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方式多样性研究

2022-05-01谢永红

民族文汇 2022年5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背景互联网

谢永红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高校学科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方式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突破传统、单一模式,寻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发展亦凸显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传统声乐教学方式,由于其师生教学零距离、师徒口传心授的特点,有利于保证声乐学习的方向性、系统性和精确性,但在完成教学的时间、空间维度、追踪评价机制和调动声乐学习者学习主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声乐教学;教学多样性

1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有效互动,积极性有待提升

一方面,教师单方面传递理论表演类音乐教程,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的学前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声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课程的反馈也仅仅局限于网上课后的练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声乐是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才能完美地呈现。另一方面,对于学前适龄学生来讲,需要在线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通过反复训练和大量的练习方可达到一定效果。线上声乐教学无法准确传输技巧性等基础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良性的互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机械化教学中,很难激发适龄学生对声乐的兴趣爱好,受到学生个性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多数好动,在这种固定化模式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1.2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音乐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声乐教师在音乐知识,音乐实践能力以及音乐素养上有所欠缺。学校声乐教师过度地把目光聚焦在舞蹈动作和声乐等方面,而忽视了音乐的人文背景,缺乏音乐文化内涵[1]。而音乐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学生教师一味地通过线上来展示自己,让学生削弱了对声乐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忱,并逐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一味地闭门造车只会让创作的源泉枯竭。音乐素养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声乐教师来讲尤为重要,音乐价值观的认同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对线上教学中流于形式化、机械化,他们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算大功告成,缺乏对作品的创作能力,而突发奇想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模式能激发学生内心的火花并对音乐内容产生共鸣。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和正确音乐价值观的输入才能更好地理解声乐。

1.3声乐课时容量有限,课程内容不合理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在设置上较为单一,缺少多样化教学和创新性,在内容的设置上没有符合此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过于专业化。如在线上教学中更加注重演唱的技巧和节奏的把控,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性,有些拔苗助长的态势。此外,线上资源容量不够。很多课程的内容模仿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内容过于陈旧,不够新颖,而随着互联网声乐课程的一时兴起,成了线上课程以外新的教学模式,时代在不断进步,而线上的课程设置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推陈出新[2]。近段时间以来,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学生乐曲,如听我说谢谢你、给我一个拥抱、我和你等,这些儿歌被各大线上网站的网红传唱,而这些歌曲除了悦耳,节奏欢快以外,其中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和稀缺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的优势来优化课程设置和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2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声乐教学方式多样性的措施

2.1利用信息化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以传统声乐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追踪评价机制,实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的改革目标。传统声乐教学方式,由于其师生教学零距离、师徒口传心授的特点,有利于保证声乐学习的方向性、系统性和精确性,但在完成教学的时间、空间维度、追踪评价机制和调动声乐学习者学习主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在此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观念,从过去的声乐课堂掌控者角色中抽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同时,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声乐教学的时间、空间,辅以“声乐慕课”“声乐微课”等声乐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微课、慕课可以是教师自己录制,也可以推荐名家、名师的视频;在声乐学习的课前问题预设、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完成作业、教学追踪评价等各教学环节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平台来实现教学目标,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

2.2采用“小组课”“集体课”为主

可借助个人观摩课为辅的声乐教学方式。每月前三周采用“小组课”或“集体课”声乐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一些共性的学习内容,如声乐发声、呼吸、共鸣等基本理论、声乐作品的风格分析、声乐表演的基本艺术规范讲解,等等[4]。每月保证一节课的时间用来进行个人观摩实践,有针对性地检查学生声乐技术的运用和舞台实践情况。同样,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声乐教学的时间、空间,辅以“声乐慕课”“声乐微课”等声乐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重要的是,声乐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可以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術辅助声乐教学,实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的改革目标。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创新空间。在此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变、求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方式应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突破传统、单一模式,寻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发展亦凸显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彭玉屏.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 北方音乐,2020(24):125-127.

[2]冯玲玲. “互联网+”声乐教学模式分析[J]. 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1):131-132.

[3]徐烨. “互联网+”视域下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研究[J]. 歌海,2019(06):39-44.

[4]马宁. “互联网+”模式下声乐教学的发展[J]. 大众文艺,2020(14):201-202.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背景互联网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跟踪导练(一)5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