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适应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构建研究

2022-04-27王赛君

民族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文化育人五位一体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留学生;文化育人

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了解、体验、感知中国文化则是留学生完成跨文化适应的基础和保障,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融入文化知识,构建“闻、思、感、述、传”五位一体的文化育人平台,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消除不适应感,充实学习内容,也体现了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价值。

一、构建来华留学生文化育人平台的意义

1.帮助留学生完成跨文化适应。来华留学生刚来中国时,由于文化差異会在生活、学习中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和文化冲突现象,这些不适应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在华生活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因此,在汉语教学的同时,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和内涵,让学生深入认知、体验中国文化,消除对未知文化的无措和恐惧,从而缩短文化冲突期,帮助他们更快、更高效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2.促进中国文化的资源整合和国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通过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构建文化育人平台,整合优秀中华文化资源,完善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也将助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纵深发展。

3.完善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做好文化育人工作。无论在哪个国家,向留学生介绍一国文化都是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国文化传播为抓手,形成多方联动的文化育人体系,对于优化留学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推动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提升培育成效都有积极意义。

4.推进高校国际化校园建设。校园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场所之一,中外学生交流融合也是来华留学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搭建校园内中外学生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教育都会提升高校校园的国际化氛围,从而打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

二、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

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文化育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宣介中国。为此,应从落实文化育人主体、完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创新文化育人形式三方面,构建来华留学生文化育人实施路径。

1.落实文化育人主体

根据调查分析,来华留学生来中国,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就是老师。因此,包括辅导员在内的高校教师具备文化育人的客观条件、信任基础和逻辑可能,是文化育人的主体和重要引领者,将文化育人内容融入课堂教授和课外实践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现实体现。除此之外,调查显示,外出旅游、中国朋友、影视书籍、媒体报道等也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落实高校教师主导,社会力量为辅的文化育人主体。

2.完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

首先应把握内容主体,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的文化育人内容应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道路的开创、中国奇迹的取得历程,地方文化、校史校情,以及结合热点的典型故事案例等,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和完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既让学生了解古老的中国,又让其感受当代的中国,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文化育人。

其次应重视课程建设,高校在合理安排汉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的背景、专业需求等开设多元化的文化类课程,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等,还可以开设书法、国画、空竹、茶艺等文化选修课,丰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另外应丰富课外实践,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的文化育人不应只拘泥于课堂和教材,要为留学生直接接触中国社会创造机会,鼓励他们走出课堂,进行真实的交往和互动,引导留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地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环境。

3.创新文化育人形式

来华留学生既是文化育人的接受者,也是第一批主导者,除了以中国人为主体进行文化育人外,发挥优秀来华留学生的主体作用,向其他留学生讲述文化、传播文化,也能起到有效的文化育人作用。此外,在信息化技术大发展背景下,文化育人也不应拘泥于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我们应在有效运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加入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媒介的使用,开发文化育人的互联网平台和在线课程,加强互动从而扩大影响力和育人效力。

三、构建来华留学生“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

结合留学生实际情况和文化育人的需求,本文以课内、校内、校外多个育人平台为依托,从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认知内化双向输入、输出为手段,以留学生认识、认同并传播中国文化为培养目标,构建闻、思、感、述、传“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图1)。

跨文化交际领域通常将文化分为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客观文化指的是文化的社会制度及人工制品,通常具体可见,容易识别,而主观文化指的是包括观念、价值和思维方式等的文化的心理特征,较难观察和理解。因此,在“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中,将客观文化的学习放在了第一步,使来华留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中国文化,增加真实、多样的文化知识。

首先,在校园内,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鼓励留学生丰富课外生活,加强与中国学生的来往,从中亲身了解中国故事,学校也可以举办国际文化节、校园好声音、中秋晚会、新年晚会、字谜游戏,让留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增进了解。其次,引导留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的真实情感和想法,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校结合专业需求和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需求,每年组织留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认知地方企业的发展历程等,还曾组织学生参加义乌市政府举办的划龙舟大赛,感受端午节氛围,从而使他们直观、亲身感知中国新故事、真故事。

2.课堂教学,深入思考——思

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的文化育人不能只停留在实践活动的认知层面,还应对接触到的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通过课程引导,让学生对第一步所接触到的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和思考,理解客观文化背后反映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中国文化,加深对文化的认识,提升文化育人的价值体现。

为此,高校应先安排好语言教学,增加汉语课程门类和课时数,这也是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步。此外,在开设多元化的相关课程,如《中国文化》《中国概况》等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背景、专业需求等对课程做合适的内容增删、顺序调整等,重构课程体系,还可以设置文化专题讨论,帮助留学生解读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中国发展进程;布置写作任务,引导留学生写出自己的中国故事。此外,还可以开设书法、剪纸、国画、空竹、茶艺等选修课,丰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3.案例学习,构筑桥梁——感

培养优秀留学生榜样,用留学生自己所感来影响和带动其他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为此,应做到因“人”制宜,研究如何让每个留学生都能发挥不同的优势力量。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学历留学的作用,他们在中国学习时间长,专业水平相对较高,《中国概况》《中国文化》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更深入,对中国更了解,更会讲述中国文化。二是要重视校友资源,来华留学生校友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毕业后也依然带着中国记忆,并不断创造着新的中国故事。为此,高校可以建立校友联络数据库,保持与校友的长期联系,定期开展特色校友活动,增强留学生校友对中国文化的融入感和认同感。三是根据留学生来源国、汉语水平和专业特长等各方面的不同,分层分类加以引导,力争让每个留学生都可以讲好自己所闻、所思、所感的中国文化。

4.讲述故事,内化感受——述

来华留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知文化知识,通过课堂学习深化文化理解,通过身边故事感悟文化,经过这三步走的文化育人,仍需要第四步——让留学生将所学、所感的文化外化于行,通过内化感受、述说故事的方式“讲”出中国文化。

因此,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用来华留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讲述中国文化,用他们能听懂的经典故事来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寻找不同文化中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异同,积极寻求文化契合和情感共鸣。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口头讨论、书面写作等方式,鼓励留学生以小见大,考虑本国受众的习俗和思维方式,精心选择小故事,以自己的所见、所聞、所感为基础,创作新故事,诠释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5.传递声音,传播文化——传

在“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构建中,应搭建立体化对外传播平台,加深中国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应除了创新文化育人运行机制外,还要不断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创新方式方法,使文化育人平台的构建更加专业化、精准化。要不断丰富文化的传播模式和渠道,充分发挥人文和科技的互促作用,从受众的角度思考与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和文化传播。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加以综合呈现,努力将传统的口口相传模式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让文化的国际传播既畅通又高效。

四、结语

来华留学生文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其多方位感知中国文化,丰富来华留学的知识体系,同时留学生拥有认知文化和传播文化的双重身份,他们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形象中兼具身份优势、语言优势和行为优势,其认知和认同中国文化的程度会影响其对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的构建不仅弥补了传统语言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局限性,也为来华留学生更好地完成跨文化适应提供了帮助。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应构建长远的培养路径,优化文化内容体系,创新文化育人模式,从而多角度、系统化培养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亓雯雯,李晓莹.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动态研究[J].国际公关,2020(7):5-7.

[2]牟蕾.“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及传播[J].青年研究,2019(5):86-93.

[3]袁海萍.刍议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新课程研究,2016(12):20-22.

[4]刘福来,李东斌.地方高校地域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16(1):157-160.

作者简介:王赛君(1989- ),女,浙江金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留学生教育、跨文化交际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跨文化适应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T2021386)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文化育人五位一体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技术文化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跨境教育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