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与互鉴
——以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视角

2022-05-05陈学军陈建樾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民族

陈学军 陈建樾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2.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载且没有中断的文化。伟大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没有出现文化断裂,而能传承数千年,其原因归根于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活力。“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繁衍生息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依托自身的生存空间,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创造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经过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是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在亘古至今漫长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进程中,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它既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时空的赓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与互鉴,不仅是弘扬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和现实要求。

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中华民族文化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在中华大地各民族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人民所创造、继承与发展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是繁衍生息于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的共同伟大创造。中华文化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虽经久而不衰,虽历时而不散的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中国考古学的成果很早就已证明,中原地区之外绝非蛮荒之地,更不是文化的沙漠。中华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的自然延伸,而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址地不分南北西东,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分布。中华大地上文明的火花,灿若满天星斗。中国考古学上久负盛名的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等,其中除了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其他遗址均处于中原地区之外。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对那时一直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中原中心论’(即中原地区自史前时期开始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中心,是最先进的地区,周围地区是在中原地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是一个强烈的冲击”。针对我国考古发掘成果的研究还表明,“距今5000年前后,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出现王权、阶级和国家,相继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考古研究表明这些古国文明并不是封闭孤立的,更不是彼此绝缘的,各个古国并没有因为地理的原因而阻隔,而是处于长期的相互交往与交流的状态,最终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距今约4000年前后,各个区域性的古国文明进一步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融合、重组,而此时的中原地区则在汇聚了各地区先进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夏”这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此后夏王朝以其独创的礼仪制度对周围各个地区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辐射作用,进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气象”。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各地的史前文化都作出了贡献,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其次,中华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核心力量是中原华夏文化。其中,“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在长期的各族人民与中原人民广泛交往,各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全面交流的过程中,中华各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交错杂居,在经济上彼此依存,在文化上交相辉映与深度交融的特点,展现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紧密联系,和谐共处状态,进而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第三,璀璨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荟萃与集大成。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这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理论的高度提炼与深入总结。中华民族文化并不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简单堆砌或“拼盘”,它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荟萃。就其理论层面而言,中华民族文化主要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具体实践层面来说,要深入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就必须进一步促进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从而大力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弘扬中华民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涵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分的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标志,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亘古绵延数千年不绝的不朽文化现象,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保护中华民族自古迄今蓬勃向上,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加强保护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本,其实质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昂扬进取自强不息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究其目的,首先,在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根”与“灵魂”。正所谓树无根不立,国无本不存,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国际形势云谲波诡,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中华民族文化所蕴涵的政治智慧是我们的坚实底气和保持战略定力之重要源泉。其次,在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所熔铸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自信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底气,漫漫历史征程中无数鲜活的事例表明,丧失民族文化自信,拾人牙慧,照抄照搬他国发展经验,脱离本国实际,放弃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要么会走上改弦更张的歪路,要么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最终陷入民族沦丧,文化衰亡之绝境。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方式与内容方面,首先,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中华民族文化不仅以精神文化而得以传播,而且以物质文化作为载体而得以弘扬。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物,如藏族、羌族的碉楼,傣族、景颇族的竹楼,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适应了各民族生活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文化方面,有少数民族革命纪念地、革命遗址、会址等,如西藏江孜宗山抗英遗址、内蒙古百灵庙起义旧址、“独贵龙”运动旧址等,反映了各族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封建压迫,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与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如乌兰牧骑这一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文艺宣传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播民族文化艺术,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创造性的宣传形式,“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其次,要进行多层次的保护。就中华民族文化的物态载体而言,例如传统建筑是凝固的民族文化,“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中华民族文化之繁荣不仅仅展演于大舞台,体现为大格局与大气派,民族文化更如涓涓细流沁入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滋润人们的心田,尤其是具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文化事象更是人民群众精神的寄托,浓缩了人们最醇厚的乡愁,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再次,除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本体,还应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所赋存的自然环境。要让人民群众抬头可以望得见山,低头能够看得见水,在山水之间依恋故乡,记得住浓郁的乡愁。如果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强调生态文明为旨归,着眼于经济价值层面的表达,那么,“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则是从文化价值方面对山水的阐释,这山这水所构成的地理环境是中华民族文化所依托的自然条件与赋存场域,中华民族文化依此而生,由此而传,保护以山、水为骨干与血脉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第一,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方面。首先,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华文化素养。比如诗词歌赋及各民族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其次,通过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赓续中华民族的文脉。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需要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接续努力,“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再次,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创新从来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不忘中华民族历史之所由,中华民族文化之所本,才能更好地开创中华民族文化之未来;只有善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创造性转化中华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17]。

第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方面。首先,对中华民族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要态度端正,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要坚持实事求是,“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次,要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过程中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次,对传统文化“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比如对中华民族的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以坚守中国人的价值观,保持做人干事的精神风骨。”

第三,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内容方面。首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例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其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之瑰宝,需要各族人民大力继承与弘扬,基于此目的,不仅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而且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保护制度。

第四,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方面。首先,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浓缩、提炼与结晶,“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其次,通过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益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有益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内容”,进而结合新的历史环境与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再次,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继承中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继承。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四、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

中华民族文化并不是僵化的,静止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中华民族文化也要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目的方面,首先,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变得鲜活起来,弘扬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要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其次,汲取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振奋民族精神。通过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而加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方面。首先,要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其次,要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历史和实践均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其先进性,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6](P32)。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内容方面。首先,要创新发展新理论。通过“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其次,创新发展新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方面。首先,要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以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要通过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民族文化发展的养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贴近各族人民生活,才拥有发展的不竭源泉。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五、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鉴问题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各民族互相开放、交流,共同发展,从旧石器时代起直到今天,中华民族文化从来不是封闭和孤立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都如此,名不见经传的条条通衢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使得中华文化百花园历经千年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获得了可靠的依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显著优势。在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内涵方面,首先,交流互鉴的基础是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民族之魂,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古为今用”的态度。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交流互鉴的基础,舍却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势必陷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民族虚无主义。其次,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基本条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与此同时,“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再次,中华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中医等民族瑰宝很早就传播到了国外。最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鉴并不局限于中华民族内部,善于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开展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

六、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与互鉴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其基础,也是前提,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抑或中华民族文化缺乏完整性或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现状岌岌可危,都将给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与直接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血脉的赓续,是民族文化基因的代际绵延,是今人与前人乃至古人的对话,是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人们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易时移,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发展变化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大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实现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重要条件,唯有与时俱进,从内容与形式诸方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避免沦为僵化的教条。为了构筑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园圃”,建设各民族共同的美好家园,对待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要采取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的态度,要彼此镜鉴,既要“各美其美”,增强文化自信,还要“美人之美”,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实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福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各民族共同的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