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地区脊柱创伤患者应用脊柱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5-09马小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压缩比椎体脊柱

马小刚

850000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西藏拉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和交通业也在不断发展,脊柱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创伤层次不断加深,脊柱创伤主要表现为患者外伤后的脊柱畸形、疼痛以及可能并发的脊髓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治疗,极容易遗留慢性腰痛等后遗症[2]。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截瘫等情况,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3]。基于此,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42 例进行跟踪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4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 例。对照组男10 例,女11 例;年龄24~66 岁,平均(54.24±7.35)岁;体重指数(BMI)27.25~30.25 kg/m2,平均(28.21±1.03)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8 例,高处坠落致伤7 例,其他原因致伤6例。观察组男14 例,女7 例;年龄22~71 岁,平均(57.23±6.34)岁;BMI 27.31~29.87 kg/m2,平均(29.03±0.68)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9例,高处坠落致伤6 例,其他原因致伤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依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脊柱创伤[4];②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合并精神障碍、认识障碍、意识障碍者;③合并存在手术相关禁忌证者;④合并全身免疫疾病、代谢疾病、器质性病变者;⑤患者无法提供完整的临床资料或无法配合手术开展。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患者采取卧位,医护人员在其胸部下方放置1 块软垫后进行牵引治疗,同时配合按摩和针灸,后续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案,以增加患者的恢复效果。②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前,由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后手术医师根据椎体受伤的投影位置,对患者进行纵向切口,使患者受伤的椎体及其肌肉组织充分暴露。手术医师在C 型臂X 线引导下,将椎弓根钉放入顶点,并将椎弓根螺丝植入其中,使用撑开棒将患者椎体固定到正常高度,保证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正常,再使用克氏针对患者受伤椎体进行固定,清洗和消毒后缝合手术切口。手术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①显效:患者恢复情况较好,能够独立行动以及自主活动,没有并发症发生;②有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独立行动和自主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③无效:患者恢复情况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脊柱出现变形等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 角评分和伤椎前高压缩比。(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①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高,疼痛情况越严重;②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采用ADL 评分,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能力越好。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术后Cobb 角和椎前高压缩比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 角和椎前高压缩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和椎前高压缩比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和椎前高压缩比比较(±s)

组别nCobb角(°)椎前高压缩比(%)观察组2110.32±2.3893.25±4.29对照组2114.36±1.2281.66±4.87 t 6.9228.184 P 0.0000.000

两组患者VAS 以及ADL 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及AD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低于对照组,ADL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以及ADL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VAS以及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nVASAD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17.33±0.123.69±0.1551.03±5.2191.45±3.23对照组217.33±0.135.45±0.1251.06±5.2281.23±6.15 t 0.00044.8850.0197.208 P 1.0000.0010.9840.001

讨 论

脊柱创伤大多数是由于高空坠落、交通事故以及重物砸伤等因素导致的。脊柱创伤患者的发病一般比较急,且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为了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减少因为长期卧床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而且由于高原地区环境不同于其他地区,患者出现脊柱创伤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措施,极容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5]。临床上对脊柱创伤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主要有3 种方案,即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及内固定治疗。

保守治疗患者伤椎断端愈合速度较慢,其脊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因卧床时间过长产生压疮等并发症。内固定术是采用金属螺钉、钢板、钢丝等物进行固定,相比于单纯的外固定具有更好的效果,较好地保持解剖复位。内固定物有坚强的支撑作用,术后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固定,利于患者对伤肢进行功能锻炼以及早期起床,同时减少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而引发的并发症[6]。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创伤可以对进针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保证矫正后的良好位置。内固定术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比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创伤后的康复时间,且内固定采用的钢板稳定性更好,承压能力更强,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但是金属内固定物容易感染,严重阻碍伤口和创伤愈合。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在手术后的感染症状,对脊柱创伤患者的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疗效[7]。

综上所述,对高原地区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压缩比椎体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疗40例
低温废气再循环及低压缩比对降低欧6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高几何压缩比活塞的燃烧室形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