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与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2022-05-05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套作校名文题

文题亮相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但总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从未改变。成长的经历在变,但对梦想的追求不变;相处的方式在变,但对情感的坚守不变;身边的风景在变,但对家乡的热爱不变;生活的环境在变,但对未来的憧憬不变;华夏大地的面貌在变,但党一心为民的初心不变……

请结合自己的见闻与思考,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⑥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话题”作文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必须紧扣“变与不变”进行写作。“变与不变”有两个方面,“变”的是“成长的经历”“相处的方式”“身边的风景”“生活的环境”“华夏大地的面貌”;“不变”的是对“梦想的追求”“感情的坚守”“家乡的热爱”“未来的憧憬”和党“一心为民的初心”。写作时一定要缕清“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在结构的安排上,要详略得当,把“变”与“不变”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凸显作文的主旨。

文题亮相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请以“此中有新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提示

這是一道“材料+话题”作文题,话题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此”,二是“新意”。写作时,一定要事先定位好“此”,考虑好“新意”的内涵,可以写当今时代的日新月异,写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等,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体验和感悟。

文题亮相三

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②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超越”。所谓超越,可以理解为战胜并超过。战胜并超过的对象可以是自己,如战胜了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某些负面情绪,变得积极阳光,健康向上。可以是他人,如经过努力拼搏,战胜了对手,走上了领奖台。要求写成记叙文,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文题亮相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块石头躺在地里,他针对时雨发出了非议:“嘿!它算出足了风头,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功绩?只不过飘洒了两三小时!人们何不打问打问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我从未听到过任何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也不公平合理。”

“住嘴吧!”发话的是只虫子,“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而且多余。”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通过审题可知,材料中的“时雨”尽管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是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看似无用,却是最有用;而长期躺在地里的石头,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看似有用,却是完全无用,而且多余。为此我们可以以“有用和无用”为话题,分析论述有用和无用的关系。首先确定观点,然后采取合适的论据,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升华总结。

文题亮相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的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3.“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4.“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梁衡《壶口瀑布》)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6.“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以上句子蕴含哲理,一定触发了你不少联想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可以记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我们可以选择题中最有感触、最熟悉、最有把握的一句来写。如选择“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句,可以这样理解:有时候我们离成功、安全、幸福……看起来很远,其实,只要一步步地走下去,终会得到成功与幸福。写作的关键要放在“再走一步”上,这暗示我们写作时要有一个情感线索,要写清楚怎样一步步把大困难变成小困难,进而完全解决难题的。其他五句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来写。

文题亮相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相识如昨,离别在即,展望未来,青春可期,挥去淡淡的离愁,扬起梦想的风帆。有梦的青春,才不负韶华,意气风发的你,心中一定有许多感触……

请你道真意、抒真情,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明确,详略得当;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真诚表达自己的感悟、情思,不少于600字;④内容健康,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相识如昨,离别在即,展望未来,青春可期”,初中毕业是一段生活的终点,又是开启新学程的起点。这个时间点上,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触。写这篇作文,我们可以选择“青春”“奋斗”“梦想”“拼搏”等熟悉的主题。

如以“我的梦想”为题进行写作,要围绕“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有这个梦想”“我打算怎么实现这个梦想”这三个问题行文,重点表述后两者。既可以写成熟练的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演讲稿。

文题亮相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核试验出现故障时,邓稼先挺身而出;当疫情肆虐时,钟南山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当村民世世代代被困于山崖一隅时,毛相林勇挑重担,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你迎上前去,主动担当;当他人需要你时,你伸出援手,展现真诚……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理解材料所蕴含的内核。材料所列举的三位人物,他们都能在危急关头或是面对群众的困难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这是一种勇于奉献、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英雄主义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习到了担当、挺身而出的勇气。写作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生活中我们见过的勇于担当、真诚伸出援手的人物事迹,也可以对这一类事例发表议论。

【李弗不/供稿】

猜你喜欢

套作校名文题
做好自己
与“三剑客”的书信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文题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云阳县豌豆—玉米—红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文题
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
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