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儿童美术本真

2022-05-07吴敏敏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视角美育美的

吴敏敏

《回望童年——儿童美术新视角》是一本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文集,一些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儿童美术丰富的内涵和不同的研究范畴。书中学者们表达的各种观点,打开了我的视野,引导着我从多角度理解儿童美术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一:不教而教

乔纳森·费恩伯格得出的结论是:发现图形的意义或者操控图形来创造意义是儿童绘画中的一项重要天赋,也是创作伟大艺术作品的关键。他精辟的结论解答了当前教师存在的“美术怎么教?儿童美术的价值在哪里”的困惑。显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并非是“教儿童跟着画”,而是“教儿童自己画”。不教而教,是通过绘画帮助儿童发现图形的意义和操控图形来创造意义,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萌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二:本能表达

我们常常会纠结“儿童是否要学习绘画技能”“儿童画得像与不像”这类问题。本书专门单列了儿童画廊这一章节,用了100多张彩页向读者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童年作品。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儿童期的作品都是其自然、自发的表达,他们没有受到成人诱导而表现出世故的东西,而是自然地就把艺术形象看作是特定媒介创作出来。儿童美术是人类美术的本源,是一种本能表达,认识到这个观点,现阶段的很多疑惑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三:儿童视角

本书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张拍摄于1957年7月的照片,照片中毕加索全神貫注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画画。毕加索作为一名现代艺术家,他静静观察儿童绘画,学习儿童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从儿童的作品中获得启发,让作品充满着孩童般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从儿童视角去观察儿童创作、解读儿童作品,与儿童共同走入童趣又奇妙的艺术世界。

多次翻阅这本书,让我对儿童视角下,幼儿自然美育活动中教师支持策略的探究有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1. 追求:儿童视角的自然教育观。本书中提及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他在《爱弥儿》书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既长不丰满也不甜美。”在开展幼儿自然美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实际需求,把自己当成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引发共鸣。

2. 探寻:幼儿自然美育活动中的教师鹰架路径。《回望童年——儿童美术新视角》启示我们:学前教育艺术领域需要回归儿童生命的自然生长过程。而自然美育活动正是让儿童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并以适合的美育生长环境和学习条件,促使美的种子在儿童心田自然生长。在探寻的过程中,教师又应该如何建构支持路径呢?首先,要打破边界,开放探索世界。大自然是灵动而感性的,我们要打破儿童固有的室内学习世界,把美术活动回归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中,让儿童的个性、智能获得多样化的发展。其次,打通五感,整合学习资源。儿童对于大自然的感受不仅仅停留于视觉上,我们要引导儿童打通五感,生长出更多的生命触角来感知自然中的万物,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大胆表达。同时,综合各种学习资源,可将诗歌、音乐、科学等资源融于幼儿自然美育活动之中,拓展儿童美的视野。再次,搭建自我、同伴、家长、教师的多元评价体系,呈现自然美育活动背后有意义的发生过程。我们可借助案例、照片、录音、视频、文字等形式记录评价,注重保留下儿童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资料,呈现自然美育活动中幼儿的真情实感与真正价值。

《回望童年——儿童美术新视角》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儿童的立场、自由的空间,提出了儿童美术发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它不仅拓宽了艺术的新视野,同时也为我们开展幼儿自然美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新视角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马云的新视角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新视角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