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路径研究*

2022-04-20王小伟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全民公共服务

王小伟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信息管理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2)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民健身广泛开展,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体育发展战略以来,全民健身越来越受重视。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1]。在此背景下,结合我省实际,为构筑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策略。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一)概念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性服务,为全体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公共服务的主体是政府,服务对象是社会组织和公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向社会提供基本的体育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主体是政府,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主要目标是增强居民体育意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体育服务组成的有机整体[2]。

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到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指导服务、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人群、体育产业、国民体质监测以及相关制度是整个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3]。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服务的必要硬件条件;体育赛事活动是全民参与健身活动的载体;体育指导指为民众健身及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指导的从业人员;体育社会组织指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及协会等;体育人群指全民健身的服务对象,涵盖各级各类人群;体育产业指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等领域的体育产品供给,是全民健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民体质监测指参照体质监测标准对国民进行体质测试,是掌握国民体质的主要途径。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全民性、普遍性、服务性和保障性,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为目的,使全体人民健康素质得到提高,保障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体育健身需求得到满足而建立的服务产品供给体系[2]。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政府供给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服务对象体系。

(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从场地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等政府供给方面,从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等产品体系及服务对象体系等方面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1]。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以国家标准为下限,使用好“身边的场地”“身边的组织”等,发挥基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作用。

二、河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课题组采用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说明如下:

(一)供给方面,场地设施不足,缺乏多样性

目前,居民健身的主要场所依然是社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健身步道占比较高(图1),说明河南省近几年总体规划距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惠全民”的最终目标还存在不小差距。社区免费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场地等非常有限,一定程度削弱了居民的健身热情。近几年虽然有高校开始有意识地面向社会有偿开放部分体育场馆,但开放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锻炼场所的需要[4]。场地设施不足依然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图1 生活区两公里范围内健身设施情况

(二)管理粗放,供需矛盾突出

调查发现,居民对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的满意度不高,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设施种类少、数量少、出现损坏维修不及时等,说明河南省在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粗放,供给不足等问题。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中“重建设、重投入、轻管理、轻效益”现象普遍存在,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这些设施使用情况如何,出现问题能否得到及时的维修,还有多少能用都不是很确定。多数地方存在投入大、废弃率高,重建设、轻使用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供需矛盾长期突出。

(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有待完善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是实现全民健身服务精准化、便捷化,推进全民健身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重要途径[5]。通过访谈相关人员得知,河南省全民健身智慧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赛事、活动、培训、健身指导等网络信息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用不便捷等问题。

(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

调研发现,目前河南省已经有部分场馆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全民健身工程属于公益服务[6],场馆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日常管理与维护也需要一定的维修与维护成本,如果全部由政府管理与维护,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支撑,政府财政压力大,人力资源不足,急需引入市场化机制,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与人手不足等问题。

(五)全民健身人才储备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调查发现,平均每个月超过50%的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运动指导,运动指导人群中体育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医生占比较少,分别为25%、20%和15%,绝大多数选择其他,说明没有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目前基层体育组织大都依靠志愿者自发组织,存在专业性不高、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组织机构不完善等问题。虽然近些年政府出台很多政策文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全民健身工作,但大都停留在 “呼吁、鼓励”等表述上,缺少能落地的配套制度保障,社会各界在政策不明的情况下投入全民健身的比例较小。

通过与专业人士交流发现,体育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虽然各培训机构每年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队伍貌似在逐步壮大,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运动指导的比例很低,社会体育指导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着专业人才资源浪费问题。

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路径

(一)保障供给机制长效性

加强政府规划,满足各类需求。全民健身供给政府是主体,应加强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统筹区域内场地设施状况,保障多样性供给,尽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

实行长效供给机制。政府采购行为中,比较常见的是项目制,比如今年投入多少钱建了多少个场地,购买了多少设施,明年可能就不再有相关的费用,这样就会存在建设部门只管投入建设,不考虑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程建设和维护需要持续性、系统性的管理机制。建议政府每年划拨一部分固定支出,用于日常维护与使用,或者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社会化运营。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供给设施底数不清、管理粗放等问题

利用技术手段,摸清设施底数,提高服务质量。以社区健身器材为例,每年每个社区投放了多少设备,都是什么样的设备,使用情况,损坏设备维修情况管理部门没有详尽的数据。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使用健身路径电子巡检设备。通过架设5G摄像头高清巡查,详细获取各个社区设备投放情况,设施类型及使用情况;通过视频或图像比对,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维护人员上门维修,提高解决问题及时性,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大数据作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做到体育设施底数清、使用情况明晰、投放位置清晰。在后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精准投放,有的放矢,为下一步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解决供需矛盾。

(三)加快全民健身服务智慧化平台建设,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加快全民健身场景建设,提高居民健身兴趣。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顺应潮流,提高全民健身的智慧化服务水平。因此,应加快全民健身场景建设,自动采集群众健身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主动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与建议,不断增强健身场景对群众的吸引力,提升大众健身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加强全民健身数据的采集与应用,促进体医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健身人群的数据统计,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打通医疗、体育监测数据,可以节省资源,避免重复的检查,迅速了解民众基本身体素质状况及健身状况,可为运动专家提供医疗信息,有助于运动处方专家开具运动处方,并进行病情跟踪,建立不同人群身体健康标准,给出普适性意见和健身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大量数据将有助于自动开具运动处方、自动推送运动建议等,大大减轻医疗、运动处方专家的工作量,真正实现体医融合。

利用信息手段,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情况。关于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情况,管理部门通常是出台政策性的文件,鼓励大家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比赛等,但实际上基层组织的效果如何,上报的数据准确性有待商榷。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各地活动组织情况,比如通过网络爬虫抓取各地相关新闻,统计分析后获得各地市相关活动组织的准确情况,有助于管理部门掌握基层管理情况。

(四)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营力度

全民健身工程属于公益服务,可以引进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政府财政压力。也可引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自发性社会组织给予支持。

各类场馆建设可由社会资本介入,第三方建设、运营,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场馆建成后,第三方在一定期限内享有使用权与经营权,到达年限后将公共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软服务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把公共服务业务承包给第三方。比如,在社区开设国民体质监测站,整合医疗机构、体育院校、运动处方专家等资源。政府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相关服务外包给医疗机构和体育院校,硬件设备由政府供给。这种市场化运营方式可以节省政府的财政开支,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和体育院校,提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加速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多方共赢。社区距离群众最近,大部分设施都在社区,因此,打造社区健身服务中心非常必要。由运动康复专家评估,给出运动建议与运动处方,社会体育指导员协助锻炼,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由运动康复专家评估效果,更改运动建议与处方。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社区健身体验点,政府给予一定的场地与政策支持或补贴。采取“个人买单+政府补贴”的形式运营。

(五)用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迫切需要建立管理机制及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健身指导员的积极性。可以尝试在政府购买服务中,要求第三方在运营健身场馆时聘请具有资质的群体担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角色,以解决普通民众科学健身的问题。把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利用起来,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志愿者可以采用“运动银行”的做法,比如志愿者服务时间换取健身时间、健康体检等等。

四、结论

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智慧化平台,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支撑作用,实现全民健身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做好长效跟踪与数据挖掘,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情况。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营力度,加速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用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大幅度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猜你喜欢

十四五全民公共服务
全民·爱·阅读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