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 “公民” 联动共建机制解析

2022-04-25龙燕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建联动思政课

龙燕

摘  要:民办高校在思政课的建设上存在自身发展的局限性。通过“公民”联动共建,依托公办院校优质的学科资源、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可以为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新局面。构建思政课“公民”联动共建机制是开展“公民”联动共建思政课必要的理论研究,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公民”联动;共建;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9-0033-0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全面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公民”共建平台,发挥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作用,实现思政课“公民”共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公民”联动共建是指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双方结对子,形成“手拉手”结对关系,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交流学习和互助协作,发挥党建工作联动作用的一种基层党建活动的创新方式。结对共建活动是全面推进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互利共赢中开展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新途径。

一、思政课“公民”共建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水平及教学效果是影响高校及全社会立德树人的重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但是,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建设工作存在较多局限和不足,一直以来与公办院校尤其是全国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水平,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瓶颈之一,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怎样才能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助力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工作?“公民”办共建、大手牵小手的协同育人机制无疑是一剂良方。通过构建思政课“公民”共建的协同机制,可有针对性地引进公办院校尤其是全国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资源,包括金课、优质慕课、优质师资以及科研资源和学习平台,最大限度地补齐民办高校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发展短板,为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以精准帮扶和携同共建为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注入发展和创新的新活力[1]。

思政课“公民”共建遵循“发挥优势,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提高教师素养为核心,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为重点,以高质量学术研究为支撑,以协同共建为平台,发挥示范马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切实、有效、整体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

二、思政课“公民”共建的机制框架

为了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上海市以及教委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署要求下,思政课“公民”共建的“协同发展结对”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前期的校际调研和供需情况汇总、配对,形成了由一家国家重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牵手两到三家民办高校共建思政课的发展模式[2]。

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思政课“公民”共建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共建机制。

(一)工作会商机制

组建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结对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社科部主任担任正、副组长,并指定一位教师具体负责沟通联络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常态化沟通交流,扎实推进共建工作。

(二)教师合作机制

在充分发挥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优势的同时,共建双方支持互相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以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

首先,培养建设骨干,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双向挂职的方式,民办高校可引进国家重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教授作为本校的兼职教授,同时民办高校可以选拔和委派本校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到公办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挂职锻炼,学习重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建设经验,为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管理水平提供人才储备和经验积累。

其次,实行导师制,一对一结对子,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双向自愿选择,由一名教学名师担任导师,带一名青年教师,以一年作为一个学习周期,从课堂教学、理论学习、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对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个性化、专业化培训。

最后,发挥教育教学整体优势,全面开展教师培训,在最大范围内为“公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平台。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与公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起共享优质培训和学习资源,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拓展思路,丰富经验。通过开展“公民”联合集体备课,“公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更加深入地学习理论,交流教学方法和心得,从而营造良好的师师互动氛围。

(三)平台协同机制

建立共建融合协同发展制度,着力促进共建马院思政课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教师培训成果展示的一体化平台。

第一,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学历水平。共建的公办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民办高校优秀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民办高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支持民办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做访问学者,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第二,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内容,结合重大时事和热点问题,参与共建的“公民”办高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逐步形成规范的高质量的课程教案与教学课件,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第三,开展教学示范活动。参与共建的公办院校国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结对的民办高校至少系统讲授一门课程,展示并传授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民办高校要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并进行深入交流,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四)资源共享机制

本着开放办马院的思路,共建双方相互提供包括优质教学资源、学术资源、学科建设资源、课程思政资源、实践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资源,携手推进本单位建设。

首先,共享教学方法,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通过定期举办专题教学论坛,共建双方的思政课教师可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深度研讨和交流,共享思政课建设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

其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公办高校尤其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深厚的课程建设基础,取得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成果。通过“公民”联动共建,民办高校可有更多渠道、更多机会引进优质的思政课慕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全国一流线上课等一系列课程资源,为自身的课程建设提供最前沿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

最后,共享学术资源,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联动共建的“公民”办高校可以不定期地联合举办高层次国内外学术会议,以高质量科研促进本单位上层次上台阶,逐步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度。同时,联动共建的“公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联合申报课题并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公办高校的专家、教授可以为民办高校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提供学术指导,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3]。

三、思政课“公民”共建的案例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公民”共建是上海市“大手牵小手”“公民”协同共建的第一批试点。根据“协议+年度清单”的工作模式,共建双方都量身制定了自己的供需清单以及共建方案。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共建中的民办高职院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并结合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分层次、精准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通过共建平台的协同工作,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在课程开发和建设、师资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已开展一系列工作,并制定了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的活动规划[4]。

(一)“公民”共建,创新课程建设新渠道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质资源,上海东海职业技術学院积极开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思路、挖掘课程建设资源、发展课程师资储备,为进一步推动课程优化设计和科学化建设做好准备。

一方面,让名师走进东海,开新局谱新篇。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4月正式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陆续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名教授开设专题讲座,以专业、正式、高规格的方式正式开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崭新局面。

另一方面,让新思想引领教师,打造专业师资队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教授所带来的专题讲座不仅仅是学生的理论盛宴,也是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充电站。一场专题讲座就是一次理论培训。不仅如此,通过开展联合集体备课,共建双方的思政课教师深入交流,从理论观点的准确把握到教学方法的慎重选择等各个层面细致探讨,为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专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师资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手牵小手,助力教师新成长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赴校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理论进行深入解读,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老师们虚心求教,积极吸收和消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增强了自己的教学自信。教师们充分交流备课后的收获和体会,希望未来能积淀更生动丰富的育人素材,凝练出更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建设力度,引领大学生勇做社会思考者和前行者[5]。

(三)“公民”携手,开创科学研究新局面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一直是制约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结构优化的主要瓶颈。思政课的“公民”联动共建不仅为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建设平台,而且开启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新模式。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客观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课题申报成功率偏低、科研成果稀少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公民”共建平台组织系统的师资培训。华东师范大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从自己的成长过程讲起,分析目前的学术发展规律,从情感的角度鼓励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勇敢尝试,不断自我超越,另一方面从学术规范以及实际操作的环节和细节入手,从能力的角度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

不仅如此,“公民”共建的联动机制还为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带来了更多的科研机会。通过思政课的“公民”联动共建,“公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联合申报课题、协同开展课题研究,让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题和项目的驱动下,边学边做、边做边总结,从理论和实践的双维度实现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6-7]。

(四)勠力同心,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

思政课“公民”共建的联动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民办高校乃至全社会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公民”共建,不仅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资源助力民办高校顺利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现了民办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全覆盖,并且由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教学名师的课堂示范,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也有了整体性提高。

尤其是“教学名师进课堂”和教学展示活动的联动开展,在学、教、评多个维度给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个改革和创新的大好机遇。一方面,通过“教学名师进课堂”让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以近距离实地现场观摩名师教学,立体化地感受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开展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让名校名师进行教学点评,可以帮助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让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在学、教、证的多次循环往复中实现螺旋式上升,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水平[8]。

总之,以“公民”共建来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让大手牵着小手在育人铸魂的伟大事业中共放异彩,这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东风”,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新玲. 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3):68-70.

[2] 刘向军,陆国市. 民办和普通高校德育应携手共同发展——首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座谈会纪要[J]. 思想教育研究,2001(03):47-50.

[3] 司文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22(01):101-105.

[4] 陈晏辉,苏白茹,卢进民.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结对共建——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5):140-143.

[5] 刘晨,范智姝. 新时期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现状與思考[J]. 中外交流,2019(16):24-25.

[6] 张凤秦,高园,龚艳梅.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12):32-34.

[7] 李阳.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8] 夏云峰,杜忠凯,郑惠馨.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9(03):15-16.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共建联动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多展联动:“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基于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
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共建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