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 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2-04-26澳大利亚韩子月

现代企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跨境区块电商

□ 澳大利亚 韩子月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贸易伙伴关系协定》第四次领导人会议通过视频会议举行,宣布该协议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标志着当前世界上经贸规模最大、且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扬帆起航。其成员国人口数目占世界近三成,区域内贸易总额占全球经济总额的27.4%。RCEP的签署不仅会促进区域内贸易便利化和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推动对外贸易零关税,更能完善区域内贸易分工的行成,从而优化产业链和经济结构,使得RCEP其他各国受益于中国消费市场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购买力上升。RCEP协定的实施将降低贸易壁垒,跨境电商从零关税承诺以及跨境物流时效等方面直接获益,届时跨境电商贸易量和自由度将进一步提升。

一、跨境电商行业现状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保持较快速度的上升,在2019年突破十万亿大关,并在2021年达到14.6万亿元(如图)。同时受疫情影响,线上销售以无接触的采购方式满足了大量卖家和买家线上销售和采购习惯的养成,使得出口结构在2020年小幅度上升。自2015年以来,跨境电商的出口比例就占主导地位,庞大的海外市场需求以及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预示着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已经进入成熟增长期。就跨境电商模式而言, B2B电商平台在全球贸易交易量达到82.3%,B2C所占交易量的总比例为16.8%,跨境电商模式也由代购、海淘向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更加注重消费便捷性和售后服务满意度。从市场领域来看,随着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电商平台的不断了解,商品种类从电子产品如手表手机、服饰类商品,到智能产品、汽车配件、运动户外、美容健康产品,成为海外销售最受欢迎的种类,由此可见中国跨境电商的市场领域在不断扩张。

图 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及出口占比变化

二、RCEP带来的机遇

1.竞争力提升。根据RCEP附件中的关税承诺表,协定承诺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税立即减至零、过渡期降至零、部分降税以及例外产品。还有区域原产地累计规则明确自贸伙伴国之间出口产品可使用多个缔约方的中间品,这样降低了原产资格的评判标准,使得关税成本大大降低,价格竞争更具有优势。此外,RCEP的重点提到的鼓励完善跨境电商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例如配套物流服务体系以及海外仓建设等,能够加速中国跨境电商与其他缔约国当地企业、机构、组织深度联动,助力中国跨境电商从传统“中转站”的角色向整条价值链“组织者”的角色转化,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主导权。

2.维护稳定。在部分地区贸易保护盛行的背景下,因为贸易伙伴规则不确定性以及政治外交争端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而RCEP的签订不仅提供了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领域的保护机制,还构建了反倾销、反补贴等救济机制。此外,在后疫情时代,各国在基于成本以及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为了防止断链风险,东盟、日本、韩国等贸易伙伴产业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近岸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边规则关系。这些规则或因素在有效约束成员国非理性行为的同时也为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减少社会、社会、战争等引起的各种纠纷。RCEP在争端调解机制的设置方面还详细规定了专家职能、专家组程序等其他事项,保证我国跨境企业一旦在国际化经营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该体系妥善解决问题并保障企业利益。

3.优势整合。由于RCEP成员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生产比较优势各有不同,产业链条也会呈现低、中、高三种层级来分布。澳洲的核心产业为矿产资源和羊毛,新西兰则主要为鹿茸和奶制品,中国可以从澳洲新西兰进口这些能源和原材料;东盟国家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生产力,中国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这些国家转移。此外,对东盟国家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如纺织产品,以及水果、海鲜等农产品有较高的需求;日本在养老、医疗、清洁能源产业方面都是全球领先的。对于其他成员国来讲,中国制造业规模是全球之首,并且产业链是全球最长最全。同时,2020年中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驱使下,发明专利申请量稳定在149.7万件,同比增长6.9%,较高的创新能力使得中国能够向东盟等国出口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如汽车、化工产品等。因此,RCEP将能够采用优势互补的模式使各国生产分工更加紧密完善,也能够使得产业间的贸易需求更为旺盛。

4.数字化转型。RCEP主张无纸化交易,并允许参与双方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技术,这预示着跨境电商交易将朝着无纸化的方向迈进。不仅如此,在贸易服务中,现存的云计算技术将助力数字平台的建设,提升服务效率,智能客服也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在生产环节,智能生产能够促进装配数字化和物联网数字化;在支付环节,使用区块链技术将跨境结算进一步降低成本;在物流环节,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强化调度能力的目的,预测供需变化的同时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人工智能也能够对跨境电商所储存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来实现精准营销和产品本土化运营。

三、RCEP带来的挑战

1.贸易壁垒依旧存在。作为多边谈判,成员国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禀赋各异,使得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市场准入政策或者投资政策等。从降税时间表来看,最早的东盟—韩国和东盟—中国两个FTA已完成零关税目标,而第三层次的东盟—日本和东盟—澳新FTA直到2026年才能够实现零关税,仅降税的时间跨度就高达16年之久,同时管控和税费政策各不相同。此外,进出口时电子认证普及度等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海关要求,这些关税、消费税等不同的要求将会占压企业运用资金导致成本上升,削弱中国跨境电商的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降低产品配送效率,从而成为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除了通关壁垒,对于中国许多跨境电商而言,RCEP中包含的83条知识产权条款带来的知识壁垒也是给自身造成风险的原因。中小型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低,因此碰到好销售的产品往往会蜂拥而上,而非先研究专利,外观设计等会造成侵权行为的条例。导致有些平台存在低技术含量或者假冒产品,面临被投诉或者下架的风险,这些行为给我国出口电商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给企业乃至国家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本土化难以实现。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会更倾向于本土电商,例如在中国,消费者首选是天猫、京东、拼多多,而非亚马逊。不同国家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差距较大,这种差异性更加剧了外来跨境电商的经营难度。此外,跨境物流的末端配送是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物流配送的差异能力是影响客户体验的关键要素,跨境公司应该着重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但由于物流企业末端配送时间和质量标准不一;本土干线物流企业与末端快递公司信息无法共享,使得我国跨境电商作为卖方难以实时把控物流去向。对于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可通过融资并股的方式来实现两国平台的合作,例如腾讯对东南亚市场发展较好的电商平台Shopee控股比为33.4%,Lazada大部分股权掌握在阿里的手里,二者合计市场份额占东南亚市场的70%。但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如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3.数字技术运用不当。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于此的跨境电商得以迅猛发展,全自动化物流系统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技术在跨境电商中逐步得到运用。但这些技术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跨境支付有两大难以突破的难题,一个是高昂的跨境转账手续费用,另一个是漫长的转账周期。虽然带三方支付在我国近几年开放了很多外汇支付的平台,但第三方支付仍然被局限在国家范围内。第三方收款作为一家连接银行和卖家的中间渠道,积累着巨大的资金,资金风险也大大提升。此外,跨境电商的交易数据是存储在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中,这就给一些处于核心地位的电商篡改数据的机会,从而使得记录电子交易的数据大于实际交易的数据,利用夸大交易量或利润的方式欺骗消费者或政府部门。

4.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商务相关人数为6015万人,到2025年将达到7000万人,这预示着我国未来五年的电商人才缺口达到985万人。RCEP的背景往往预示跨境电商因其繁杂的物流、支付、营销问题需要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掌握国际贸易、商法、金融等多领域。此外,许多FTA的内容和法条不仅复杂还晦涩难懂。大企业有律师、海关官员协助,但多数中小企业很多情况下又难以获得有效的帮助。此外,有些企业嫌麻烦,某些商品经过几个国家需要办各种证件,到个别边远国家就更加繁琐,这就会降低对FTA利用的积极性,因此跨境电商工作具有专业性。但大多数外贸企业则缺乏专业人才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之一。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大贸易国合作提高通关便利水平。我国应该不断地加大海关改革与创新,在贸易国之间主动敞开国门从而吸引更多的贸易往来,以此作为契机来扩大产品出口,使得更多的贸易国认可我国产品。要就跨境电商关税征收以及通关程序等问题加强与成员国之间的沟通,签订双边或者多边的贸易条款协议的同时加强对我国跨境电商的监管,规范跨境电商进出口退税政策等,维护好我国国内电商企业的利益。由于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起步较晚,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例如1997年美国颁布的《全球电子商务和商务纲要》,或积累总结曾经实施政策的经验,例如我国在2008年与其他32个国家签署的AEO互认安排,使得通关速度提升30%。

2.完善知识产权监管增强企业意识。政府部门要加强产权监管并积极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并且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和法律咨询服务。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源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企业要加强学习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为不侵犯他人专利以及保护个人专利而去了解外国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遇到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而实施贸易保护的进口国,可建立工会求助知识产权机构或与国外相关行政和司法部门进行交涉,在证实其提出的知识产权条例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后,积极面对知识壁垒。

3.因地制宜优化物流配送。对于想要国际化的跨境电商而言,小包裹跨境渗透不会成为主流,物流不仅要考虑时效,也要考虑客户感受,海外建仓是本土服务的关键手段。这种方式可以将货物提前发至国外仓库从而实现本地配送和本地销售,这种从仓库直接发货的方式无疑在缩减配送时间的同时提高了买方的体验。因此,中国较大的跨境电商可选择自营的方式,租用或者自建目的国仓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位仓储成本并增强管控力度。而中小型企业如果没有充足资金,可与设立第三方仓配业务的物流公司合作。

4.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安全信任机制。虽然跨境电商的交易方式不断地创新,交易数据有可能造假,但区块链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其原理是所有区块链上的交易都会在授权参与者的账单上被记录,如果对账单修改,所有的副本都会同步,因此这种机制具有强大的保密性和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是将供应链各个环节如商品采购、工厂生产、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串联,实现有“链”可查。这些特点都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实现轻松举证和追责,使得数据更加公开透明,假冒伪劣的产品和虚假交易能够进行根除,并且减少跨境电商的违规操作。

在支付方面,区块链有着明显的去中心化效果,这种特性使得整个交易活动不依靠以及中介机构就建立信用关系,减少交易时的信用成本。其点对点交易和不可篡改性给跨境电商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通过区块链平台,跨境电商可以绕过中间银行,从而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其次,其充分记账的特点以及数字货币一旦支付便不可撤销的特点使得其杜绝了盗刷和资金损失的问题。再其次,其跨过第三方机构,实现点对点支付的特征,保障了实时到账和全天候支付的目的。

5.政企校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相较于传统产业对人才的复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与高校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应注重组建跨境电商专业院系实现培养商务分析型和战略管理型人才的目的,下设科目应包含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方向,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核心课程教师。同时,政府、企业、高校可以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经济形势,建立跨境见习实训基地,共同助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同时为跨境电商的自身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五、结束语

在RCEP背景下,在国家层面应该加强与贸易国的沟通协商,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继续研究数字化领域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不断扩张试点城市和自贸区范围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海外建仓,加强同学校企业合作不断培养跨境电商高端复合型人才。从企业的角度,要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认识,加强国外物流建设的发展实现差异化的同时,更要利用好区块链等现代数字技术助力自身不断壮大发展。

猜你喜欢

跨境区块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读懂区块链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