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箱庭疗法的听障群体心理干预研究

2022-05-08胡彬张澍柯李征张峰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

胡彬 张澍柯 李征 张峰

【摘要】聋人学生存在身心发育相对不成熟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认知能力低,多数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易冲动;常出现不满、孤独、苦闷、冲动等不良心境。由于听障群体不善表达,因此难以利用传统的心理疏导帮助该群体释放压力。因此该群体当遭受升学、就业、情感等压力时候,极易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箱庭疗法通过玩具模型,可以帮助听障群体表达他们的非语言思想和感情,针对特殊群体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极大地降低听障群换心理疾病的比例。

【关键词】香庭疗法;听障群体;心理干预

一、针对听障群体的箱庭疗法

众多研究者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残疾大学生,尤其是后天残疾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听障学生在学业竞争或挫折时倾向于压抑内心感受,会产生大量负面评价。聋人大学生刚刚进人大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和留心其认知特点,需对不同年级、专业实施各有侧重的、有明确指向性的教育或心理健康辅导。箱庭疗法具有可以帮助听障大学生改善思维与功能失调性认知和应激事件的特点。引导聋人大学生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念的回归,帮助他们树立敢于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为切入点,进一步引导该群体继续持续减压。以隐形的教育方式让聋人大学生构建正确的认知体系十分重要,防止学生过于敏感。结合心理咨询治疗,重点识别、分析负性认知结构,并加以糾正。采用VR沙盘技术对聋人大学生进行行为矫治,并建立起积极的认知方式。当个别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要特别加以开导,并辅之以各种心理训练以重现引发问题的情景来锻炼学生的处理和适应能力。

沙盘游戏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体系,来访者通过沙子、水、人物、动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多种沙具模型,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在沙箱中随心所欲地创作和表现,启发来听障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深层心理,并从中得到启发与思考。沙盘游戏在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中应用非常广泛,聋人大学生将自己无意识心象通过非语言的形式视觉化,从而唤起治愈的能量,通过操作深层心理内容,从而使心理达到一种整合,实现创伤后治愈。这种无意识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聋人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十分契合。本研究针对多名有明显负面情绪的听障学生进行测试和统计,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其进行沙盘游戏的干预研究,以探索沙盘游戏对改善聋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效果,丰富听障群体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

二、针对听障群体的心理问题分析

聋人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感官缺陷,在学习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更容易在创伤后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中受到伤害,从而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以沙盘游戏的形式对多名聋人大学生Z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干预后1个月分别使用SCL-90对其进行心理测评。在干预后,SCL-90的总分、强迫和抑郁因子分数均降至正常水平,这表明沙盘游戏对于改善聋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有效的。

在以往关于聋人大学生的抑郁倾向、负性认知偏差研究中,多使用问卷的形式,并不能适用于存在认知偏差的特殊群体。本研究采用思维问卷和功能失调态度问卷,考察聋人大学生群体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水平。通过分别在性别、年级、专业等变量上,聋人大学生群体与健听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比较;以及在聋人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比较,试图揭示聋人大学生自动思维与功能失调态度的程度和特点。不同性别聋人大学生的态度功能失调程度无显著差异,聋人大学生群体中,其与抑郁相关的负性自动思维频度与态度功能失调程度显著正相关。负性思维出现频度越多。此外,完全使用口语交流的聋人大学生其负性自动思维要比其他交流方式的,如部分手语、部分口语交流同学的频度高。总体而言,与健听大学生相比,聋人大学生群体是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状的易感群体。

聋生家长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的生存产生习惯性依赖,聋人大学生较健听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负性自动思维,聋人大学生的态度功能失调程度也比健听大学生严重,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另外,在聋人大学生群体中,经常使用口语交流的聋人大学生在负性思维的频度比其他交流方式的聋人大学生要严重。这可能与口语交流的聋人大学生可以跳出聋人群体与健听人接触,可能会在与健听人的沟通中与其旧有观念和认知产生冲突有关。但是,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聋人大学生态度的功能失调程度有所降低。这可能与高年级聋人大学生更能适应学校生活、更接纳自己有关。

三、总结

在同一种压力条件下,聋人大学生会表现出较明显的抑郁倾向,与抑郁有关的负性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认知也就随之产生。受各种压力的影响,听障群体容易呈现出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学习、行为、青春期心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管理和聋生家庭生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箱庭疗法和心理干预,在小范围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心理疏导和心理问题筛查的有效性。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该方法还可在更大范围如中小学、老年群体等进行推广。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抓起。努力发现导致聋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集梅, 柴洁余, 邱天龙,等. 听障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进展[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9):7.

[2]郭芳芳, 黄峥. 关注听障儿童心理健康[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 19(S01):2.

[3]马谐, 邓婷, 陶云. 听障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42(12):5.

[4]陈琼, 赵俊峰, 谷璜,等. 听障儿童认知抑制控制的脑电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3):8.

[5]黎晓丹, 戴常婷, 谭腾飞,等. 具身情绪视角下听障儿童情绪社会化与听力语言康复[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10):8.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主体培训研究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