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根初运用发汗剂的特点*

2022-04-28张宁周波

中医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麻黄外感

张宁,周波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绍派伤寒,因“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1]。一是指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的学术流派,二是指与仲景伤寒相异的寒温统一新论学派。俞根初(1734—1799年),名肇源,系绍派伤寒的代表医家,“其学术手法,皆从病人实地练习熟验而得”,临床经验丰富,行医四十余载,并留下著作《通俗伤寒论》。俞氏提倡以六经钤百病,正治不外六法,而汗法为六法之首。本文将以发汗剂为例,结合地域特点,探究俞氏巧用经方的遵古创新思路。

1 以发汗为出路

1.1 以苏羌达表汤辛温发汗苏羌达表汤由苏叶、防风、生姜、白芷、杏仁、羌活、广橘皮和浙茯苓皮组成。俞氏以苏叶和羌活代替麻黄,使得辛温之中散表力量较之为轻。如《雷公炮制药性解》所述:“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2]。《本草经解》曰:“羌活属阳,善行气分,入足太阳”[3]。此方以苏叶为君,以羌活为臣,辛甘发散,用药轻灵,走气而性散,辛温法与仲景同。又因浙绍南方地区,气候潮湿,“伤寒恒多挟湿”[4],故俞氏佐使之法用以淡渗利湿,浙茯苓皮和广橘皮合用,淡渗而除胃之湿,防风解湿气留恋。

俞氏认为大伤寒证,即仲景先师曰伤寒,亦是俞氏所谓太阳经表证标病,宜用苏羌达表汤,其呈现一派表寒实象。症见恶寒怕风、身热头疼、无汗而喘、舌苔淡白等,脉左浮紧有力,右多浮滑。因寒伤于营,故浮紧无汗[5]。正所谓寒者温之,故治当辛温解表,脉见浮滑则伤寒夹湿,故佐以淡渗利湿。此方亦为绍派伤寒发汗之首剂。

1.2 以葱豉桔梗汤辛凉发汗葱豉桔梗汤由鲜葱白、淡豆豉、薄荷、桔梗、淡竹叶、焦山栀、连翘和生甘草组成。此方系由葱豉汤和桔梗汤调整而成。葱豉汤首见于《肘后方》[6],方中仅葱白、豆豉二味,为解表通阳之佳品。国医大师张镜人指出,葱豉汤的“微辛微温”[7]很适用于南方地区。葱白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可作汤,主伤寒、寒热”[8],豆豉味苦,甘,微寒,用以升散。此二者合用,表透之法发汗又不伤及营阴。桔梗汤则是刘完素治疗上焦热证邪气初入气分,以轻清宣气而透热外达。俞氏将原方中的黄芩舍去,避免苦寒化燥,运用辛凉之桔梗汤,配合轻解之葱豉汤,组成葱豉桔梗汤以辛凉发汗。

俞氏认为热证伤寒(又名热病伤寒)宜用葱豉桔梗汤。其初起阶段脉象为左浮紧,右洪盛。此为暴寒引发内里的火热,后期体内洪热将占据上风。故证见微恶风寒,身热无汗,继则纯热无寒,心烦口渴,舌苔由黄白相兼变为纯红少苔。在风热初起未发生变证之前,葱豉桔梗汤既有葱豉汤的轻解,又有桔梗汤的辛凉,更适宜此阶段的散寒。正所谓“热病兼寒,必先解其热以出其汗,轻则葱豉桔梗汤”[1]。

1.3 以香苏葱豉汤理气发汗香苏葱豉汤由鲜葱白、淡香豉、香附、紫苏、陈皮和炙甘草组成。此方系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饮合《肘后方》葱豉汤而成,清代名医张璐的《张氏医通》[9]亦有记载。方中香附性温主发散疏通,善解气郁,为气中之血药。紫苏顺气安胎,善解血郁,为血中之气药。陈皮理气燥湿,炙甘草调和诸性。此方疏解表邪与理气安胎之品结合,共奏理气发汗之效。

俞氏治疗妊娠妇女大伤寒证时选用香苏葱豉汤。大伤寒证证见恶寒身热,无汗而脉浮。妇女因妊娠气血不能营卫于外,若纯用苦寒解表,则血得寒凝以致瘀结不散;若纯用安胎之品,则滋腻以致胎元受损反助邪热。《黄帝内经》所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损其大半而止,过则杀也”[10]的妊娠用药原则,暗含辨证思维,当平衡用药以减不良反应。故俞氏运用理气和中之香苏饮,配合轻清解表之葱豉汤,组成香苏葱豉汤以理气发汗,可为治疗妊娠伤寒之主方。

1.4 以葱豉荷米煎和中发汗葱豉荷米煎由鲜葱白、淡香豉、薄荷和粳米组成。此方为系由葱豉汤加入粳米和薄荷而成。粳米在《长沙药解》中的记载为:“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11],粳米补脾和胃。薄荷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的记载为:“薄荷有走表之功……引诸药入营卫……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2],薄荷不仅能解表,亦可引药入营卫,取其疏散风热邪气之效,是“因其轻而扬之”。俞根初在葱豉汤中加薄荷,使其轻清解表之力更强,再加粳米寓意和中,功可和中发汗。

俞氏治疗小儿大伤寒证时选用葱豉荷米煎。小儿伤寒初起,症见身热头痛,发冷无汗。足太阳主表可抵御外邪侵袭,但小儿体质薄弱,任用攻邪解表恐耗伤正气。又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易见脾胃不和,汗液则化生无源。故俞氏用和中法使邪散于脏腑,谓补而和之。此方之药平淡无奇却有疗效,何秀山对此评价:“药虽轻稳,用之辄效,医者勿以平淡而忽之”[4]。

1.5 以新加三拗汤宣上发汗新加三拗汤由带节麻黄、苦杏仁、生甘草、荆芥穗、桔梗、薄荷、金橘饼和大蜜枣组成。三拗汤载自《伤寒论》,因其麻黄、杏仁、甘草的加工炮制与常规相拗而得名。俞根初在此基础上加荆芥穗和薄荷,疏风以散邪。其中荆芥穗用量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荆芥穗功效为“破结聚气”,而《玉楸药解》对其的描述为“散寒发表,泄湿除风”[12]。因此,俞氏加此味药是取其“散”之意,同时又寓祛湿于其中。加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病所;加橘饼和蜜枣,取其性辛甘,补中有微散。此方以散为主,相较之仲景原方更为平和。

俞氏认为伤寒兼风证,即仲景所谓中风,宜用新加三拗汤。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重于寒则多伤及肺经,较普通的四时感冒为重。俞氏用新加三拗汤疏肺定喘。患者风伤于卫,故脉浮缓,症见恶风怕冷,无汗而喘。俞氏在三拗汤基础之调整而成新加三拗汤,增强其疏散风之力。此证与大伤寒证治法一样,均佐以祛湿,但可有无汗者,因此不能以是否汗出为鉴别要点。伤风一证,易误认为是小恙,多失治和误治。故俞氏强调“延久不愈,轻变痰饮,重变肺胀”[1]。应在早期宣肺气定喘,宣上发汗,以防止后期病变。

2 以利水为去路

2.1 以麻附五皮饮温下发汗麻附五皮饮由麻黄、淡附片、细辛、陈皮、五加皮、浙茯苓皮、大腹皮和生姜皮组成。此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化裁而来。其中麻黄附子细辛汤来自《伤寒论》,方中三味药统领一身之阳气。五皮饮来自《麻科活人全书》[13],五味药均以皮入皮,气行则水行,调节一身之水液代谢。俞氏妙在将麻黄煮沸去浮沫,既开肺使水气从皮肤出而发汗,又通利水道使水气从小便而走,再配合五皮饮的下行利水,组成麻附五皮饮以温下发汗。

2.2 以小青龙汤化饮发汗小青龙汤由麻黄、姜半夏、干姜、细辛、炙甘草、川桂枝和白芍组成,其病机关键在于内有寒饮[14]。俞氏运用仲景小青龙汤的特色在于姜半夏的量独大,用到了三钱。生姜炮制后的半夏“化饮降逆、辛滑涤痰”[15]之性增强。麻黄八分,桂枝一钱,相对用量较小,轻用取其辛甘化阳温散之功。又因浙绍卑湿,故化饮也亦多于温散。

俞氏认为,夹饮伤寒证之痰饮重者宜用小青龙汤。此病证的本质为风邪在表,素有内饮。可见身热恶寒无汗、咳吐稀痰、舌苔白滑等症。若纯用辛凉发散之品,内饮将热邪阻遏在里,易致阳气受困,表邪亦得不到外解,加入辛淡利水之品,便可将内饮温化开来。故俞氏倡导“以辛药散之,温药和之,振胃阳以逐寒水”[1]。此外,俞氏治疗伤寒兼风证,表解之后若兼有痰稀咳嗽,亦用小青龙汤,所不同的是去掉方中麻黄,加上杏仁和橘红,取其温化痰饮之效。

2.3 以越婢加半夏汤蠲痰发汗越婢加半夏汤由蜜炙麻黄、生石膏、姜半夏、生姜、甘草和大黑枣组成。《金匮要略》曰:“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16]。本证病机为外感风邪,内有痰饮水湿。李陆杰等[17]通过文献考证发现,明清时期医家使用的半夏多为炮制品,尤以“姜半夏居多”。姜半夏既可防止生半夏刺激咽喉以止呕,又可增强其温中化痰之力。俞氏运用越婢加半夏汤,其中姜半夏较之小青龙汤更多,用到了四钱,同时石膏也为四钱,合用则辛滑涤痰、化饮散结之效更强,偏于去痰火、开肺气。

俞氏认为,夹痰伤寒证宜用越婢加半夏汤。此病证的本质为外感风寒而引发肺内痰火,可见发热恶风,自汗咳喘,痰多黄稠等症。俞氏治疗此证,轻者以葱豉桔梗汤加杏仁和橘红,重者则用越婢加半夏汤蠲痰以发汗。此外,伤寒兼风证痰多咳甚者,也宜用此方。

3 注重气血阴阳

3.1 以九味仓廪汤益气发汗九味仓廪汤由党参、茯苓、桔梗、薄荷、羌活、前胡、防风、陈仓米和炙甘草组成。对于党参和茯苓等所谓“补”品,近代医家何廉臣认为:“偏谓参、苓助长邪气,弃而不用”[4],反用升散之品,让气虚之人壮火被引动,进而导致津液枯竭。俞氏用党参、茯苓、陈仓米,共收益气和胃之效,使化汗有源,与其余六味药相合,又能鼓舞胃中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以行化汗之实。方名中“仓廪”一词即指储藏米谷的仓库,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中医用此比喻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如此组成九味仓廪汤以益气发汗,为治疗气虚外感之良方。

气虚者感受风寒时,若仅疏散表邪,而不予载邪外出之力,会致邪伏于内难以外达。故俞氏在《通俗伤寒论·六经治法》中言:“邪在太阳,须藉胃汁以汗之”[1]。当自身正气亏虚而又外感风寒之时,俞氏治疗以扶正解表,顾护脾胃气血津液以助发汗,即所谓“正不胜邪者,则必先顾其本”[18]。此与前文葱豉荷米煎用意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九味仓廪汤的使用人群不限于小儿,且补益脾胃之力更强。

3.2 以七味葱白汤养血发汗七味葱白汤由鲜葱白、淡豆豉、生地黄、生姜、葛根、麦门冬和百劳水组成。此方是在王焘《外台秘要》[19]葱白七味饮的基础上调整而成,与原方所不同的是俞氏将方中的干地黄换成细生地黄,养阴补血而无滋腻之弊。《黄帝内经》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有“夺血者无汗”,血液中的津液是汗液的物质基础,发汗不出可由血虚导致。故方中配生地黄、麦门冬、葛根,三者合用,滋养体内之阴血,共奏养血解肌之效。俞氏用养血之品,配合轻清解表发汗之葱豉汤,组成七味葱白汤以养血发汗,为治疗血虚外感之良方。

俞氏认为,冬温伤寒证中血虚者宜用七味葱白汤。其在阐述冬温伤寒兼伏暑证时,认为血虚者可见头痛壮热、下利、咳血便脓、舌起刺、裂开等症。此时若用辛温之品则耗散性强,强行发汗会致伤阴伤津加重。故在治疗此证时,当注重养阴血,以使汗出有源,邪气方可外解。此外,俞氏亦将该方用于妇人产后感冒、虚人风热等。

3.3 以加减葳蕤汤滋阴发汗加减葳蕤汤由生葳蕤、白薇、薄荷、生葱白、淡豆豉、桔梗、红枣和炙甘草组成。方中以滋阴润燥且不滋腻的生葳蕤为君;苏薄荷和桔梗清扬上行,葱豉合用疏散解表,此四药合用为臣,取其疏散风热之效;配以苦咸降泄之白薇,增液甘润之红枣和炙甘草,诸药合用滋阴润燥。俞氏用滋阴之品,配合轻清解表发汗之葱豉汤,组成加减葳蕤汤以滋阴发汗,为治疗阴虚外感之良方。

俞氏认为,冬温伤寒证中阴虚者宜用加减葳蕤汤。其在阐述冬温伤寒证中兼伏暑证时,认为阴虚者可见咽干、舌红、脉数等症。外感风热,更易化热,此时若纯用滋阴之品则易致邪恋,纯用解表之品则易劫其阴。故俞氏滋阴发汗、滋阴解表并用,微汗以祛邪。素体阴虚者外感和冬温伤寒阴虚者皆宜用此方。在现代研究发现,加减葳蕤汤能够调节上呼吸道微生态平衡[20],葳蕤还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21],故现代常将该方用于老年人感冒、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3.4 以参附再造汤助阳发汗参附再造汤由高丽参、附子、防风、绵黄芪皮、羌活、细辛、川桂枝和炙甘草组成。该方系在陶节庵《伤寒六书》再造散的基础之上调整而成,其助阳之法取自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同的是,为防“虚虚实实”之弊[22],俞氏去掉方中麻黄,并将附子和桂枝换成淡附片与川桂枝,将人参和黄芪换成高丽参与绵芪皮。如此温补助阳之大旨不变,而药质更清、药量更轻,清补而不滋腻。参附再造汤助阳发汗,为治疗阳虚外感之良方。

俞氏认为,伤寒阴证虽为外感风寒,但其本质是阳虚伏阴,宜用参附再造汤。此证是因房劳伤肾精后感受风寒之邪,为太阳与少阴合病,症见足冷蜷卧、阴极发燥、六部脉沉细伏绝。即陶节庵所谓“色欲内伤,猝受寒邪,阴气独盛,阳气以衰是也”[23],故治疗时宜重用温剂以固本,助阳以发汗。如俞氏所云:“发表温里药中加附子、桂枝等品,破阴以发汗,庶免逼汗亡阳之患。”阳虚伏阴者感受外寒时,当用参附再造汤以助阳破阴,祛邪外出。

4 特点归纳

4.1 汗法亦佐补法,清补为要俞根初发汗剂12方虽是以汗法为主,但亦佐以他法,如补法。徐荣斋对此评价:“正治六法,俞氏暗含六经,佐治十法,亦散见于各节治法中”[4]。俞氏提倡:“凡伤寒病,均以开郁为先”,而实际情况亦有久病致虚、素体本虚,故《通俗伤寒论·六经治法》中又云:“因虚不能托邪者,亦须略佐补托”[1],即扶正以致汗出而祛邪。俞氏以清补之法扶正,注重益气、养血、滋阴、助阳。所谓清补,即所用方药虽有补益之功,但力量较弱,只用补益药中的清补之品,取其清轻宣透之意。如俞氏在治疗冬温伤寒证兼伏暑者,根据不同情况,血虚用七味葱白汤养血以发汗,阴虚则用加减葳蕤汤滋阴以发汗,即“暑伤气为虚邪,只有清补并行一法”[4]。又如九味仓廪汤,顾护脾胃,益气以致发汗有源。参附再造汤,助阳大旨之下药质清轻以发汗。故此类补法皆为清补,并非滋补或蛮补,是为达到载邪外出之目的。

4.2 遣方以病证为纲,灵活施治俞根初在运用发汗剂时以病证为纲,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遣方。例如:治疗大伤寒证,以苏羌达表汤为主方,又根据特殊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如妊娠妇女用香苏葱豉汤,小儿则用葱豉荷米煎。治疗伤寒兼风证,若无汗而喘,用新加三拗汤;若痰稀而咳,用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和橘红;若痰多而咳,用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夹饮伤寒证,又分为轻重二端,其中痰饮轻者用苏羌达汤加半夏和茯苓,重者则用小青龙汤。治疗夹痰伤寒证中的风夹痰火之轻证者,用葱豉桔梗汤加杏仁和橘红,重者则用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冬温伤寒证冬温兼伏暑者,血虚用七味葱白汤,阴虚则用加减葳蕤汤。由此可见,俞氏临证时选方思路清晰,细致入微,灵活变通。

4.3 用药量少质轻,平淡取胜俞氏在发汗剂中用药量少质轻。以麻黄、桂枝为例,在小青龙汤和参附再造汤中,川桂枝都仅用一钱(一钱约3.73克[24]),既性缓又量少。麻黄在小青龙汤中用量仅八分;在新加三拗汤中用量六分,并加疏散之品,使峻剂变平剂;在麻附五皮饮中,麻黄煮沸去浮沫,量用一钱,取其下行之性,用于水肿证;在越婢加半夏汤中,蜜炙麻黄仅用一钱,既性缓又量少。此亦与浙绍之人腠理疏松、不耐辛散的特点相应。

俞氏所用之药可取自平常人家,多为药食同源之品。如葱白、淡豆豉、粳米、陈仓米、淡竹叶等。以葱、豉所组成的葱豉汤为例,发汗剂12方中以此为基础者有5首:葱豉桔梗汤、七味葱白汤、加减葳蕤汤、香苏葱豉汤和葱豉荷米煎。葱、豉二味解表通阳之力具佳,即俞氏所谓“外寒宜汗……而葱头为发汗之通用”。此外,其他名医亦推崇葱豉汤治疗外感,费伯雄曰:“解表通阳最为妥善,勿以其轻淡而忽之”[25]。彭子益曰:“麻黄芍药均不能受……用葱头、豆豉以舒金气开收敛”[26]。俞氏在葱豉汤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减并创立新方,甘淡宣透,以平淡取胜。

5 结语

清代俞根初应用发汗剂立法多样,如以发汗为出路,以利水为去路,扶正中又注重气血阴阳,以汗法为主,亦可佐清补。俞根初遣方以实际病证为准,细腻入微,灵活变通,并结合地域特色,用药量少而质轻,不乏药食同源,看似平常理却精深,在平淡之中见真理,值得吾辈深思。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麻黄外感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麻黄 治感冒要药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麻黄张仲景的心头好
心中的麻黄山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风寒感冒喝麻黄牛肉汤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合一些著名中药剂汤治疗肺部疾病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