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实践

2022-05-10孙常武

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小学生

孙常武

目前,小学时期的教育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中,班主任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既要对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还要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性。对此,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德育效果。

目前,小学阶段教育的深化改革,不仅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班主任工作赋予了新的任务。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倡立德树人理念,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班主任要将德育工作落实到教育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与人格品性的塑造。从德育来看,班主任作为该项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在整个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认识到德育对学生一生发地渗透德育工作,以此来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当今小学生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不论是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使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思想冲击。因为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旦没有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必然会使学生思想上出现偏差,甚至导致他们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另外,由于小学生缺少强大的自控能力,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学校必须积极地开展德育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思想,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进行及时的干预,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价值体系。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具备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国对人才的品性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时期强化德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基础,还能激活学生的多种潜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所以,现阶段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还能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授与情感思想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修养,成为国家所需的人才。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转换自己以往的思想理念,着重对学生的三观品行进行培养,塑造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使学生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完成学习。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为学生后续阶段的成长铺垫牢固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班主任的工作事务繁忙

小学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肩负着班级管理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任务,因为每天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所以留给学生进行德育的时间不多。且教师每天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这就导致教师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导致德育存在不足的情况。若班主任强行挤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既会为班主任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负担,还会因为占用了学生其他时间,导致学生对德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教师所面临的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学生对德育缺乏关注度,更没有时间去刻意地搜集德育素材,这就导致德育内容不足,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德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点进行制定,罗列出清楚的时间线或者是任务点,只有如此,才能科学地划分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班主任不重视德育工作

尽管每个班主任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很多的教师尚没有将德育进行渗透。很多教师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讲道理,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因为没有将对小学生的德育约束和管理作为工作重心,自然难以做好德育准备,仅仅是这个偶尔灌输远远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效果。依据上级教育部门对教师德育的检查情况反馈来看,当前有一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案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难以开展具有组织性、协调性的德育工作,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德育存在着欠缺。且教师缺乏对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难以对德育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三)德育实际规划性差

新时期教育背景下,虽然已经有一些教师关注对小学生的德育,但是没有探索出系统性的德育方案。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已经开始利用“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但是这种教育渗透往往只是单纯地依赖家校共育的思路,部分教师定期地向家长推送德育内容、公众号、APP等,却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德育。当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是靠自己来领悟,一些家长会直接将手机给孩子,由孩子自己进行观看和感受。由于缺少对德育微课的细致讲解,教师对家长的德育成果不监督,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完全靠自觉。且现阶段一些班主任更为倾向教学工作,这明显的与现代教育“立德树人”理念背道相驰。

三、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心理情况,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目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班主任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和内涵,班主任既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做好教学工作,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小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现阶段,小学开展德育既是顺应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的举措,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心理教育的举措。现今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和教育孩子。因为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会使学生在人格、性格、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此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十分关键。虽然目前这些问题仅是存于个别学生中,然而这种消极情绪的存在,必然會对全班的精神面貌产生影响,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此时班主任要合理利用该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以真挚的爱和关怀来打动学生,从而在班级中形成和谐的氛围,然后班主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不安情绪,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疏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班主任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从当下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来看,班主任是学生每天中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的言行和举止也必然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尤其是很多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久了之后,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班主任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来服务学生。尤其是在处理问题方面更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以此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观念。比如,在日常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将勤劳的形象与工作态度展示给学生,坚决不迟到、不早退,尤其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坚决不退缩。这样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和教育下,才能在学习上勤勤恳恳,不惧艰难。另外,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学生自然也会主动遵守校纪校规。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在规范学生行为的时候,还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当学生存在违规犯纪的行为后,要先了解原因,然后为学生提供自我改进的机会。若学生继续犯错误,则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惩罚。此外,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调整德育方法

小学时期的学生,年纪小、经验少,且心理与生理素质不够成熟,这导致他们在学习态度上不够端正,其中兴趣这一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所以,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德育工作的可行性,并对具体的教育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利用契合小学生兴趣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自主接受德育熏陶。同时,在开展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期间,需要班主任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情绪等变化,在学生面对困难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班主任可以组织主题班会,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班会,教师不仅要在班会上为学生讲解学生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还要在班会之后为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但是,从班会活动实践的情况来看,因为小学生在被动做家务的状态下,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存在着反感的心理,因此往往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该种现象分析来看,主要是整个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德育班会活动的开展,既需要班主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活动主题的内涵和实践意义,还要在准备阶段搜集大量的关于家庭生活及劳动实践的资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上为学生展示。通过这种直观的教育,学生会明确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需要负起的责任,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感兴趣,并能够高效完成,形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四)积极拓展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目前,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育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当下发挥班主任优势对德育工作改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教学工作渗透德育内容上,可以使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发挥更好的育人效果。因此,作为班主任,则要明确学科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运用学科资源优势来渗透德育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知识,获得人格上的成长,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状态。

另外,在当下信息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在不断增多,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也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所以,小学班主任可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搜集德育工作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在契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及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班主任可以结合小学阶段的德育需求,在其中挑选通俗易懂且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动画或者视频,然后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通过视觉的刺激来使学生感受德育。

(五)教师应重视德育工作,提升自身德育素养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作为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中坚力量,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比较复杂且具体,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任务。所以,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则要身体力行,结合教育实践情况开展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而在德育工作开展期间,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则是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汲取新理论、新方法,从学生德育發展与健康成长的角度着手,积极主动地做好日常教学中的德育工作,以此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首先,教师要重视个人人文修养的提升,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不断地汲取人文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秉持宽容、激励的原则来对待学生,以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与哲学知识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其次,掌握德育工作技巧,在任何教育工作开展方面都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确保德育工作的活力。所以,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关注学生品德的成长,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及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目前课堂的深化推进,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德育的作用愈加关键。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地增多,网络上多元化的思想对尚不具备辨别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则是一个挑战,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这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挑战。所以,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则要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求以及小学生发展的需求,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通过对多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来丰富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以此来增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效果。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小学生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