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2016-11-28支婷婷

医学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康复期心理干预

支婷婷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将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维思通片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心理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及12 w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量表)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12 w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研究组的NOISE量表中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迟缓、抑郁等因子和BPRS中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等因子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精神障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精神症状基本消除,自知力逐步恢复,在出院后返回家庭和社会时,虽然这些精神病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控制,但社会生活与工作能力尚未恢复,加之长期住院处于封闭的状态,很难融入社会角色。据研究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有心理因素占40%~80%[1],因此,想要解决心理因素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2]。为此,本文针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态,如何进行心理干预方面予以论述,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精神障碍康复期患者,经系统治疗后,通过筛选、观察和病情评估,共50例受试者选入此项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采取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传统的知识宣教,饮食教育,指导日常生活及确保患者的安全等,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生活关怀、情感支持、文化护理,分别在入组时及12 w后采用NOISE量表及BPRS评定[3],利用心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分析。

1.2.1健康教育 邀请患者与家属共同参加,2次/w,30 min/次,责任护士可以通过读报纸、黑板报、口头讲解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给患者宣传疾病知识,包括疾病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治疗依从和预防复发重要性、药物相关知识、自我情绪调节、如何预防复发等,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

1.2.2心理护理 每2 w进行一次支持性心理护理,彼此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正确的指导,引导患者和家属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认识治疗带来的好处,强化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继续治疗,帮助患者认识自身心理状态,修正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重新建立和培养对患者有利的行为模式。

1.2.3强化生活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及精神障碍的程度和生活能力,给每位患者制定出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给予1 h/次,1次/w的生活能力训练,督促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要做到实际场面训练,应用实际用具、工具,逐步提高,示范动作,要用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说明,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借助,反复训练。

1.3评价疗效 工作人员在12 w后经过追踪记录,分别对入组时,治疗12 w后进行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ISE)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调查评定。

NOISE包含30个项目,每项作4级评分。内容为7个因子,分别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与总积极分和总消极分,根据出现症状或者具体表现的频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4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12 w后NOISE评分比较:经干预12 w后研究组NOISE量表中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积极分高于总消极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实施心理干预的意义 康复的目的在于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能否康复,能否重新被社会接纳,不仅是个医疗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患者早日进入社会的必要措施[4]。单纯的药物治疗仅能改善部分症状,对其受损的社会功能作用非常有限,而且患者擅自停药、减药,致使复发率增加。因此,如何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成为精神科的研究热点[5]。

3.2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功能 患者由于认知障碍,不能生活自理,而产生焦虑、抑郁,表现为易激惹、哭泣、执拗、猜疑等行为,早期心理干预应首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稳定其情绪。

3.3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加快其社会康复 由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长期性,以及康复治疗进展的缓慢性,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念不断被削弱,即将回归社会和家庭会产生抑郁、怀疑等情绪,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交流会,组织进行康复成功经验的交流,为患者树立榜样,让患者充满希望,积极性得以调动。通过12 w的心理干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NOISE各因子分、总积极分,总消极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4 结论

在精神障碍康复期的干预中,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后措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社会功能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NOISE量表主要评定的是患者的行为障碍,BPRS评估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若要全面的判定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作用,还需配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量表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作为一名精神科医护人员,除了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友爱精神外,还要掌握心理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5],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

[2]张金美,谢素芳,魏霏霏,等.心理干预对精神科康复期患者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24(3):1157.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专辑[J].上海精神医学,1990:38-40,44.

[4]金凤仙,赵建利.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及心理护理干预[J].广东医学,2013,34(18):2907-2908.

[5]鲁国芬.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53.

编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康复期心理干预
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研究
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