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国民歌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2022-05-09陈珠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关键词:二度创作传承

陈珠

摘要:二度创作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民歌的创作和歌唱实力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目前,很多电视频道举办“红歌会”“中国民歌大会”“春天花会开”等民歌节目。在这些表演中,越来越多的歌手以自己对民歌作品的内涵理解为基础,将自己的情感和技巧融入演唱之中。通过“二度创作”表达出创新性的艺术美,为民歌注入新鲜的“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通过这些歌手的创作,感受到了中国民歌的魅力,对我们民族的音乐作品更接纳与认同。

关键词:中国民歌  二度创作  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186-03

在中国国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歌以独特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成为构建传统中国音乐的重要部分,在传统中国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歌作为劳动人民所传唱的一种艺术行为,其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真实的生活情境,因此不仅通俗易懂,且富有生活的诗意。民歌因为曲腔小巧,旋律简洁、朗朗上口,所以传唱性极高。此外,传统民歌调性较为单一,多为五声调式,少有转调。在结构方面,也具有短小精干的特点,语言风格直接明了。在音域方面,民歌多在小字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g之间,音域一般在十二度以内,较为狭窄。节拍和节奏变换不多,主要是单拍子,节奏简单和慢速演唱。而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则具有更加丰富的调性丰富,且音域宽广、结构宏大,节奏节拍变换较多,更加丰富,在演唱速度上也有一些跟之前民歌的不同之处。基于此,探讨民歌演唱的二度创作,不仅能够更好地释放传统民歌的魅力,也有利于演唱创作技巧的创新发展。

一、基础概念与理论

(一)民歌

民歌,也就是民间歌曲,是广大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愿望的歌曲。民歌的特点主要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和集体传播。它们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循环,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和丰富,最终成为人民智慧、思考和感情的结晶。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五十多个民族,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民歌作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与现代民歌相比,传统民歌的歌词朗朗上口,具有诗性、易说、易记、音色强的地方特征。其次,传统民歌的调性比较单一,主要使用5音模式。歌有普及的特征,调性的传达很少,范围通常在1个八度以内,旋律几乎是小组C和小组g之间。由于线路变动较小,传统民歌的节奏比较简单,节奏变动较小,一般来说歌曲的速度会相对较慢。

(二)二度创作

民歌演唱是技巧与情感结合的艺术,技巧代表着理性,情感代表着感性,只有掌握良好的歌唱技巧,同时将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诠释出来,才能给听众带来富有感染力的审美体验。民歌在乐谱上是一个个的音符,不同的歌手其生活经验不同,对民歌的理解也就不同,在歌唱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这就是二度创作。二度创作能够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促进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二度创作虽然具有个性化、感性的色彩,但依然要遵循特定的原则。第一,二度创作要尊重原作品,正确把握作品的意义、时间背景、国家和地区风格。第二,二度创作必须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第三,二度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在保持作者基本意图的前提下,作品必须增加自己的歌唱风格和特点,以使其更具活力和魅力,与听众重新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二、传统民歌中二度创作的分析

(一)准确把握其内涵

为了在不破坏原始作品的情况下实现创新,二度创作的作品必须正确且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含义。首先,必须完全理解歌词。一般来说,传统民歌的歌词简单明确易懂,所以很多歌手无法很好地解释语言以外的意思,缺乏感情注入,传统民歌的旋律一般很简单,但其背后却有着和谐美丽的气氛。如果歌手没有优秀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资质,只想唱女高音和韵律的话,就会削弱原创的艺术魅力。因此,歌手需要对歌曲的意识形态领域、主题内容、风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理解,并运用他的想象力来评价作品的艺术概念。情在内但表在外,这与民歌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人们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情感往往是可以通过人们的面部表情展现出来的。所以观众们在聆听歌曲时,同时也是在观看歌手的表演,体会演唱者抒发的感情,并欣赏歌曲的内涵。歌手在舞台上用演唱来表达他们的理解和感情时,其面部表情也必须与内心世界一致。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整面部表情,保持适当、正确和自然的状态。他们必须优雅,不受限制,始终注意身体运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神与形”的境界正好用于这一表现形式。歌手记录得谱面得越透彻,投入的情感就会越充沛,其表情与声音的感染力也会越强烈,从而实现声情并茂的表演。

(二)装饰性演唱加工

在民歌演唱中,经常需要在基本曲调上进行一些装饰性的演唱加工,这就是“润腔”。除了要准确掌握民歌的内涵,二度创作中的润腔也十分重要,几乎所有的传统民歌作品的演唱都要运用到这一技巧。正所谓“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润腔”就是让作品具有色泽的重要方法。润腔技巧有很多,有“圆滑连唱”“波颤”;有呼喊声的“歌化”,有将号子、叫卖、穿插其中的综合使用过,通过丰富多彩的用声形式和润腔手法,实现生动活泼、富有强烈感染力的演唱效果,让观众领悟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风格和气质。传统民歌记录的谱面,有很多独特的韵味并没有全部展现出来,在实际演唱中,要充分发挥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就需要多听、多体味、多模仿、多尝试装饰歌腔的设计。因此,“润腔”是表达民歌传神之处,满足人们审美期待的重要手法。

(三)合理处理速度与力度

演唱速度通常与环境和心情有关。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不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运用的感情不同的话,速度也会存在差异。所谓的力度表现出来就是声音的强度,是由振动体的振幅决定的。声音的强度用声乐的各声音、各小组的声音或各词组的音量的控制来表示。改变音量的话,能有效地提高歌曲的效果。在传统民歌的二次创作中,快慢速度和强弱力度的对比处理,对作品的表现非常有帮助,在二次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歌手必须根据作品的意识形态内容来调动感情,为了赋予作品时代性的特征,必须在演唱时给以丰富细腻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作曲家能够完整地书写出符合生活情感的曲子,同时也能向人们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对于民歌来说,速度是一个必要的艺术表现要素,就拿《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来说,作为一首蒙古歌曲,该曲描述了广阔而平静的草原景观。为了表达创作者的艺术观念,作曲家由具有蒙古风情的波浪悠扬的展开。歌手必须用较慢的速度来表达草原上无限、广阔和深邃的诗意。如果这首歌唱得太快,那就无法充分表现出悠远的风格。因此,歌唱速度的准确认识对歌唱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声乐表演中,掌控声音的力度往往影响着听觉特性,身体振幅越大,带给听众的力量感就越强。所以,力度的大小变化也是歌曲表现的一种形式。倘若歌曲中没有了力度的强弱之分,那听上去便索然无味,同时也无法充分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任何一首曲子都可能有强烈而微妙的力量改变。往更大的层面去分析,歌曲中的力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表现点,同时也是歌曲演唱溯源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演唱《小河淌水》时,歌手的表现必须是真诚和约束的,歌声必须像江水一样流畅,必须是平静、温柔和细腻的。整首歌的音量从弱到强,然后从强到弱,形成了一种从远到近、从远到远的抒情情绪。通过乐音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与组合,使声音更具旋律感和艺术性。

(四)与中国传统民族的地域性特色融合

任何声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唱都离不开创作的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民歌的风格和特征都不一样。在演唱的时候,歌手必须提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谨慎处理民族和地区的特征。首先要掌握传统民歌的语言特性。民歌的语言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旋律强烈的民谣适合用北京话唱。为了确定民谣的风格和特征,可以用方言唱某一些地方性的单词。第二,从方言的特征来看,适合用强硬的语言唱民谣。第三,可以用北京话演唱具有强烈旋律和低语言要求的民谣。民歌的歌词是听众理解作品内涵的最直接的载体,也是创作者、演唱者与听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的出发点,因此,演唱者要实现良好的二度创作,必须要提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者的生平、风格、体裁、内容等,还要了解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只有将作品与地域性特色结合起来,才能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充分诠释出来。

三、传统民歌二度创作的案例分析

(一)演唱技巧的处理

在对民歌进行演唱的时候,歌手必须掌握合理换气的技能,这是二次创作的基础。只有正确的换气才能保证顺畅的呼吸,同时,不同情绪下的呼吸转换,也有利于更好的表现情感的起承转合。从一般规律来说,高涨情绪的抒发都需要用较强的音量,同时,唱歌时使用胸式呼吸,但这种情感抒发和呼吸方式在演唱《小白菜》中则需要有所控制。小白菜的身世之苦是悲伤的情感,需要将声音的爆发力和气息的控制力结合起来,音量的弱更能体现出自诉的感觉,可以用胸口的呼吸和喉咙的哭声来反映这首歌的特别感情。例如,小白菜的第三部分“端起碗来呀,泪汪汪呀”。在演唱整个作品的时候,需要改变音色,明确速度和强度,突出悲伤的情感。

(二)歌曲情感的表现

用心表演是二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将民歌作品中的内涵真正表现出来的基础前提。这对歌手来说其实是一场偏难的考试,没有岁月的磨练,没有真诚的体悟,是不可能对民歌进行二度创作的。歌手在面对人生中复杂事物时产生了一些情感,才能够引发与创作者的情感共鸣,这才是二度创作的灵魂所在。多数情况下,歌曲的歌词无论是多么单纯、强大、简练,旋律无论是多么丰富、婉转、富于变化,在作品中也有很多微妙的感情上的表现空间。因此,在唱歌之前,一个成熟的歌手必须要进一步确认一下技巧和情感的表现形式,甚至和老师或同行进行探讨,以正确把握歌曲的感情。这样演唱的时候,才能通过技巧和情感的运用,来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很多优秀的歌手会在二次创作中,投入深刻的情感,以展示更高的艺术价值。比如《小河淌水》是我们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一块瑰宝,其抒情性的歌词,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成为众多不同歌手创造的源泉,其中龚琳娜的版本被称为“神仙的吟唱”。关于自己的二次创作,龚琳娜是这样来说的“那时候我和老罗住在德国的山里。有一天老罗不在家,我抱着我的第一个小宝宝在森林里散步,突然夕阳西下,我看着夕阳坐在山坡上就哼起了小河淌水。我独自一个人对着天地唱,当我的声音在山间萦绕回荡,我渴望那声‘哥啊哥啊哥啊’,能唤回爱人,让他听到我的声音。那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首歌应该怎么唱。民歌就是生活,就是与天地合一的心声”。歌唱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歌曲中,才实现了声音与情感的相互影响,最终表现出了歌曲中相思之情的纯洁、美妙和性感。

四、结语

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化载体,也是我们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值得我们深思和加大探讨。根据统计,我国有1000多種民歌,流传下来的民歌作品有20000余首。我们大众所接触到的只是浩瀚的民族声乐中的冰山一角。因此,如何对民歌作品进行“二次创造”,对于歌手的演唱风格形成、对于中国民歌的继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民歌显著的地域特征,歌曲流传的范围受到语言、文化和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正因如此,中国民歌的传播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深入发掘民歌中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通过不同的演绎,让民歌在新时期焕发现代气息,让我们当代民族声乐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王思倩.浅析二度创作在演唱中的艺术处理——以《小河淌水》为例[J].黄河之声,2020(06):64.

[2]鲍明伟.对音乐创作活动的思考——试论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的关系[J].黄河之声,2020(10):140-141+143.

[3]李好.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

[4]刘月.贵州民歌《咕噜山歌》的文化语境与二度创作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20年.

猜你喜欢

二度创作传承
浅论讲故事的几个要点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