思学习情境,教师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将歌曲划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学唱中,组织学生先跟随琴声轻声学唱。期间,用简单、直观的手势引导学生唱好第一小节弱起拍。当学生学唱完以后,找两名学生示范演唱。示范演唱中,有针对性地挑选一名歌唱过于用力的学生,再请其他学生聆听对比,反思歌曲演唱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归纳歌曲演唱时要避免用力歌唱。接着,为了引发学生对情感变化的反思学习,教师亲自为学生范唱歌曲,请学生与自己的演唱方式进行对比,体会切分节奏的情感强化作用,于反思学习情境下牢牢掌握第一部分演唱要领。在第二个部分学习中,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录音反思学习如何将音唱准,在反思学习中牢牢掌握高声部演唱要注意将气息推上去,用准确的演唱精准表达感恩心情。当学生通过反思学习学会了歌曲的演唱以后,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组织他们完整演唱歌曲,于相互评价中展开反思学习活动,探索、发现怎样通过演唱表现歌曲情绪和特点。在这里,通过创设反思学习情境唤醒了学生主动性,促使他们展开了相对有效的音乐作品学习活动。

三、结语

综上可知,平时教学中善用情境开展教学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实际教学中,为长久地唤醒学生学习热情,要把握好对情境教学创设艺术的运用,根据教学需要用心创设适合的问题启发情境、图像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活动体验情境、合作交流情境、自我感知情境、反思学习情境等不同类型的情境,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满足他们学习需要。

(左毓红)

猜你喜欢

雪绒花音乐作品创设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Edelweiss雪绒花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Edelweiss雪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