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教学情境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2022-04-27凌云鹏

民族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凌云鹏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情境;视频情境;材料情境;图片情境

引言

对于情境教学法而言,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性引入与创设一些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场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与探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引入合适的资源,创设更加有效的情境。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地理科学的特点,引入与创设实验情境、视频情境、材料情境、图片情境,与地理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原理,感受地理与自然的联系,有效解答各类问题,辅助学生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实验情境,解释地球运动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尤其是自然地理的课程,存在着一些难点,这些内容无法有效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展示的方式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的方式,将地理相关理论直观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1]。地理运动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等,在实施这些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直观实验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地球的自转》,本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且难度大,包括地球自转基本概况、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教师可以先运用地球仪和手电筒等工具,模拟地球自转现象,让学生以中国北京为参照点,说说地球转到不同位置时北京是白天还是黑夜,以此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教学中,基于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模拟活动”,让若干名学生分别按照教材的叙述参与体验式演示活动,在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中,有效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的相关区别与应用价值。

二、引入视频情境,讲解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地理课程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提前搜集或制作生动的视频情境,在课堂上引入这些视频情境,先让学生认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解答情况进行总结,再次播放视频,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2]。在自然地理教材的大气运动章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应视频情境,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相关内容。

例如,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形成以及运用、理解大气水平运动中三个力方向以及作用、认识高空与近地面的风特征、等压线分布图中画风向,比较两个地点风速大小。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入“热力环流”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复习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认识不同地区受太阳辐射不均——近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高空与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针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入视频情境辅助学生理解。接着,教师提问:“风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试着解释,之后引入《风的形成》短视频,让学生看过之后对比高空的风、近地面的风的区别,最后予以点评与总结。

三、结合材料情境,梳理洋流活動

在高考地理中,有很多材料分析题,解答这些题目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3]。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材料情境,指导学生梳理洋流活动,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和运用洋流知识,提高课程教学成效。

例如,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洋流》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入一则2017年天津卷的材料: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从此港出口到亚丁湾的货物,海运公司一般选择冬季运输,这是什么原因?通过展示从宁波港经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亚丁湾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本课知识试着解答。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冬季利于海运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海运公司的优势,阅读图文和联系理论:一是盛行偏北风,洋流向西流,节约能源;二是海上台风少,航行更安全。运用材料,可以梳理洋流模式以及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四、展现图片情境,探究自然环境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地理课程主题,引入与之相关的丰富图片,制作图片丰富的PPT课件,在课堂上可以展现图片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展现一些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环境知识。

例如,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普遍存在差异性,能够分析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和形成原因,认识世界自然带等知识。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也可以引入高考试题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环境的差异。比如2017年全国卷一,展现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化带景观对比图,让学生判断其自然植被,解释其中差异原因,思考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自然因素。教师根据题干和图片,指导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分析,明确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两侧景观差异主要是行政管辖不同,影响栽种因素是气温。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作为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主题内容,运用实验情境、视频情境、材料情境、图片情境,有效指导学生理解地理课程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吉琳.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3):124.

[2]唐本贵.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8(2X):244.

[3]陈秀峰.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及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301.

注: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雄安新区教育科研课题论文,课题编号:XW2021015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