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家大院的历史沿革与空间拓展研究

2022-04-23陈英贤

今古文创 2022年15期
关键词:拓展要素

【摘要】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的静升村,是一处建于明清两代,内部包含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晋商院落聚集区。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在建造一座面积如此之大的居民型堡寨聚落区的时候,建造者对于地址的选择、房屋的类型都进行了仔细的考量,也就是通过这些不同方面的思考,才有如今展现在大众眼前的气势恢宏的王家大院。而这样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晋商院落在其成形过程中,每一位筑堡之人都会对其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因素进行思考,因此本文旨在从王家大院筑堡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对王家大院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王家大院;筑堡;沿革;拓展;要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5-0055-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5.017

一、灵石县地理区况位置分析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晉中地区灵石县静升镇。《晋乘蒐略》中提道:“灵石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险要之地。” ①也正因如此,此地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北距省城太原150公里,地处汾河中游,位于晋中和临汾两盆地之间,其东部属太岳山区,西部是吕梁山区,而这之中又有汾河自北向南切割韩信岭,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雀鼠谷”,由此可见,灵石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当地晋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在灵石县也出现了以王氏家族为首的四大家族,分别是静升王家、两渡何家、夏门梁家以及蒜峪陈家。基于此可看出,这些当地晋商大户的崛起与灵石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在这座僻静悠远的灵石县之中有一座优美且灵秀的村镇,即王家大院的所在地静升镇,古名旌善,位于灵石县东北方向15公里处,与介休县相邻,且又在绵山脚下,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胜地。静升镇属于丘陵地带,三面青山环抱,又紧挨汾水水域,因此四季水流源源不绝,并且气候适宜,因此也造就了此地生活气息丰富的景象。明清时期的静升镇已有一条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并且逐渐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九沟八堡十八巷”的民居型堡寨建筑群,而在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建筑都属于王氏家族,不难看出在相应历史时期的王氏家族在灵石县的地位之高以及王家大院的规模之宏大。

二、王家大院建筑沿革

王家大院的修筑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正式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修建是在康熙三年(1664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这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同样在此期间,生活居住在王家大院中的王氏家族也正历经着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

(一)明代——基础院落初成

据史料记载,王家大院最初不过是几处小院落,由元末时期因水灾而搬迁至此的王氏始祖王实建造而成。初居静升,王实只是在村西挖掘了三孔土窑,之后他以佃耕为生,在种地之余还经营豆腐生意,久而久之,积攒一些薄田和积蓄后在村西土窑两侧修建了“值槐”和“拥翠”两座宅院,之后子孙又将其进行扩建。到明朝末年,随着政局动荡不安,且农民起义随处可见,当地许多富商家破人亡。王氏家族成员为了避免受到波及,便在上述两座宅院之后的山梁上修建了凝固堡,俗称“上堡子”。乾隆《平阳府志》中记载到:“静升堡,县东二十里静升村北山上,遇乱避兵一方恃为保障。” ②这里所提到的静升堡,其修筑目的便是为了防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推断出这座静升堡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凝固上堡。除此之外,在明代末期王氏家族子孙在仅有的院落周围建起了一批能够起到防御作用的巷,每一处巷用来分隔不同的院落,在《钟灵巷井楼碑》这篇碑文中记载到:“钟灵巷井楼原自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创修。” ③由此可见,在明朝时期,位于拱秀巷(下文提及)西侧的钟灵巷也初见规模。除此之外,明末的王氏家族还在村西的富足沟建起了里仁巷,以及道左沟即静升村中部(日后视履堡围墙外)建起了拱秀巷。这些巷子的建立也标志着巷与巷之间的院落也在不断地完善。

(二)清康熙年间——大院初具规模

清代时期王氏家族最早进行扩建的是明代所建的凝固上堡,王氏子孙于康熙三年(1664年)在其外围扩建一处巷子,即拥翠巷(又称王家巷),锁瑞巷(日后恒贞堡西侧)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并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扩建拱秀巷义安院,由于上述几处院落修建时间相对较早,因此并没有留下大篇幅的文献记录,但这些沟巷在日后随着王氏家族的发展都有得到重修或扩建。在《捐金修复旧堡碑序》中提道:“静升村西北隅,形势峻巍,风气环聚……者,居民多。堡人久欲修复,力有未逮,康熙……廷,字帝,弼之子也。其母马氏,目击心伤……腹心之地,望汝修复……弥月间,功遂告成。” ④在这段碑文中,提到静升村西北隅,且是旧堡修复,这恰好与王氏15世孙王寅德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遵母遗嘱重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村西之堡,即上文所述的凝固上堡事件相吻合。由此可推断出,这篇碑序所记载的便是凝固上堡在康熙时期被修复的事件。

(三)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大院高度发展

清朝雍正、乾隆时期,也是王家大院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王氏成员又在村东山梁之上建起崇宁和恒贞两个堡子,同时还对凝固上堡进行扩建,这也是现存的人们可以看得到的具有山西地区居住特点的典型堡寨聚落。

1.崇宁堡的建立

崇宁堡建于雍正二年(1724年),为静升村第二大堡,位于凝固堡的西北方向。堡内布局呈“王”字分布。《创建崇宁堡碑记》中记载道:“雍正三年岁在乙巳夷则南吕之月,监生王宪云,王文焕二人*出己资,宰羊治酒,请众会议,亦不过为安身计,非有喜功好大之思。然而众深为*远*,一 二人倡之,数十人应之,众口一词,成称盛事,此堡之所由起也。” ⑤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出的是在雍正初期,王氏家族的成员已有监生头衔,这也为后世部分家族成员去朝廷为官创造了条件;而崇宁堡的修建是由王宪云、王文涣二人主持的。由此,这座在王家古堡中建筑时间最早、面积最大也最为壮观的建筑就此落成,其内部有大小院落108座,房屋960间,足以见得其规模之大。而从碑文记载中也可看出,当时的王氏家族也早已由农转商,并且也通过一些商业途径赚取到了不菲的收入,因此在建立堡寨的决策方面会相较之前而言有更大的话语权。

2.恒贞堡的建立

恒贞堡于乾隆四年开始修建,至乾隆五十八年才彻底完工,居住了王家十四代到二十一代人,由当时的火派子孙进行主持修建,因其堡门为红色故又称红门堡。该堡位于凝固堡的东面,与崇宁堡和凝固堡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占地面积两万五千平方米,八十八座院落中包含房间七百七十六间,是一座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住宅群,并且在这座大型建筑中不同的院落的风格是其内部所居住主人的喜好的直观体现,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而其宅居所位于村东山梁上,整座建筑依山而建,气势规模十分的壮观。建筑从低到高分为四层排列,第一层是底甲,依次为二甲,三甲,顶甲(甲代表以前的居住单位规模),并且建筑讲究东西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与三条横巷在建筑中隐含出一个“王”字,富有极强的观赏力。

3.凝固堡的扩建

凝固堡在上文提到于明末时期便已有雏形,王氏子孙又在其原有基础上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当时王氏子孙进行扩建,即在其外部进行另一个堡的修建,使其看上去是一个堡内有堡的建筑特色,其内堡即明朝时期修建的旧堡,称为上堡子,是沿坡而上的形态特征;新修建的外堡则称为下堡子,數座宅院坐北朝南并且从东道西一字排开,景象极为壮观。

4.拱极堡的建立

在以上这些居住堡寨建成之后,此时的静升村西部除了西沟和部分沿街地段为阎、李、张、荀等姓氏家族占据外,所剩之部已大多成为王氏宅院,因此村西的居住区已略显拥挤。于是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王氏火、土两派子孙:方章、者章、清福、励志、恒志等人以及中枢的内弟郑绍共同出资于村南建立拱极堡,俗称下南堡。据《创建拱极堡碑》记载:“静升村官道南,有平地一段,共十八亩。己巳岁秋……公议筑堡……名曰拱极。对起一壁,外屏井臼,环中无不备矣。癸酉岁工竣告成,画界分区,各据其地……” ⑥在该碑记中可以看出的是,拱极堡的修建模式是共同出资,却又“各自为宅”,这也能体现出王家大院内部成员的居住形态,即每一处院落都是一组单独的家庭,并且建于静升村的南部,此时的王家大院聚落群已遍布静升村的很多角落。

5.和义堡的建立

在拱极堡建立的同时,水派十六世贡生廷璋“延众相商”于村东南购置了七十二亩地,并将其分作五十份,每份有一亩、一亩二不等,每份价银一百三十两左右,廷璋会同族人、亲朋、邻里筑墙建堡,修路凿井,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初六落成静升村第一大堡,取名“和义”,又名东南堡。而关于其筑堡的目的,据《创建和义堡碑记》中记载:“乡有长者,贡生王公讳廷璋,字峨士,每念及此,辄怅然不乐,曰:‘安得一策焉?俾散者聚,则快甚。’于是,踌躇有日,延众相商曰:‘吾积志已久,欲萃诸家于一区,以期日进日亲。但非筑一堡,焉为保障?*则鼠窃易窥,亦非善也。’众曰:‘诺。如无地何?即免求一地,如地主星碎,购之者维艰何?’” ⑦由此也可看出,王廷璋这位王氏家族的长者为了家族也为了静升村的这一方百姓的生活安全,从而才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修筑一座如此大的堡寨。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也有静升村祁氏、杨氏、赵氏等家族成员的参与,“今星处者皆获此屋,而居行见,疏者亲,亲者益亲矣,则千百年之安居,皆公倡议之所赐,同堡数十家并受其福,敢没其德也?复欲使后居此者,共知其德,用是备序始末,乃垂永久。”这段出自《创建和义堡碑记》中的碑文可以体现出在这段时期以王氏家族成员为主导力量的一系列堡寨的修建还处于多姓杂居的一种状态。同时在也能看到当时环境下静升村的居民的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同样这也是王氏家族而后能在山西乃至中国经营产业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精神方面支撑的重要力量来源。

(四)清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大院规模定型

到了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王氏家族已在农、政、商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有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也正因如此,王氏成员在静升村的住宅区也慢慢由聚族而居转变为王姓独居,这也预示着真正的王家大院也将逐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顺天府督粮通判十七世如琨在钟灵巷内扩建怀永图院,俗称小瓮门,是静升村西唯一一座三层建筑,而之后王如琨功成身退回到家乡后也是居住在怀永图院之中。与此同时,十八世的惠、来两兄弟在钟灵巷东也完成了规模宏大的东院、西院的改建工作。嘉庆元年(1796年)家族中的睿峰又将创自康熙乙卯年(1675年)的拱秀巷义安院进行改建。此外,十七世孙王汝聪与在齐鲁经商的弟弟王汝成助家族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成了这座占地一万九千五百七十二平方米,院落三十五座,房屋三百四十二间的视履堡,这也就是现存的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群。

从此之后,灵石县静升村的王姓子孙便居住在这座包含着拥翠、锁瑞、拱秀三巷,崇宁、凝固、恒贞、和义、视履五堡以及多间祠堂的总面积达二十五万平方米的王家大院之中。

三、王氏家族对王家大院建筑影响分析

明代的王氏家族能够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条件下建立起凝固上堡如此规模的堡寨便证明在那时家族已初具商业规模,而如此的资本积累与当时明朝实行的开中法也有关联。开中法要求内地商人将生活物资运送到戍边地区,之后朝廷支付给内地商人盐引,商人可凭这些盐引到指定盐场买盐,并到指定地区进行售卖。《明史》⑧中记载:“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洪武三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商入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盐法边计,相辅而行。”王家也跟随在这次贸易大潮的行列当中,并且也获得了不小的收益。而在这之后,王氏第六世子孙王贤已是乡里富绅,其子王演则是王氏家族中第一位读书人,是一名生员,而后弃儒从商,做起了在边关售卖粮食的生意,适逢土木堡之变的爆发,边关的粮食需求量骤增,因此各地应募筹集京师所需,王演从中获利,这也成了王氏家族由农转商的转折点。隆庆五年(1571年),塞外蒙古俺答部落求和,塞上开始实行“互市”,王氏十一世王新命和十二世王大纪、王大庆等人利用这次机会,投奔霍州皇室朱千聪,并联合村民与族人,北上于长城关口进行贸易,或开典当铺、或售卖京货,奔走于晋京之间⑨,也正因如此,王氏资本得以雄厚起来,也为后来凝固堡的修筑提供了经济基础。

康熙年间扩建凝固上堡的十五世王寅德,品行优良,乐善好施。静升村里专门有一块记录他的善举的碑记,即《王寅德乐施水利碑记》,其中提道:“若吾乡候铨州同王寅德……乐施,见一善则拳心服膺于心,至于村中水利之事……其责奋不顾身。” ⑩从中也可看出王寅德在村中因其美德所拥有的较高地位。

王氏家族十四世子孙王谦受、王谦和、王正居以及王肃等兄弟几人,利用朝廷解除禁止民间养马之令,将马匹运往长城口外进行售卖,又在康熙平定三藩战争中为战士运送马匹而受到朝廷褒奖,从此王氏商业联盟形成。这一事件的发生也标志着王氏家族的商业版图不再单纯是与商人的合作,这为其之后与朝廷以及地方官员的合作也埋下了伏笔;而关于这段时间王家大院的建造也在稳步进行中,同时由于王氏商业联盟的形成,也为日后大院内部由杂居变独居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为日后扩建凝固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雍正、乾隆时期的王氏家族成员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有读书人、商人、大夫也有朝廷为官之人,他们虽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不定期地为乡村修路凿井,或是修建祠堂等等,因此王家在当地村民眼中的地位非常高。王氏十六世孙王廷璋于乾隆十八年为家族修建完成和义堡,书中记载:“它是王廷璋‘以公事为己事’,‘竭志经营’的结果,终于使王贡生‘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愿望成为现实。” ⑪这也可反映出王廷璋对于家族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也正是优良的家族文化才会培养出如此愿意竭心尽力为家族服务的后代。而这座现存的静升村第一大堡——和义堡也才有机会展现在世人眼前。

到了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这一时期的王家大院的修筑内容可以看出大院的规模已逐步定型,在这期间十六世王中极在嘉庆元年(1796年)奉旨参加了千叟宴。时任刑部山东司郎中的十七世王汝聪与在齐鲁经商的弟弟王汝成助族人漕运盐茶,从中获利,于嘉庆元年(1796年)寄回巨款一笔,要求管家用这笔钱在静升村的元朝时期的建筑文庙之后修筑一處建筑,管家当时将这笔钱存入了介休银号,仅用存款的利息,历时十六年修建了高家崖,而在此之后的王氏家族的成员便再已无法复刻前人之辉煌,王家大院的修建历程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

通过对王家大院筑堡历程的描述可以了解到的是,王家大院整体修筑是按照从西到东的方位进行的,布局为西边恒贞堡,东边视履堡,并且按照其西高东低的地势也能分析出,早期建堡的目的含有防御的意图在,随着日后明末动荡时局一过,清朝统治全国,国内一片安定,再次选址也不会再选择地势陡峭之地,反而选择了易于修建,适合居住的平坦之地。

自此,王家大院修建完毕,王氏家族成员以及静升村的居民百姓用了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用他们的勤劳和汗水筑成了这一座座坚不可摧的一方天地。虽然现如今他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并没有像他辉煌时的那么完整,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现存的这些古迹中去感受王家大院中的积善之德,明清时期的晋商文化,从而对关于山西地区的晋商院落的研究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注释:

①(清)康基田:《晋乘蒐略》,卷二十七。

②(清)章廷珪:《平阳府志》,卷七,城池篇。

③④⑤⑥⑦王儒杰、王金钉、王铁喜:《王氏族谱:乾隆庚戌版续编本》,艺文考,第572页,第565页,第566页,第570页,第572页。

⑧《明史》卷八。

⑨《晋商史料全览·晋中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⑩王儒杰、王金钉、王铁喜:《王氏族谱:乾隆庚戌版续编本》,艺文考,第618页。

⑪王儒杰、王金钉、王铁喜:《王氏族谱:乾隆庚戌版续编本》,名位考,第503页。

参考文献:

[1](明)李贤.万安等纂修[M].大明一统志(卷20).

[2](清)康基田.晋乘蒐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3]山西省灵石县志编撰委员会.灵石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

[4]郑孝燮.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古民居“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国宝[J].城市发展研究,1999,(2).

[5]耿彦波.王家大院[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6]唐晋.红门巨宅——王家大院[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7]郑孝时.明清晋商老宅院[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

[8]程光,盖强.晋商十大家族[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9]王儒杰,王金钉,王铁喜.王氏族谱:乾隆庚戌版续编本[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10]张莹.自然因素影响下的王家大院建筑空间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11]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晋中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陈英贤,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明清时期历史地理。

猜你喜欢

拓展要素
基于“七要素”的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4年11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