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地方团组织的建立与活动

2022-05-09徐立刚

世纪风采 2022年5期
关键词:青年团团员马克思

徐立刚

一、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建立。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为进一步发动、组织进步青年,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于8月22日建立,俞秀松任书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即向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发出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要求各地建团。

这一年,在南京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张闻天、杨贤江等先后离开了南京,但是在南京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并没有中断。南京还有受到张闻天、杨贤江等人影响的一批进步青年,而外地一些进步青年来南京求学,更壮大了南京的进步青年力量,他们有些人陆续学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1年5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学生谢远定和中学教员曹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至10月,又有南高师学生邓光禹、李国琛,南京志成公司(罐头厂)工人王光林、祝其亲、金太常等入团。南京团员和进步青年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通过组织同乡会、读书会、演讲会,向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大力开展工人运动。此后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数量陆续增加。

1921年11月,中共中央局发出通告,规定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五区至迟须于明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前,成立中共的区执行委员会,并要求各地建立与发展党、团、工会组织。

1922年4月23日,南京15名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由国立东南大学学生团员侯曜、南高师学生团员吴肃(吴亚鲁)召集,在南高师开会,议决三件事:推举四人草拟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简章;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团员们到南京下关、城南等处分发传单,并调查工农状况;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这天,在南京玄武湖开纪念会,请南高师进步教授杨杏佛到会致辞。当即推举两人,筹备纪念会事宜。

5月5日,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大会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里的梅庵召开,29名团员中到会24人。会议通过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章》,建立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又称“南京地方团”),负责人是侯曜、吴肃二人。会议还决定:组织公开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此事推举东南大学学生团员易克椿和吴肃一起主持;介绍南京擅长演戏的中等学校以上的学生入团,为组织“平民戏剧社”作准备,此事推举侯曜主持。杨杏佛也来到梅庵,在团员大会后与大家一同去玄武湖,召开马克思诞辰纪念会。会上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简略致辞后,杨杏佛作报告,介绍马克思生平,阐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5月上旬,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推举南京的海军鱼雷枪炮学校进修生团员莫耀明作为代表,出席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莫耀明在会上报告了南京地方团的情况。此后,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属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简称“团中央”)直接领导,是当时全国15个地方团组织之一。5月下旬,吴肃担任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驻宁通讯员及调查员。

二、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

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的主要活动,一是通过公开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大力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等。

1.积极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

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公开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其成员除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外,还有进步青年。研究会一方面请杨杏佛等人演讲马克思主义、劳动问题等,一方面为会员提供学习的书目、书籍,如《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新青年》等等。在读书的基础上会员们进行讨论,轮流作报告、演讲,共同探讨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会成立之初,南京方面缺少能在研究会进行演讲的人,侯曜、吴肃曾向上海的团中央求助。

1922年5月,侯曜、吴肃仿照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办法,拟定13个研究题目,供会员学习、研究、讨论。这13个题目是:(1)劳动问题研究,(2)《共产党宣言》研究,(3)以社会主义眼光而研究远东问题的书,(4)唯物史观,(5)阶级争斗,(6)剩余价值,(7)无产阶级专政及马克思预定共产主义完成的三个时期,(8)社会主义史,(9)晚近各种社会主义之比较及其批评,(10)经济史及经济学史,(11)俄国革命及其建设,(12)布尔什维克与第三国际共产党之研究,(13)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弱小民族掠夺之实况——特别注意中国。

1922年11月,吴肃、周世钊主持举办“社会改造讨论会”,讨论四个问题:(1)现今中国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是一个病的社会吗?(2)如是一个病的社会,则病的根源在哪里?(3)要除掉那些病根,要医好了这个社会,那么我们须采用社会政策,还是采用社会主义?(4)要是采用社会主义,是采用哪一种社会主义?在讨论会之前,研究会将这些题目先刊登在《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日刊》上,让会员作准备。

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不仅得到团中央的领导,还得到上海、北京的中共组织的大力支持。他们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给南京寄来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及其他学习资料,使得研究会的活动内容丰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许多青年在研究会中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

2.大力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

在中共中央执行委员邓中夏的领导和推动下,1922年10月4日,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当日发表宣言,要求宪法明确规定: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实行普遍选举、劳动立法、男女平等、教育独立。并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资本主义”等口号。10月10日,南京万余学生举行民权运动大同盟国民示威游行,手拿小旗,高呼“打倒军阀”的口号,与江苏督军齐燮元在小营举行的“国庆阅兵”唱对台戏。

1923年3月,日本政府无理拒绝取消“二十一条”,拒绝交还旅顺、大连。消息传来,中国群情激愤,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南京各进步团体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日爱国斗争。3月26日,南京各界在公共体育场召开万余人参加的国民外交大会,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旅大”,会后冒雨游行示威。5月9日,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又通过南京学生联合会等组织,领导5000余学生举行国耻游行,各人手执一面小旗,上写“卧薪尝胆”“酣狮起舞”“毋忘此日”“坚持到底”等誓言,游行过后又分头演讲,唤起民众。

10月10日,南京地方团领导了反对曹锟贿选总统的活动。南京各校3000余学生在公共体育场集会,声讨曹锟贿选丑剧,痛斥贿选“贻羞中外”。大会一致通过声讨曹锟的通电,会后举行示威游行。

南京地方团还帮助南京工人建立工会,开办工人学校,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吴肃还于1922年8月趁暑假回到家乡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组织在如皋县(今江苏如皋、如东)地域内外求学的如皋籍学生,在如城镇成立进步团体“平民社”,组织潮桥青年成立进步团体“潮桥青年学友会”,宣传革命思想,反对土豪劣绅,抨击社会弊病。

南京地方团当中的优秀分子陆续被吸收进中共组织。至1922年底,南高师学生团员谢远定、吴肃、李国琛已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7月,东南大学学生团员宛希俨入党。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谢远定代表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会议。团“二大”《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案》认为南京地方团的发展成绩还不大,主要原因是“惟此地教会势力所盘踞”(即南京的教会学校较多),南京地方的团员应随时给教会势力以有力的打击。

这时,南京地方团负责人之一吴肃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被中共组织派到徐州开展建立党团组织的工作。

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委的建立与团组织的加快发展

1923年10月21日,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二次团员大会,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团南京地委”),选举谢远定、宛希俨、沈泽民为执行委员,谢远定任委员长。会议还讨论了青年团在劳动、学生、军人、妇女运动等方面的工作。与会者一致认为:有必要组织国民党南京支部;创办机关报;与总会迁至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等团体通力合作,开展革命活动。这些由郭寿生赴上海向团中央直接请示。

11月,团南京地委召开了纪念十月革命节庆祝会。团南京地委指定宛希俨负责东南大学推广平民教育实验委员会,侯曜负责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在工厂附近开设平民学校,对工人进行实习教育。

团“二大”后南京团组织的发展加快。这年10月至11月,杨超、刘重民、曾万里等17人入团。12月24日,谢远定因担任中共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人,辞去团的领导职务,由彭振纲接任团南京地委委员长,并增补蔡泽荫为执行委员。年底,团南京地委组织系统共有团员32名。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方针,其全体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彭振纲、曾万里等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1月13日,由中共南京小组和团南京地委领导的南京社会科学研究会在东南大学的梅庵成立。其宗旨是组织会员学习马克思学说,通过讲演和读书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宣传马克思学说。该会不久召开第一次讲演会,题目是:(1)马克思学说是什么;(2)共产主义与中国;(3)中俄交涉。这年1月,在团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团员刘重民在南京一枝园创办钟山中学,作为掩护中共组织、青年团组织活动的场所,刘重民任副校长,彭振纲任教务主任。4月,团南京地委和国民党南京支部合办的《南京评论》(周刊)由宛希俨主持发行,但第一期刚出版就被当局查禁。

3月12日,团南京地委召开全体团员大会,进行改选。选举彭振纲、王觉新、何龙、宛希俨、杨超为执行委员,彭振纲任委员长。这时团南京地委下辖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东南大学、建邺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工业专科学校4个团支部。4月26日,团南京地委成员分工进行调整,王觉新担任秘书(即负责人)。

1924年5月1日,团南京地委学生部在南京下关怡和码头组织七八千名工人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宛希俨带领一批团员和进步青年在下关、城南等地散发传单,进行演讲。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生团员石愈白在南京造币厂门前演讲时被警察逮捕。事后,2000余名学生冒雨到警察厅请愿要人,南京学生联合会也派代表交涉。当局迫于社会舆论压力,终将石愈白无罪释放。

5月,团南京地委辖有团支部5个,团员38名。不久发展至6个团支部,45名团员。11月2日,团南京地委改选,张霁帆、王觉新、刘重民、宛希俨、吴致民为执行委员,张霁帆任秘书(即负责人)。

1924年6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建立了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团南京地委改属团江浙皖区委兼上海地委领导。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即S.Y.)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即C.Y.)。随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组织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猜你喜欢

青年团团员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叠罗汉”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团员在团内进行选举或表决时可不可以弃权?
青年团北平市工委办青年团学校干部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