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反应蛋白及其与前白蛋白比值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

2022-04-21乔元元张晓娟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回顾性比值脑出血

乔元元 张晓娟 陈 涛 王 瑶 王 标 姜 文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 272029)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的相关疾病[1],该病具有进展快、发病急骤、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2]。有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可作为评价心肌梗死、胃肠道瘘、胃癌等急性重症患者预后的指标[3-5],而有关该指标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CRP、PA、CRP/PA等,寻找可预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分析CRP、CRP/PA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54例,其中男101例,女53例;年龄28~89岁,平均年龄(59.16±11.13)岁,其中基底节出血86例,脑叶出血33例,小脑出血7例,脑干出血8例,脑室出血2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性别不限;2)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根据检查可排除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及肿瘤脑卒中等引起的脑出血;3)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指南》诊断标准[6];4)病历资料完整(包括基线资料、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记录和预后资料)。排除标准:1)颅脑外伤、脑肿瘤或脑血管畸形引发的脑出血;2)发病前服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3)住院7天内死亡;4)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异常;5)存在其它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根据患者3个月后是否出现重大残疾(mRS:3~6分)或死亡,将患者分组为重残组(n=70)及对照组(n=84)。本研究已通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伦理审批号:2021C023。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后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血压、体温、入院后24h内血脂、凝血常规、肌钙蛋白、电解质、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肌酐等指标,同时收集患者入院24h内及7d的CRP和PA,并计算其比值。通过电话回访确定患者90d后是否死亡及出现重大残疾。检验血常规+CRP仪器为法国ABX Pentra MS CRP,其中化验血常规方法为贝克曼化学发光法,CRP方法为乳胶比浊法;化验凝血常规仪器:沃芬ACLTOP 700,方法为凝固法;化验生化仪器:罗氏IT3000,方法为比色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验肌钙蛋白仪器:贝克曼DXI800,方法为化学发光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温、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重残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糖、第7天的CRP、PA及CRP/P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n低密度脂蛋白/(mmol·L-1)高密度脂蛋白/(mmol·L-1)甘油三酯/(mmol·L-1)APTT(S)INRFbg/(g·L-1)肌钙蛋白/(ng·ml-1)胆固醇/(mmol·L-1)重残组742.35±0.701.19±0.321.28±0.9328.59±3.881.06±0.823.03±0.850.02(0.010,0.023)3.93±0.84对照组802.45±0.691.29±0.371.13±0.5828.27±3.811.05±0.122.94±0.810.010(0,0.020)4.05±0.86t/Z0.8331.8541.1990.3450.7570.6591.5860.867P0.4060.0660.2330.7310.4500.5120.1130.387

组别n24h CRP/(mg·L-1)24h PA/(mg·L-1)24h CRP/PA7d CRP/(mg·L-1)7d PA/(mg·L-1)7d CRP/PA重残组7411.75(2.95,34.25)214(184.8,237.3)0.052(0.013,0.201)51(25,95.75)221.5(176,266.8)0.303(0.098,0.593)对照组806(1.10,22.00)229.5(204,259)0.021(0.007,0.021)21.09(10.1,48.13)194.5(152.3,244.5)0.093(0.038,0.25)t/Z-2.106-2.202-2.253-4.633-2.466-4.455P0.0350.0280.024<0.0010.006<0.001

2.3 CRP及CRP/PA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7d后CRP/PA预测患者不良临床结局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95%CI(0.627,0.789)],预测临界值为0.212,灵敏度为60.1%,特异度为73.8%;7d后CRP预测患者不良临床结局ROC曲线下面积0.716[95%CI(0.636,0.797)],预测临界值为24.65mg/L,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55%。见图1。

图1 7d后CRP、CRP/PA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临床结局的预测ROC曲线

3 讨论

应激状态下,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升高幅度最大的一种,它是由肝脏细胞合成和分泌,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低,当机体受到创伤和炎症反应的6h,外周血中便开始升高,24~48h即可达到高峰,临床常将其作为机体发生炎症的监测指标[7],也是判断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8]。PA也称转甲状腺素蛋白,分子量5.4万,也是由肝脏细胞产生的时相反应蛋白,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9d,变化较白蛋白更敏感,可以早期快速地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9]。在机体应激状态下,白介素6等炎症介质会下调PA水平,因此PA也被视为一种急性负时相反应蛋白。而CRP水平与应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0],也就意味着CRP/PA比值可能是评估预后更敏感的指标。

国内研究显示,CRP/PA比值能够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值随病情恶化而升高,可早期评估患者预后[11]。徐文鹏[12]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24h及48h的CRP/PA可预测患者伤后病情进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第7天的CRP、CRP/PA值对其预后仍有预测意义,考虑其原因如下: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病程均长,有7d左右脑水肿期,导致应激因素持续时间长;2)因脑出血的患者大多意识状态差,甚至昏迷,咳痰力量差,导致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多,也会使应激因素持续存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并发症发生亦有较大关系。本研究发现,7d后CRP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55%,而CRP/PA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灵敏度为59.5%,特异度为73.8%,单独应用CRP指标特异性差,考虑与该指标受感染、创伤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关,但其灵敏度相对较高,而CRP/PA的特异性相对较高,在临床上可联合应用两个指标,充分发挥两个指标优势,以指导临床治疗。

本研究不足之处:本研究是回顾性分析,而临床上是按需采血化验,不能更精确的收集患者前几天内精确到小时的CRP/PA比值的变化趋势,且研究为单中心,同时样本数少,造成所得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偏低,下步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CRP、CRP/PA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CRP、CRP/PA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临床上可动态监测该指标来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以便及时有效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减少医患纠纷,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有利于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从而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降低患者病死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申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回顾性比值脑出血
回顾性临床研究的特点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太田痣患者1 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1126例儿童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