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汉洛阳地区疫病探究

2022-04-20孙晓豪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洛阳百姓疫病

孙晓豪

(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东汉,都城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疫病的高发区。目前,关于洛阳疫病的研究,基本上被涵盖在汉代疫病的研究当中[1-8]。研究洛阳疫病的仅有《东汉洛阳地区的疫病与信仰》[9]一文,此文分析了洛阳疫病与信仰的关系。学界对东汉洛阳地区疫病的研究有待深入。

一、疫病的历时性分布

东汉洛阳地区的疫病,有明确记载的见表1。

表1 东汉洛阳疫病基本概况

由表1可知,史书明确记载东汉时期洛阳发生8次疫病。另外,东汉还发生7次“大疫”,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应该包括在内。东汉,全国疫病发生33次[2]25-30,洛阳属于疫病高发区。

二、疫病产生原因

洛阳北临黄河,其它三面被崤山、熊耳山、外方山等山包围。伊河洛河及其支流穿山而过,肥沃的土地、有利的地形、便利的交通,为洛阳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西周成王时期,周公在此营建洛邑。自此,洛阳成为中国重要都城。随着洛阳人口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洛阳成为东汉疫病的高发地区之一。疫病传播有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4]168。东汉,洛阳疫病与洛阳的社会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一)卫生管控意识淡薄,为传染源的形成与扩散创造了条件

传染源是疫病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控制或消灭传染源,才能控制疫病的传播。东汉时,人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如,和帝永元六年,洛阳城外“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不得埋掩”[10]1204。安帝元初二年(108),洛阳出现“客死无家属,及棺椁朽败者”[10]222的情况。百姓因家贫,无力承担丧葬费用,而选择草草埋葬,或扔到乱葬岗。除此以外,犯人被处斩后,因种种原因,无人敢收尸。《后汉书·卢植传》载:“宋后家属……不得收葬,疫疠之来,皆由于此。”[10]2117尸体长期暴露荒野,无人安置,会滋生大量病毒,必然影响环境,甚至导致疫病产生。

(二)人口流动大,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西汉时,洛阳就是全国五大商业城池之一。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汉以后,随着丝绸贸易的日益繁荣,商人、使臣、知识分子、僧人交汇洛阳,贸易和学习。除此以外还有太学生流动、官员的调动、少数民族的迁入、军队的调动等,人口大流动,为疫病在洛阳传播提供了条件。

(三)人口密度大,形成大量易感人群,成为疫病迅速传播的重要推手

密集的人口是疫病传播的重要条件之一。东汉时,洛阳人口数据没有明确的记载。王子今推测洛阳人口为19万人左右[15]125,方夏推测洛阳城内有20万人左右,整个洛阳城及附近的县城有50万人左右[16]5-8。洛阳疫病高发与此有一定关系。受疫病影响的多为普通百姓,他们因营养不良等原因,身体抵抗力较差,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为易感人群。加之一些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东汉北方地区多有寒食节的风俗,生食一个月,老少病弱者多会生病,引发疾疫。

三、抗疫措施

疫病的传播会严重影响国家治理、民众生活。东汉统治者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抗疫。如,为灾区送药,减免租税和徭役、开仓赈济等。大疫时,民间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驱疫活动。

(一)遣医送药,积极救治染疫民众

疫病出现后,朝廷会派官吏为疫区灾民遣医送药。桓帝元嘉年间下诏:“京师疾疫,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10]296灵帝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10]334。灵帝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10]342。《后汉书》载,曹褒“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常饘粥,多蒙济活”[10]1205。

(二)减免租税和徭役,保障民众基本生产生活

疫病发生时,朝廷还会减免租税、免除徭役等。永建元年,京师大疫,顺帝下诏:“以疫疠水潦,令人半输今年田租;伤害什四以上,勿收责;不满者,以实除之。”[10]253桓帝延熹九年下诏:“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其灾旱盗贼之郡,勿收租。”[10]317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其免于饥寒之苦,有利于增强其身体免疫力。

(三)赈济灾民、安葬死者

除了给疫区送药和减免租税外,还向百姓发放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这可以稳定百姓情绪。百姓有了食物之后,能够缓解饥饿,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帝时期,“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10]1205。桓帝延熹年间,“遇时疾疫……尚开仓禀给,营救疾者,百姓蒙其济”[10]1284。朝廷也会帮助贫苦百姓安葬亲人,一方面能使活着的人得到心理慰藉,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切断传染源的作用。桓帝建和年间下诏:“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谷如科……家属而贫无以葬者,给直人三千,丧主布三匹。若无亲属,可于官壖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10]179虽然土葬不如火葬,但是总比抛尸荒野好。

(四)举行驱疫活动

百姓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驱疫活动。《后汉书》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10]3127,每年腊月前,朝廷会举行大傩礼,驱逐恶鬼。汉代,人们认为疫病与恶鬼有关。《礼仪志》载:

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皁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黄门令奏曰:“侲子备,请逐疫。”于是中黄门倡,侲子和……东园匠、武士下钉衽,截去牙。太常上太牢奠,太官食监、中黄门、尚食次奠,执事者如礼。太常、大鸿胪传哭如仪。[10]3127-3128

《东京赋》也记载有洛阳城内大傩礼的场面:

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毙。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1)《东京赋》作者张衡,全文见《昭明文选》。

东汉中后期,民间流行端午节时着五彩驱疫:

夏至着五彩, 辟兵, 题曰游光厉鬼, 知其名者无温疾……又永建中, 京师大疫, 云厉鬼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 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 人情愁怖, 复增题之, 冀以脱祸。今家人织新缣, 皆取著后缣绢二寸许系户上, 此其验也。[17]374-375

四、疫病对洛阳地区的社会影响

疫病对洛阳地区的影响如下:

(一)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东汉永和五年(140),全国总人口数为50 610 000人[18]63,洛阳人口为50万左右,占全国总人口大约1%。根据《中国人口史》中东汉人口数表[18]63可以推测出东汉洛阳人口数(表2)。由表2可知,和帝元兴元年之前,洛阳人口逐年增长,这与东汉在战后的恢复和经济发展有关。延光四年,人口少与延光四年冬天洛阳发生的疫病有关。顺帝之后的洛阳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可能与顺帝之后疫病发生次数多有关。疫病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物价上升。如,延熹五年疫灾,导致国库“帑藏空虚”[10]310。

表2 东汉洛阳人口数表

(二)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疫病出现时,朝廷会向疫区派遣大夫,免费为百姓提供汤药等。当受灾面积大、受灾群众多时,朝廷有时也救治不及。疫病肆虐,朝廷又不能给疫病的发生做出合理的解释,随之,道教符箓驱鬼成为百姓抗疫手段之一。道士认为瘟疫是由厉鬼妖邪作祟引起的,强调利用道符、咒语或斋醮等神力杀鬼驱邪, 根除瘟疫[19]83。《典略》载: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通道,其或不愈,则为不通道。[13]264

符水咒术当然不可能根除瘟疫。但是,在面对灾难时,精神的伤害比肉体大。在面对严峻的生态挑战时, 道士发挥自身特长, 创立了信仰主义的应战之策, 取得了“民夷便乐之”的成就[20]232。在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百姓只好求助于这种巫术以求安稳度日[21]944。除了以符水治病外,道士还会为百姓提供食物,并注重提高人的修养,以诚心换取身体健康。道士张鲁“以鬼道教民……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神辄病之”[13]263。太平道在数十余年间发展到数十万人,全国同时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东汉以后,道教成为中国主要宗教之一。

(三)文学风格的转变

东汉末年的多次大疫,使无数人失去了亲人、朋友,不管是贵族阶级还是贫民百姓,都无法幸免。文学家面对疾疫肆虐,必然要将对疾疫灾难的感悟写入文学作品中,这是建安文学独特的疾疫书写的社会背景。[22]139-146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建安七子中徐幹、陈琳、应玚、刘桢等四人几乎同时病逝。曹丕痛切于文友的陨落,曾言:“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13]602曹植的《说疫气》《王仲宣诔》均表达了对友人病逝的哀伤之情。在这场大疫中,不但出现了歌颂友情的文学作品,还有悼夭的作品,如王粲的《伤夭赋》、曹丕的《悼夭赋》、曹植的《慰子赋》和《行女哀辞》。建安文学带有悲情色彩的文学作品在汉末魏晋之际占据了主流,从而影响了魏晋文学风格。

(四)促进了汉代中医学的发展

疫病出现时,中医学家迎难而上,寻找治疗疫病的方法。《伤寒杂病论》载: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时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六十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23]13-14

面对众多亲人和百姓的离世,张仲景刻苦钻研医术,著成《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治疗疫病的专著,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结语

洛阳屡次发生大疫,与洛阳人口密集和流动性强,以及缺乏卫生防疫观念分不开。东汉朝廷和民众采取的疫病防治措施尽管不是很科学,但给后世防疫提供了一些经验。疫病造成洛阳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使作家转向关注现实生活,撰写悲情作品。

猜你喜欢

洛阳百姓疫病
洛阳正大剧院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百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