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体特征的散文阅读教学

2022-04-27陈汝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文体特征散文

陈汝静

内容摘要:散文阅读教学应基于其特定的文体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文章以《故都的秋》为例,从散文内容的真实性和结构的灵活性两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普遍共情,形成全面的审美,从而深入阅读,浸润心灵。

关键词:散文 《故都的秋》 文体特征

文学文本的鉴赏与审美,前提应该是基于明确的文体特征,对待不同文体特征的文本,理应采取相应的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高中生在对散文的审美鉴赏中始终不得要领,浮光掠影,在某种程度上和教师“文不辨体”有很大关系,散文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很难真正带领学生进入作家个人化的审美境界中去。高效的散文教学,应该是在系统而科学的散文文体特征的宏观关照下的微观剖析。

王荣生教授提到,“按照诗歌的方式去阅读诗歌,按照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小说,按照文学欣赏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1]“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话语风格,如小说的想象诗歌的凝练说明文的准确等等,这是文体自身的价值,更是文体的教学价值。”[2]那么,散文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散文内容的真实性与学生的共情

散文作为作者个人情思的表达,充满了个人色彩和主观情绪。散文文体特征的第一要义应该是真实性。散文的真实性是指表达的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性情。《故都的秋》所写对象“秋”,在中外文学史上已成了反复书写的一个意象,“至今已觉不新鲜”,而郁达夫的秋却与众不同,带上了郁达夫浓郁的个人风格,一幅幅常见的秋景中蕴含着浓郁的主观情感,从而才能翻陈出新,构建首先是属于郁达夫个人的故都的秋。如“說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样淡雅的色彩、疏朗寂寥的意境,超越了日常的世俗的趣味,蕴含丰富的个人审美素养,这当然首先是郁达夫自身古典文化的积淀所致。如果想要深入散文文本内部,就必须仔细涵泳这些极具个人化的叙述中所蕴藏的含蓄美和内在神韵。在理解了作者所呈现的审美境界后,学生要试图获得更丰富的个人化的幽微感受,以引起情感、审美的共鸣,这便是散文真实性的第二层意思:读者感受的真实性。

借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我们梳理散文文本的完整鉴赏过程,应该是这样的:郁达夫(作者)受外在物质环境和内心情感波动等因素(世界1),将个人化的审美情趣隐藏在《故都的秋》(作品)中,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然后学生(读者)在接触《故都的秋》(作品)时必须解码,而解码的钥匙便是学生已有的审美能力和生活经验(世界2),在解码的过程中便产生了多元的富有个性的不同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解码能够提升自己的理解与审美能力,然后再面对下一个文本,周而复始。虽然文学文本都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作者的主观感情,但散文有着不同于其他三种文体的根本区别:小说要求作者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冷静;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所以很难顾及细节描写;戏剧则重在矛盾冲突;只有散文曲径通幽、情思婉转,以最大的可能来书写自我。因此,在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留足够的时间、提供多样的方法、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慢慢体味作品,在涵泳中提升审美。在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过程中,教师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还原作者的世界,而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个人审美感受的培养,旨在丰富学生的世界。

又譬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一段文字的审美境界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理解鉴赏起来是颇具难度的。“扫帚的丝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成为审美对象的,它的特殊性需要放在整体语境中去感受把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刚结束的现代诗单元中,学生分享的木心《从前慢》中的一小节,“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通过选择一个同样清闲寂寥的场景,同样很少人关注的独特的对象“热气”,来引发学生的遐思与想象,从而来感受这一清愁,触类旁通,起到了很好的共情效果。

受知识积淀、生活阅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势必不足。那么面对作品时,学生与文本呈现的审美经验之间便会产生不对等,如《故都的秋》中的以悲凉为美的物哀色彩,对于学生是费解的。那么就需要教师准确了解学情,做好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找出和平常的审美倾向不一致的描写,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从细节的鉴赏步步深入到意境的把控,从而臻于化境。

二.散文结构的灵活性与审美的全面

散文没有固定的章法结构,形式自由,这种形式结构上的开放,为散文内容的丰富博杂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散文的第二特征是结构的自由灵活。因此,对散文的鉴赏,应该是对散文文本全部艺术形式的关注,包括了内容的审美,也包括结构形式带来的审美感受,两方面不可偏废。但是可惜的是,一线教学往往会重内容、轻结构,甚至是漠视散文精致的文本形式。应该说,这样的阅读活动是不完整的,审美过程是有缺憾的。

《故都的秋》全文采用“横式结构”,以蒙太奇的手法从“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来描摹故都之秋,表面看上去画面具有跳跃性,彼此相互独立,但是并置在一起却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流动的整体图景:从残破的小院到落蕊遍地的街道,从衰弱的寒蝉到凄冷的秋雨,最后是淡绿微黄的枣子,画面闪转跳跃,点面兼顾、上下视角,从全方位的感受来营造“清、静、悲凉”的秋意。

在微观层面,具体到每一副画面,也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第一幅画面中,“破屋”“浓茶”“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的秋草”便是意象的拼接,作者没有交代彼此的关联,留下大片的审美空白以待读者自己感受补充。在这一点上,《故都的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强烈的跳跃感中意象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郁达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把意义单一、相对中立的若干意象元素组成意境和谐、脉络分明的有机整体,这样的文章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套箱式的结构形式。套箱式的文本结构非常适合景中景/事中事的文本,每一幅画面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

相较而言,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荷塘月色》,却提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本结构形式:内外同心圆的结构。外形圆:出家门——穿小径——到荷塘——回到家。内形圆:不宁静——寻找宁静——受用宁静——走出宁静/不宁静。这样一种完满圆整的结构形式,是符合《荷塘月色》含蓄内敛的审美感受的。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现实烦忧与困扰,在这种内外统一的圆形结构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通过两篇文本的结构形式的比较,我们发现,散文文本的结构形式与内容情感是难以分割的,甚至有时候是客观上不可分割的。内容与形式原本就没有明显的界限,绝不是二元对立,传统的对结构与形式的二元划分是对文本整体的割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阅读活动应该是关注整体,整体的文本由哪些要素构成,要素与要素之间是怎样的组织关系,这些理应是我们在散文阅读时应该关注的。这才是全面的审美。

散文文体的独特性,造成了散文阅读的复杂性。基于已有的对散文文体的科学研究,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对散文文体的文体特征,从散文内容情感的真实性和结构方式的灵活性两方面着手,应该有助于散文的有效性教学,着重学生审美世界的建构,在情境化的教学中落实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将有着莫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J].2009(10):33-38

[2]刘咏春.让每一篇文本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教育[J].2014(6):62-63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文体特征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把握文体特征,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