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润•共鸣•联想

2022-04-20干光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茶文化

干光辉

摘要:本文在具身认知理论和双减政策的指引下,使学生在茶乡、茶博馆和校园环境的侵润中激发情感认知,在身心体验中实现主体认知唤醒与创作灵感共鸣,以绘画创作的形式表现对茶乡人、景、意的塑造与赞美。通过创新联想,将茶乡景物与茶文创结合,学会审美创意表达,设计龙坞特色文创产品,弘扬优秀地方文化,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具身认知;茶文化;拓展课教学

一、审视:乡村茶文化美术拓展课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外观建设越来越完善,但如何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村文化中的本土美育元素,让美育根植乡村并与时俱进,是美术拓展课教学的重要指向。

【情景描述】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而龙坞以“万担茶乡”著称。但龙坞的孩子对茶文化却知之甚少,对家乡茶文化更是缺少自信。对六1班46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茶叶及茶叶制作了解的不足三分之一(如图1)。

(一)纸上谈兵,少体验实践

同学们虽身在茶乡,但缺少引领,无法将本土茶文化与美术相融。同时,乡村家庭对孩子的美术不太重视,美术基础较薄弱,特别是色彩和创意表现上较欠缺,每班待评率都占四分之一以上。

(二)照本宣科,缺创作空间

美术教材中仅有《茶香四溢》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对茶文化理解浅显,兴趣和参与率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行之有效的理念支撑,学校整体茶文化课程规划薄弱,学生缺乏进一步展示的创作空间。

(三)照样画葫,少设计思维

新课标实施以来,美术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改进,但乡村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作业多模仿,教师无法将课程内容与学生身心专注的参与学习相结合。学生缺乏设计理念,无法将茶文创设计与实际茶乡生活相联系。

二、探索:具身理论下茶文化美术拓展课研究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培養“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以茶文化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茶文化特色课程建设为主线,开设茶乡六韵拓展性课程。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归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同时,美术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美术教学应该结合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生深入到更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实现更深层次的身体参与和具身学习,进一步促进美术能力的发展。

美术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具身认知理论注重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和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环境性,强调身体、心灵与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依托具身理论,深入解读校本教材,结合美术课标,挖掘乡村茶文化资源,从浸润、共鸣、联想三部分进行深入探究。

(一)浸润,具身体验激活身体感知

具身认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身体视为认知的主体,强调人通过“体认”及身体的体验参与活动来感知世界。认知的产生需要大脑、整个身体和环境的共同参与。同学们生活在茶乡,生活体验就是课程资源。教师通过相关教学情境,从茶叶的形与色着手,提升物像识读能力,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去表现感知,并与茶文化有机融合。

1.自然环境浸润,感知茶叶形与色

郁郁葱葱的茶山是美术体验式教学的源头。茶乡孩子在色彩这块比较薄弱,教师就让学生先观察茶树嫩芽变化,通过定期观察、拍照、比较,进行拼贴、拓印等美术教学形式,扩展学生基本认知能力,提高造型和色彩表现力。

(1)色彩渐变,感知茶色

【案例分析】

利用色相环知识让学生了解从黄到紫的色彩渐变和明度变化,以及黄绿、绿蓝、蓝紫间的同类色关系和绿紫色和谐搭配,并根据茶叶变化进行色彩调和练习,画出茶叶的两叶一心色彩渐变图,渐渐学会用丰富而调和的色彩去表现物象。

(2) 拼贴拓印,感知茶形

【案例分析】

在感知茶叶色彩变化的同时,比较茶叶外形与其他叶子的区别,茶叶间外形区别分类,以茶叶拼贴游戏和拓印练习,加深色和形的感知,加强应物创新的能力。

2.人文资源浸润,茶识观展艺体验

学习者个体与环境间的持续交互作用是具身体验强调的重点,为了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利用各种环境活动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经验通过身体发生作用,产生独特的感受、感悟。美术拓展课不能拘泥于课堂,而应该处处留心,放眼整个环境。

(1)茶博学茶,唤醒主体

为了让学生拥有切实的感受,教师抓住去茶叶博物馆的契机,将教学现场搬到茶博馆,让学生在实地实景中具身学习,引导学生调动五感、情绪,激发学生主体认知与探索意识。

西湖龙井茶博物馆是杭州唯一的龙井茶基地,馆校结合,从亲手养、植一棵茶树开始,关注自然与生活、教育的关系,并开设专门针对学生种茶、学茶的网上学习平台。

参观博物馆,聚焦学生感兴趣茶艺作品,在茶博馆问一问、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中开启对茶文化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点来开设茶趣味美术学堂系列活动。

(2)艺术体验,增长茶识

【案例分析】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美术的外延就有多广。让孩子们在茶博浓厚的茶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茶带给我们的文化内涵。

3.校园氛围浸润,茶乡校园有新艺

(1)校本引领,卡通增趣

结合《万担茶乡》《美哉龙坞》校本教材,让学生全面侵润在茶文化教学中。有“茶茶”“茗茗”两位卡通明星(图9),校园设置了“茗星荟”展厅,处处都浸润着茶乡文化。

(2)茶馆品茗,提升审美

学生在“茗星茶馆”教室学习茶艺,还能在此欣赏到年度的茶文化美术作品展和非执笔测试茶艺秀,使学生进入校园后就有强烈的茶文化体验氛围。

(二)共鸣,具身认知激发绘画创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美术的创作过程与身体参与学习的乐趣,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加强身体感觉的融入。共鸣是具身体验下产生的情感认知和创作灵感的共鸣,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对茶乡人、景、意的塑造与赞美。

1.触觉感知,茶人制茶手最美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没有触觉,其他感觉就不可能存在”。加强学生触觉感知体验,使美术学习与绘画创作更具有原动力。

(1)知晓茶事,积累素材

造型能力的培养从日常的观察体验中获得。学农实践课中,学生对周边的炒茶人很感兴趣,总是紧盯着炒茶人的手看,仿佛想把炒茶技艺马上学到手。这每一个手部变化都是制茶的重要一环,也是很好的绘画题材。

(2)制茶再现,能力提档

【案例分析】

画人难画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手部练习,学生造型能力有了提高,教师让同学们了解整个制茶过程,进一步触摸感知,描绘出采茶、晒青、凉青、摇青等制茶过程。

2.味嗅觉感知,闻香识茶画诗意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听觉、味觉、嗅觉等身体感知与艺术融通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茶文化学习中去。

(1)闻香画茶,贯穿通感渠道

【案例分析】

闻着淡雅的茶香,教师将炒制好的新茶放入杯中,观察一片片茶叶在水杯中翩翩起舞,叶片慢慢撑大,叶色在水中越发的绿了,飘着桂花香的新茶更是让人难以忘。

(2)品茶咏诗,挖掘艺术素养

【案例分析】

早春,闻着茶香,吮一口春茶,听着优美的诗句,只为留住这一抹杭州独有的诗情茶意。诗画相互补充、互相浸润,画作使学生想表达的诗意更加形象化,诗文则补益画中的“味道”,诗画兼容,其意无穷。

3.视觉感知,变化茶乡景色美

绘画艺术是视觉的艺术,教师运用视频、图像和实地考察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视觉感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1)忆旧绘新,培育美术自信

过去的茶乡已成为视觉记忆,新的茶乡日新月异。学生看到了这两年龙坞的变化:新校园的建成,周边茶楼林立,从脏乱无序到风景优美,通过情境强烈对比使学生在造型上更丰富、色彩上更明快,在绘画创作上也更自信。

【案例分析】生活的美好是对比出来的。孩子们用绘画语言去表现茶乡地貌风情,并自行绘制了一张景点图,用自己的视角去关注变化中的茶乡的一隅,切身感知到现在的美好生活。

(2)感知创想,形成创作共鸣

孩子們是未来茶乡的建设者,未来的茶乡又会是怎样的呢?学校进行了年度“梦想茶镇”绘画比赛,孩子们对茶乡未来又有了新的展望:未来采茶机器人、茶树上的梦想小屋、大茶壶造型的观光游览飞行器……

孩子们在茶乡现有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生动的画面是具身认知与绘画创作产生的共鸣。

(三)联想,具身认知生成文创作品

美术的精髓在于创新。具身认知是在身体和心智统一的基础上来认识世界,学生身体的直接参与,身心更为专注,更易激发出创新思维。融入“具身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实践能力、体验能力、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感知中学习,在练习中思考,在联想中创新。教师通过联想教学,与茶包、茶卡、茶杯等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使茶文化精神得以升华。

1.童饰茶包——形意联想巧结合

在具身理论下的茶文创产品设计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对茶楼、茶花、茶村河边小船以及茶村的一草一木感知后,与茶文创产品的特点相结合而生成的创意作品。

传统的茶包主要是填装茶叶的袋体上连接一根棉线,并在棉线的末端设有一张标签纸,统一而单板。教师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从袋体和标签上进行创新。改变方正的茶包印象,结合杯身,设计制作创意茶包。袋体要浸入水中,主要以方形和三角造型为主,而标签的变化却非常丰富。

(1)茶楼茶包,标新立异

教师通过周边茶楼照片和师生写生作品欣赏,将特色茶楼建筑联想到茶包的设计中,抓住江南建筑顶部特色,设计出一系列带有茶乡特色的茶楼建筑茶包。这是学生具身认知下身心合一的联想设计创作。

(2)寓意茶包,未来可期

【案例分析】

学生将茶乡的一物一景联想到茶包设计中,并赋予美好寓意。教师进行层级梯度式学习引导,通过欣赏回忆、思维联想碰撞连接,从写生稿到设计稿,再进行制作,打破固定思维,让设计融入生活。

2.童制茶卡——实景联想妙沟通

学生们身处茶乡,对茶乡的山山水水非常了解。根据美术教材内容,以卡片设计的形式,展示乡村的茶色生香。

(1)茶文化卡,景色再现

四下教材《茶香四溢》一课中要求制作一张茶文化卡,茶文化卡是介绍茶乡的一张金名片。教师将龙坞龙井茶特有的色、香、味和龙坞的山山水水相结合,并抓住茶乡的著名雕塑作品“大茶壶”进行拼贴组合,将龙坞的茶色风光一览无余。

(2)新春茶卡,邀请品茗

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未来的茶叶经销商、茶楼经营者,新茶上市,给自家的茶楼设计一张新茶品茗邀请卡,画出茶楼特点、周边环境,点出茶叶特色,吸引爱茶人士前来品茗。

3.童变茶具——情境联想优迭代

具身认知理论的特点是身心合一。茶乡的孩子从小就围绕着“大茶壶”玩,“大茶壶”是著名景点,也是孩子们对茶具的最初印象。

这两年龙坞发生变化大,“大茶壶”周边商街众多、茶楼林立,茶的品种更丰富了,奶茶、果茶都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时代的发展要求茶具有丰富的变化。

(1)杯身图案,展现茶乡

茶杯造型与杯体图案是杯子设计的两大要素。将茶乡特色景区表现在瓷杯的图案设计上,茶乡景色的丰富纵深感与茶杯的圆形形成整体。

(2)龙坞元素,特色茶杯

【案例分析】

设计的源泉就是生活,美观实用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杯是学生对周围情境产生的联想设计。学生在具身认知视域下激活大脑,将杯与景融为一体。

三、展望:具身理论下茶文化美术拓展课探究思索

(一)深入拓展茶文化空间

在双减政策下,学生有了亲近茶乡的时间,在具身理论的指引下,主动参与,自主思考,后期将进一步挖掘龙坞地方特色,将龙坞彩灯、龙坞香包与茶文化结合,将设计从平面走向立体,丰富和创意茶文化产品,进一步拓展茶文化空间。

(二)创研茶文化评价体系

作为“茶文化创研基地”,在开展茶文化课程内容的同时逐步形成茶文化评价体系:具身认知理念下学生个体的实践参与度、线上线下作品展示欣赏、师生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优秀作品印刷成册等,生成全面的茶文化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究。

(三)弘扬优秀民间地方文化

具身理论重视每个个体的身心参与,校园形成的茶文化特色,不断丰富茶文化拓展课程内容资源,从新生抓起,覆盖全校师生,推进龙坞茶文化与校园综合拓展课程相融,使“万担茶乡”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9).

[2]杨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的身体问题——五论进化、发展与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4(1).

[3]金伟民.具身认知视野下学校美术教育的观察与思考[J]. 中国美术教育,2015(2). 责任编辑 蓝光.

[4]李星.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 2016,5(4).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用语言学下茶文化英语翻译对策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同步行为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
具身认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