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药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评估研究

2022-05-08于美娜周大创周柯嘉赵子淇

药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下学期平均分学习效果

于美娜,周大创,周柯嘉,赵子淇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南京 211198)

“互联网+”教育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和传统教育深度交汇融合以创造和发展教育的新生态[1],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迅速发展,大量优质资源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开放与共享。早前已有学者对“互联网+”教育的开展情况及优劣势进行深入对比,普遍认为线上授课总体满意度偏低、学生活动性不足、缺乏有效思考[2-3],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此期间学习效果良好,能通过网络不断发掘新知识。目前,开展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习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基于药学生真实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RASE模型从资源、活动、支持、评估四方面提出提升药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应改进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混合教学培养、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供参考。

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药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调研分析

基于上述背景,立足于中国药科大学,笔者对同一学院两届学生,同一学年学习内容,以数据分析法分析线上线下学习成绩的差异,利用RASE模型从其中的差异性挖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药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根据问卷调研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最终为药学生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学习方法提出科学化建议,为药学生持续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方式提供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

中国药科大学2015级本科生大一学年采取传统线下教学的学习模式,2019级本科生在大一上学期采取传统线下教学的学习模式,下学期受疫情影响采用“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模式。笔者分别对2015级本科生与2019级本科生大一学年必修课成绩、2019级大一学年上下学期必修课成绩以及男生与女生成绩进行随机抽样对比分析,详见见表1~表4,以Microsoft Excel 2016和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的研究课程如下,上学期:大学英语(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济数学(一)、中医药学基础、体育(一);下学期:大学英语(二)、微观经济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经济数学(二)、化学基础(一)、体育(二)。

2015级及2019级学生各学科成绩平均分情况见表1。2019级上学期总体平均分为82.5,下学期总体平均分为77.7,2015级下学期总体平均分为78.0。

表12015级及2019级学生各学科成绩平均分情况

笔者对2019级下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各科成绩与平均分进行t检验,检验值为2015级各科平均分、总体平均分与2019级上学期总体平均分。单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单样本t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2019级下学期平均分与2019级上学期平均分,大学英语(二)、中国近代史纲要、化学基础(一)、体育(二)与2015级平均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笔者对2015级与2019级学生大一学年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比较传统授课与“互联网+”教育授课学习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配对t检验

笔者对2015级和2019级学生上下学期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比较线下授课与线上授课考核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配对t检验

结果显示,2015级与2019级学生上学期成绩均分优于下学期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传统授课与“互联网+”教育授课在总体成绩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2019级上下学期平均成绩差值相对2015级更大,同时大学英语(二)、中国近代史纲要、化学基础(一)和体育(二)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英语(二)、化学基础(一)等需要长期积累、大量做题以及记忆背诵的课程,线下授课成绩明显优于线上授课,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二)等理科思维较强的学科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科目线上授课成绩明显优于线下授课。仅以成绩作为考量因素,线上授课效果因科而异。

2 基于RASE模型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药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

前文成绩分析结果显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总体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但大学英语(二)、中国近代史纲要、化学基础(一)和体育(二)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2015级与2019级成绩对比分析)。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女生平均成绩明显优于男生,2019级更为显著,可能因为女生学习自主性较男生更高。且2019级上下学期平均成绩差值相对2015级更大。因此本研究将采用RASE模型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药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Daniel Churchill[4]于2013首次提出RASE模型,该模型以资源有限性为中心思想,基于影响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R(Resources资源)、A(Activity活动)、S(Support支持)、E(Evaluation评价)四方面进行评估,适用范围较广,详见表5。

表5RASE模型评价

2.1 资源

学生所属资源。学生居家学习资源丰富,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接近100%,教科书、期刊文献和数字媒体等均可获得。但一些学生来自农村偏远地区,网络信号较差,或家中并未安装宽带,靠手机流量听课[6],此类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提供资源。直播课/录制课、课程资源如PPT、习题与讲解等,但是学生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如若缺乏教师有效引导,难以有效利用在线学习资源。

公共资源。多元化在线学习平台、公众号等,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空间,但网络公共学习资源不一定与教材内容匹配,难以实现系统、有效学习。

2.2 活动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药学生若缺乏学习动机,则不愿在学习中付出更大的努力,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优于持消极态度的学习者[7],因此建立有效的负反馈,有利于药学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模式。

由于缺乏肢体语言和表情的配合,师生沟通效果不佳,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教师提问覆盖面窄,学生互动性低,缺乏深度讨论与理论争辩,缺乏对问题的再认识与再思考,且学生学习氛围较线下教学弱,在网课学习的同时可能正在同步进行其他事宜,精力难以集中。

2.3 支持

教师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一定的社会背景、周围环境、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等,其中教师的作用较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互联网+”教育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合作+指导”的积极作用[7]。“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通过录制或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学习资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但由于缺乏面对面沟通交流,对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的监督、了解不足。

技术支持。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移动设备及应用软件已经成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重要工具,海量的课程资源和五花八门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个性化和优质化需求。

2.4 评估

学生评估。疫情防控期间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自主明确学习目的、自主选择认知工具、自主确定学习目标与内容、自主调节学习路径、自主计划和管理学习时间、自主评估学习结果和效果并进行调整。线上学习约束力有限,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甚至出现“刷课”“代上课”的行为,居家学习容易滋生惰性。根据成绩分析,一年级女生自主学习自觉性总体优于男生。

教师评估。教师通过监督学生学习过程,提供反馈,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性,帮助学生成为更独立和具有自我导向的学习者。线上教学相对线下教学监督时间较短,教师难以实现全方位监控从而判断授课效果。

家长评估。家长在学生居家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家庭的氛围、对学业的重视程度对药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影响,适当的提醒与鼓励可激发学生自主性,但家长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对学习资源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属性和严重社会危害性[8]。在此背景下,笔者以同一学院同一年级两届学生成绩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习效果总体良好,但对学生个人成绩上下学期纵比分析,仍然存在如自觉性不足、参与度不够、过多的资源难以筛选、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参差不齐等问题。

需要长期积累、大量做题以及记忆背诵的课程线下授课成绩明显优于线上授课,可能是校园的环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与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理科性思维较强的学科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文科类科目线上授课成绩明显优于线下授课,可能因为线上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遇到疑问时进行知识点的扩充。总体而言,仅以成绩作为考量因素,线上授课效果因科而异。

线上学习对自主性与自觉性要求较高,自觉性不足的问题相较于线下更为突出,学生自主评估能力有限,教师评估因监督方式单一相对受限。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女生成绩总体优于男生成绩,或因总体上女生学习自主性优于男生,对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课程资源的获取效果上女生优于男生,但其具体的关联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线上课程形式单一化,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课程参与度下降,且受线下学习气氛和电子设备的影响,学生无法保持精力的集中。此外,线上学习活动难以开展,适应线上网络环境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定。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尚未成熟,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当前教学环境,传统线下授课或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RASE模型评价分析显示,排除地区差异,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获取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难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投入高质量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自学能力的差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序分层,让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并进行学习[7]。

此外,家庭氛围和家长适当的监督,提供相应的学生学习反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在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的同时,发挥家校联动优势,学校家庭联合监督通力合作,以保证课上课后相配合,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混合教育必不可少,笔者基于学生真实学习成绩进行研究,以RASE模型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今后开展混合教学培养提供参考。但本研究的研究样本量仍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或可以增加样本量开展调查研究,以得到更具说服力的数据结果。

猜你喜欢

下学期平均分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莲心宝宝有话说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B)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A)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