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背景下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2022-04-20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卓越全科技能

王 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河南 焦作 454100)

乡村教育振兴对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存在着客观诉求,而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以下简称“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是卓越乡村教师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在整个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小学全科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着力推进培养规模结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基地等全流程协同育人”。[1]

一、乡村教育振兴对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存在客观诉求

(一)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需要培养卓越教师

自2014年起,国务院、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要大力培养卓越教师以满足国家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分类推进,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未来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将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2]。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幅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卓越教师[3]。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培养卓越乡村教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教育振兴是前提和基础。要想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庞大,但对于农村教育队伍的建设,各个地域都存在有无法及时补充、结构性缺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公费师范生设岗县的部分乡村中心校和小学教学点的现有教师仅仅能满足小学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要求。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逐步扩大乡村教育公费定向培养规模,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4]。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了《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要重点面向农村教学点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毕业生是卓越乡村教师的重要来源,因此探索构建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农村小学教学实际要求,已经成为地方高师院校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重要路径——全程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要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从师德、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发力[2]。纵观这四个发力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其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中最需要改善的方面。

(一)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首先需要厘清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改革。通过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图1),不难得出结论: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其扎实的知识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提升。其中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实践性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而实践性知识获取只能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累积。[5]

图1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格

因此,提升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质量,就是要强化其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其能力。对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学生而言,实践性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实践教学。因此,开展全程实践教学是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四位一体培养机制指的是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四方协同培养。在全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高校引领人才培养,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及平台支持,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紧密协作,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方协同培养,一方面能够不断优化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让培养出的小学全科教师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农村小学教学实际;另一方面能够让“三导师”制落到实处,使学生感受、体验在未来工作中将会面对的实际教学场景,学生在三方导师——城市小学教师、农村小学教师和学校学科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实践理论学习成果,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切实增强从教的体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是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三)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因——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实践”指的是“实践”与“反思”紧密结合,从“实践”到“反思”,进而继续“实践”,循环往复,以此促进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更好地内化,最终实现其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反思性实践”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前“反思”以厘清专业知识,实践中“反思”以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实践后“反思”以升华融合专业知识。因此,反思性实践是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因。

三、小学全科教师全程实践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

小学全科教师全程实践培养模式也就是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全过程。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焦作师专”)从2016年开始承担河南省农村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提出了实践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一体化,即包含“识岗”“试岗”“顶岗”的“三岗贯通”的小学全科教师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正在实现从“合格”到“卓越”的转变。

(一)“识岗”模块化

“识岗”,即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技能训练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习观摩,着重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意识,促使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学生形成专业认知。

学校针对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学生“本土化”培养的特殊性,制定了4个学期详细的模块化、任务式的实践技能训练计划(表1),对标学科教学基本能力、设计能力和初步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技能,促进学生掌握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应用技能和多学科教学实施能力,进而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形成整体认识,达成“识岗”训练目标,主要以学校微格教室、校内实训基地为实践场所。

表1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模块化“识岗”实践技能训练计划表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模块化“识岗”实践技能训练从新生入学一直持续到教育实习之前,具体包括:通用技能模块(包括教师语言、书写技能和教师礼仪)、专业技能模块(包括信息技术及应用和专项专业技能训练任务)和教学技能模块(包括学科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说课技能和试讲技能以及全科教师专项教学技能训练项目)的全方位、多角度实践技能训练。在每一个实践技能训练任务结束后,学校都将进行统一的考核,考核合格颁发相关的技能考核合格证书,不合格需进行补考。所有技能实践训练任务点都合格后,综合所有综合所有任务点,最终给出教学技能训练综合考核成绩,成绩合格方能参加教育实习。

(二)“试岗”全程化

“试岗”是为了让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学生感知、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真实场景,促使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进一步固化专业知识和了解专业岗位,并能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初步操作而安排的实践教学。

在具体实施上,“试岗”安排在第2、3、4、6等4个学期进行,每学期不少于一周(表2)。“试岗”主要依托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小学,由城市小学一线教师指导学生教育见习进行“试岗”,学校学科教师全程跟踪。通过对小学教学环境感知、师德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专业岗位的过程中全面认识岗位职责,获得从教体验感,进而增强其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学技能实践,把模块化、碎片化的“识岗”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深化职业意识,初步培养职业技能,提升学生专业教学能力;通过班级管理实践,提高学生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2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全科教师全程化“试岗”安排表

全程化“试岗”结束后,由城市小学指导教师和学校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教育见习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确认学生掌握了专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能够上岗的标准要求,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三)“顶岗”岗位化

顶岗实习是旨在让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具体实施上,顶岗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主要依托公费师范生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农村小学。学生的实习岗位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当地农村小学教师全程指导。4周跟岗实习,旨在熟悉小学教学环境,要求学生至少跟、试两个教学岗位;14周定岗实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教学岗位,熟习岗位知识、强化岗位技能,巩固和提升职业技能。

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小学教学环境,不断强化学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固化其教育实践性知识,全面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毕业后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良好过渡,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充分缓解设岗县对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顶岗实习结束之后,由设岗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小学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毕业。

焦作师专历来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教育实践工作,先后制定了《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实训工作管理办法》《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实训教学绩效考评办法》《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实训质量监控办法》等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文件,对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学生实习成绩评价等做出了系统的规范,对教务处、学院、教研室的工作分工进行了明确,使实习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证小学全科教师“三岗贯通”的全程实践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下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成效

焦作师专认真贯彻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以深度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目标,探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以突出实践导向为目标,对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并引导学生将“实践”与“反思”紧密融合,将“反思性实践”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识岗”“试岗”“顶岗”的“三岗贯通”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和考评体系,多层次、全过程对实践教学实施全程监控,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近五年的探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实践教学质量成效显著,专业建设水平、学生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小学教育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项目。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实践教学案例《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被河南省教育厅作为优秀案例推送到教育部。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带动了学校其他小学教育学科专业的提升。2020年,以小学教育专业为牵头专业,涵盖了小学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小学科学教育等8个教育类专业的小学教育专业群被立项为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在2020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大赛中,2018级小学教育(全科教师)4名毕业生与省内本科院校毕业生同台竞技,均获一等奖,其中两人为全省学科第一名。学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不仅达成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卓越培养目标,同时也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

猜你喜欢

卓越全科技能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劳动技能up up!
大作为 走向卓越
秣马厉兵强技能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拼技能,享丰收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卓越之梦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