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主问题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作用

2022-04-27俞雷

格言·校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伯父小标题鲁迅

俞雷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主问题”指的是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活动,能与学生实际能力和思维水平密切关联的,能贯穿整堂课的问题。“主问题式教学”就是教师从教学内容、文体特征、学生情况等方面思考,提炼与设计出途径简约而又能高效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问题。“主问题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能克服“碎片化提问”的弊病,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语文课堂简约而深入,精彩又高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抓住了“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这两点,精心设计“主问题”进行课堂教学。

一、引领——“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学习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经常会有老师抱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课堂上气氛沉闷,冷冷清清。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导入就是做能唤起学生兴味的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准确分析文本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预设目标清晰、具有较强实效性的“主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课堂学习有动力,让他们在“主问题”驱动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通过关联已学知识,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加深理解,获得深刻的体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的一开始,我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文中人物进行介绍,学生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文的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我顺势提出“主问题”——“在这篇课文中的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又是通过哪些点滴往事一步一步认识伯父鲁迅的呢?”以此引入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了六件事的主要内容,如果现在每件事情之间不用隔行分段,可以用什么?想想我们四年级学过的《生命的壮歌》

生:给每个故事取一个小标题

师:小标题也是对事情主要内容的概括,它和我们刚刚概括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一般不是句子,更简练,短语的形式

师:想想刚才概括的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能不能把它浓缩成小标题?

生:人们追悼伯父生:追悼伯父

师:把你概括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

师: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几件事浓缩成小标题,写在黑板上。

此时,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积极动脑,概括出每件事的小标题并自己写在黑板上……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主问题”如同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一般,让学生能沿着脚手架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主问题”不仅能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还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成为连接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之间的桥梁。“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动力引擎,赋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开启了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聚焦——“主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

故教师在预设主问题时,不仅要对文本有充分的解读,还应涉及文章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从而使“主问题”能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能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从细节中去探究、品味,进而发现文本内容、语言的独特之处,真正理解掌握文本知识,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具开放性、探究性。

在结合课文事例认识鲁迅的教学环节中,我以“伯父为什么会受这么多人的尊敬?从课文中的几个事例可以看出伯父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这个主问题展开。在带领学生回顾了认识人物形象所要用到的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后,放手让学生选择文中的一个事例,来谈谈对鲁迅的认识。学生在自主阅读、思考、批注过后,积极地进入课堂交流环节。

“主问题”如同汽车的“发动机”,在课堂教学中能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课堂教学中,学生聚焦主问题,紧扣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细节描写,通过研读、思考、理解后,畅谈自已的体会,充分表达自身的感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走入人物内心,使学生更为全面、透彻地了解了伯父鲁迅先生,并在心中逐步树立起伯父这个人物的形象。

诚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式教学”并不是完美的,但是它的确减少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阅读、思考、交流、探究。它能让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探究性,能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有助于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三、深化——“主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效能

本文的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距离遥远,他们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并不了解,特别是文中对“伯父谈碰壁”以及救助车夫后鲁迅先生那严肃的表情、深沉的叹息,学生在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我继续深化主问题“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拥有风趣幽默、关心儿童、热心助人、充满爱心这些品质的人呢?(有)多不多?(比较多)那他们是不是也和鲁迅一样,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呢?鲁迅先生还是个怎样的人呢?”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认识鲁迅,我进行了一定的资料补充阅读,请学生用学过的快速阅读法,快速地去读一读,结合这些资料,再去看看课文中的这几个事例,谈谈自己新的认识或产生的新的想法?

学生通过阅读补充的时代背景,名人对鲁迅的评价以及鲁迅的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事例后,再回到文本中的事例,他们对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通过讨论,鲁迅先生优国忧民的侠客形象,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形象,爱憎分明的勇士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围绕“主问题”补充、延展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其阅读理解的水平。“选择与课内教材内容、文体或者写作方法、语言特点等相似的课外阅读素材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让课外素材与课内文本形成鲜明的对比,便于学生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语文素养也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效能。

“主问题”如同一座桥梁,连通了课内与课外,它能整合学生的学习内容,能让课堂教学走出书本,让课外知识走进课堂,“主问题”充分展现了教学中“一线串珠”之美,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有序、灵动。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都要勤思考、多探索,用好这样的主问题,以主问题为起点,不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大胆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伯父小标题鲁迅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一幅油画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伯父的黄昏恋
孔乙己
小标题作文格式
阿迅一族
永远的愧疚
借给伯父一百元
小标题作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