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2022-05-03施金春

关键词:扶正证候肺结核

施金春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云南 普洱 665000)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病,主要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患者通常表现为气促、咳嗽、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复治肺结核是指初治失败或治疗后的患者再次复发,其病情较为复杂,临床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通常采取3HRZELfx/5HRLfx化疗方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Lfx)药物进行3个月的基础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进行5个月巩固治疗],虽然能够改善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1]。在中医理论中,复治肺结核属“肺痨”范畴,主张“清退虚热”“益气补阴”,而扶正抗痨汤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润肺益气、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扶正祛邪的效果,且药性温和,可减少不良反应。此外,在抗结核药物有效的药理作用下,结合中药治疗不仅能够调补脏腑,同时能够抑制结核菌的播散,提升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2]。本研究旨在探讨扶正抗痨汤联合常规化疗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3~71岁,平均(49.71±12.5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4~69岁,平均(49.56±12.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内科学(第5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中医符合《肺结核中西医诊断治疗学》[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痰液涂片分枝杆菌阳性者;不规范治疗或初治失败者;意识清楚者等。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过敏体质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肺外其他部位结核者等。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3HRZELfx/5HRLfx化疗方案,给予异烟肼片(福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387,规格:100 mg/片),口服,5 mg/kg体质量,1次/d;利福平片(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544,规格:0.15 g/片),口服,0.45 g/次,1次/d;吡嗪酰胺片(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69,规格:0.25 g/片),口服,15~30 mg/kg体质量,1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588,规格:0.25 g/片),口服,25 mg/kg体质量,1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河南蓝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23,规格:0.1 g/片),口服,0.1~0.2 g/次,2次/d。共治疗3个月,此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异烟肼巩固治疗,服用方法同前,继续治疗5个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扶正抗痨汤治疗。扶正抗痨汤:甘草6 g,五味子9 g,熟地黄、白及、陈皮、生地黄、百部、麦冬各12 g,黄芪、白术、沙参各15 g,茯苓18 g,水煎服至400 mL,200 mL/次,2次/d,连续服药5 d,停药2 d,以此重复。治疗时间为8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5]。包括咳嗽、发热、气促3项,各项总分3分,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抽取患者外周血3 mL,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型号:FACSAriaⅢ型)检测 CD3+、CD4+、CD8+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④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症状、关节痛、低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以[例(%)]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发热、气促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咳嗽 发热 气促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2.05±0.34 1.39±0.32* 1.91±0.45 1.17±0.19* 2.13±0.37 1.29±0.23*研究组 50 2.09±0.36 1.04±0.24* 1.94±0.41 0.81±0.15* 2.15±0.32 0.84±0.17*t值 0.571 6.187 0.348 10.516 0.289 11.12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免疫功能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CD8+百分比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 CD3+、CD4+、CD8+百分比,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55.29±4.36 56.43±4.76 36.51±3.11 37.59±3.47 32.01±2.91 31.52±3.31 1.15±0.16 1.18±0.22研究组 50 55.32±4.12 70.35±5.01* 36.81±3.02 47.61±3.57* 32.07±2.95 29.08±3.24* 1.15±0.14 1.61±0.25*t值 0.035 14.243 0.489 14.232 0.102 3.725 0.000 9.13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指标水平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2:白细胞介素-2;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2(pg/mL) IL-6(pg/mL) TNF-α(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8.16±1.71 12.24±2.09* 20.50±3.64 12.31±3.15* 132.16±11.19 59.22±6.17*研究组 50 8.13±1.75 15.92±2.14* 20.53±3.71 8.05±2.79* 132.55±11.27 44.35±5.74*t值 0.087 8.699 0.041 7.159 0.174 12.47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肺结核发病率较高,患者通常具有咳嗽、盗汗、消瘦、咯血、潮热等表现,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由于复治肺结核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严重,且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加上耐药因素,治疗难度较大,需采取更科学规范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情,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痰菌转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通常采取3 HRZELfx/5 HRLfx化疗方案治疗,借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虽然能够促进病灶吸收、痰菌转阴[6]。

在中医理论中,肺结核属于“肺痨”“虚劳”范畴,主要是气血不足、正气虚弱,导致痨虫感染肺部,进而造成脾肾皆亏、阴阳两虚[7]。在扶正抗痨汤中,五味子可补肾宁心、益气生津、治自汗盗汗、久嗽虚喘;熟地黄可通血脉、补气血;白及可生肌、治咯血;陈皮可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治咳嗽;生地黄可生津、养阴;百部可润肺止咳、治肺痨咳嗽;麦冬可养阴生津、治咯血;黄芪可补气固表、治自汗、气虚乏力;白术可止汗、益气、健脾;沙参可益胃生津、润肺化痰、治痨嗽痰血、阴虚久嗽;茯苓可宁心、健脾、利水渗湿,甘草可祛痰止咳、补脾益气;诸药配伍,共奏滋阴补肺、补益肝肾、扶正祛邪之效[8]。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复治肺结核患者采取扶正抗痨汤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显著。

有研究表明,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其免疫功能减弱为疾病的重要特征[9]。CD3+可激活T淋巴细胞,进而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应答;CD4+具有辅助诱导的作用,可促进巨噬细胞灭杀结核杆菌;CD8+则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溶解,促进结核杆菌扩散[10]。在扶正抗痨汤中,生地黄、麦冬、白术、茯苓、五味子、沙参均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且白及、百部、白术、陈皮、五味子、沙参抑菌效果明显[11]。此外,麦冬中有效成分麦冬黄酮能够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网开放,改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免疫功能,通过改善免疫功能,可提升药物的抑菌效果,以控制病情[12]。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对复治肺结核患者采取扶正抗痨汤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TNF-α水平增加,进而使黏附因子、巨噬细胞产生级联效应,IL-6作为促炎因子,其水平升高,则能够加重炎症。IL-2能够活化巨噬细胞,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药理学研究表明,生地黄中含有大量甘露醇、谷甾醇、地黄苷等物质,通过抑制肉芽肿和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13]。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扶正抗痨汤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综上,对复治肺结核患者采取扶正抗痨汤联合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扶正证候肺结核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画说中医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