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的评估价值

2022-04-27张显军李永强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造影

张显军,李永强(通信作者)

(1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山东 济宁 272100)(2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肛肠科 山东 济宁 272100)

结肠癌是临床上一类极为多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应引起重视,及早诊治[1]。鉴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结肠癌术前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诊治的62例结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比手术病理结果的差异,旨在明确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的应用优势,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 月诊治的62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44~79岁,平均(58.40±11.27)岁;体质量指数为20~29 kg/m2,平均(24.34±2.08) kg/ m2;病程2~36个月,平均(14.15±3.52)个月;组织学分型中,分化58例,未分化4例;病灶位于回盲部20例,升结肠28例,肝曲14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者37例,开放手术25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历完整;②患者有完整的病理结果,经内镜检查、手术病理等证实为结肠癌,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血便、消瘦、腹痛、贫血等症状;③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④择期手术,符合手术指征,ASA分级为I~Ⅲ级者;⑤患者对本试验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腹部手术或其他重大手术史者;②急诊手术患者;③伴有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患者;④凝血功能异常者;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⑥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⑦精神疾病患者;⑧妊娠、哺乳期妇女;⑨对麻醉药过敏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前做好肠道的充分准备,患者加水口服复方聚乙二醇。运用东软NeuⅤiz Prime 64排CT扫描仪,电压110 kV,电流100~220 mA。患者取仰卧位(身躯和机床处于水平位置),先行常规全腹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每期扫描都在深吸气后一次屏气内完成,以减少呼吸伪影,扫描区域从膈顶开始到耻骨联合。参数设置:准直器16.0 mm×1.2 mm,单圈旋转用时0.6 s,螺距0.9。增强扫描前先于肘静脉高压注入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注册证号H20090533)80 mL,注射速率为4 mL/s,再以相同速率注入0.9%氯化钠溶液40 mL。运用膈顶平面主动脉CT阈值触发技术,CT阈值为120 HU,动脉期扫描延迟24~28 s,门脉期扫描延迟50~70 s,扫描后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层厚1.5 mm,运用软组织算法,采用容积再现法、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显示肠系膜主观血管,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等。右半结肠术前,观察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的起始变异及吻合支的情况;左半结肠与直肠癌术前,观察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的起源走向,同时对病灶及其临近组织的关系进行观察与分析。诊断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单独阅片得出,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达成一致。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期、CT征象、累及与侵犯相邻血管情况的诊断符合率。结肠癌分期:参照NCCN指南结肠癌解剖学分期法,分为I~Ⅳ期[2]。CT征象:包括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肿胀、肠腔狭窄、累及浆膜层、肠梗阻、累及相邻组织脏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累及与侵犯相邻血管情况:包括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脉、肾静脉、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结肠癌分期对比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出结肠癌I期25例,Ⅱ期19例,Ⅲ期17例,Ⅳ期1例;手术病理结果为结肠癌I期27例,Ⅱ期18例,Ⅲ期17例,Ⅳ期0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3.87%。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结肠癌分期对比 单位:例

2.2 结肠癌CT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CT征象中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肿胀、肠腔狭窄、累及浆膜层、肠梗阻、累及相邻组织脏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分别为96.77%、95.00%、90.32%、88.00%、100.00%、85.71%、92.31%。见表2。

表2 结肠癌CT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2.3 累及、侵犯相邻血管情况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对累及与侵犯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脉、肾静脉、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的检出情况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80.00%、77.78%、88.89%、100.00%、80.00%、82.35%、89.47%、86.67%、85.00%。见表3。

表3 累及、侵犯相邻血管情况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3 讨论

结肠癌的病变部位为结肠处,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3]。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36万例结肠癌新发病例,其中的死亡病例占比约达48%[4]。我国该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处于持续上涨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卫生战略中防治癌症的重点。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手段,能切除病灶,控制病情,而术前准确的病情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手术方式的确定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有显著作用。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其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较为广泛,准确率高,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5]。其图像的后处理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变组织和临近组织的对比度,因此可以更清楚地展现肠周间隙的血管情况及淋巴结状况,同时还能清晰反映出病变的肠壁生长、厚度以及浆膜、肠周脂肪间隙、相邻组织累及情况等,还可多维度变换角度,能实现全方位扫描与观察,因此更有利于对病变组织的观察与分析,继而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6]。该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患者耐受性好、操作简单、疼痛轻微等优势,尤其适合无法耐受纤维肠镜、气钡灌肠造影的患者。

近几年,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得到了应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血管造影技术可清楚呈现病变组织和临近血管的关系,也能观察病灶的供血血管以及血管临近区域的病变情况[7-8]。其与CT增强扫描的联合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全面地分析病变的区域、数量以及病灶的生长、血供等状况,可准确反映病灶的解剖形态和详细情况,能为临床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9-10]。

本文结果显示,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对结肠癌分期诊断的符合率为83.87%,且CT征象与累及、侵犯相邻血管情况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均>77%,提示该项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评估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在结肠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造影
经股动脉导丝引导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造影术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意义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助“癌”为虐的细菌
多层螺旋CT对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诊断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