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

2022-05-09陈艳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面罩预见性用力

陈艳艳

563000 贵州航天医院呼吸科,贵州遵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临床中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其主要特点为通气功能障碍,急性发病或者是患病时间过长、病情加重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症状,进而危及生命安全。有研究显示,可应用无创呼吸机以改善COPD 患者症状[1-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观察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贵州航天医院呼吸科应用无创呼吸机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2 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 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3~62岁,平均(48.97±5.26)岁;病程3~8年,平均(5.37±0.62)年。观察组男36 例,女26 例;年龄24~61 岁,平均(48.88±5.15)岁;病程2~8年,平均(6.69±0.5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COPD 呼吸衰竭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在开展机械吸氧前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在60 mmHg之内。

排除标准: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法保持全程清醒状态;②患者病历资料不齐全,且伴随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分析;③患者伴随心、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损伤。

方法: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配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措施如下:(1)无创呼吸机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选择S/T 模式,调整呼吸频率12~15 次/min。观察患者身体以及病情发展情况,而后设置适当的通气时间,要求初始通气时间尽可能长,后期随病情恢复状态逐渐缩短时间,待患者呼吸状态明显改善且稳定后撤机,一般通气时间4~9 d。(2)预见性护理:①使用前根据患者面部状态选择合适的鼻面罩,以免面罩过大或过小产生漏气,或者影响呼吸,降低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舒适度,从而降低其配合使用呼吸机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②关注患者初始使用呼吸机时的舒适度。初始使用时的不适感会造成患者对呼吸机的心理抗拒,导致其依从性降低。③建议保持利于患者呼吸的头高位或者是半卧位,使头部高于呼吸机管道,一方面可减轻患者呼吸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积水倒流,并要求及时更换体位,清洁皮肤。(3)并发症的预防护理:①胃肠胀气是无创呼吸机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指导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不能吞咽以及讲话,紧闭嘴唇用鼻呼吸,避免张口呼吸,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处理。②面部压伤在长期佩戴呼吸机鼻面罩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要求每2 h 放松鼻面罩一次,调整面罩的位置,同时辅以减压贴,以避免面罩对面部皮肤产生持续压力而导致压力性损伤。

观察指标:①肺功能包括1 秒用力呼气容积、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②血气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的变化情况。③并发症主要包括胃肠胀气、面部压伤、口鼻咽干燥等。④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0 分,分别为非常满意(>80 分)、满意(70~80 分)、不满意(60~69 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 1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观察组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高于对照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1秒用力呼气容积(L)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21.13±0.752.01±0.11#51.69±4.1258.61±7.43#对照组601.24±0.281.73±0.39#57.03±4.8854.32±9.05#t 1.0665.4356.5392.866 P 0.2880.0010.0010.005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血氧分压(mmHg)二氧化碳分压(mmHg)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6248.74±5.2677.96±10.23#73.26±8.5441.43±7.26#对照组6048.63±5.2470.38±10.25#73.17±8.4551.64±7.29#t 0.1164.0880.0587.766 P 0.9080.0000.9540.000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观察组发生口鼻咽干燥3 例,胃肠胀气2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6%;对照组发生口鼻咽干燥与胃肠胀气各5例,面部压伤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10,P=0.01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多较为严重,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需要及时抢救并进行高质量护理[3]。由于患者呼吸气流受限,且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形成呼吸疲劳等现象,加剧缺氧及缺血症状的发生,进一步导致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的形成,导致部分患者伴发呼吸衰竭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5]。

无创呼吸机不但临床操作简单,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切开或插管操作,患者的临床感受更佳,而且能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主要通过鼻面罩作用,有效增强患者呼吸能力,对患者机体不存在损伤,治疗效果良好。为进一步保证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如注重鼻面罩的选择与变动,适当变换体位、湿化口鼻腔等内容,其依附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而生,可有效增强其治疗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6]。COPD 合并呼吸衰竭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长时间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会对中枢神经造成器质性损害,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更加容易发生抑郁等不良情绪。传统的临床护理已经无法满足大家的健康需求,预见性护理正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良和升级的一种创新性护理模式,通过相应的干预措施,消除患者面对陌生环境时的陌生感,并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呼吸机参数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调整,确保管路的畅通,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状态,减轻呼吸压力,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面罩预见性用力
理想面罩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用力!用力!再用力!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