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以民谣为资源幼儿游戏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2-04-20罗翔文孙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罗翔文 孙静

摘要:在我国,学前儿童民谣诵唱教育属于亟待开发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备受关注的双重背景下,儿童民谣从隐匿状态走进学前教育研究视野。在研究进程中,幼儿民谣资源收集难,类型杂,使得在幼儿园实践中存在一定阻碍。但与此同时,民谣具有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应成为幼儿游戏课程中的重要资源。因此,本文选择开展以民谣为资源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策略研究,意在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也使民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幼儿民谣;游戏课程;幼儿民谣游戏课程

民谣,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以方言来表达的地方性歌谣,是历经岁月沉淀流传下来的民间瑰宝。民谣艺术活动开展较为灵活,具有一定的动态化特点,能够实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多向性互动,而这恰与游戏化课程特点及其相似。将两者结合,建构以民谣为资源的幼儿游戏课程,将更大程度上发挥民谣的功能,体现幼儿游戏课程的优越性。因而,下文将具体对建构与实施有创新、有价值的幼儿民谣游戏课程作以阐述。

一、幼儿民谣游戏课程的实施原则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民谣传统艺术特点,制定相对应原则,并将原则贯彻于幼儿民谣选材和课程开展中。

(一)主体性

在民谣选材中,应以幼儿为本选择民谣,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应选择适合幼儿且幼儿感兴趣的民谣;在民谣游戏课程开展中,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民谣游戏课程中。幼儿园在开发利用民谣时,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主体性原则。

(二)科学性

民谣游戏课程实施中,要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观”理论。幼儿民谣的资料搜集与编选,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在课程开展中,注重方法和方式,且应循序渐进。

(三)创新性

在选材中,要发挥创新性,可以通过创编的方式使得内容更符合幼儿年龄且颇有趣味性;在课程实施中,可以创新游戏课程的开展方式等,引发幼儿对民谣的兴趣。

(四)趣味性

趣味性原则即“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民谣的选材上注重有趣,且在课程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更有乐趣,且实现幼儿情感领域目标。

(五)整合性

以资源整合观创新性开发民谣资源,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在课程中,保证幼儿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并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实施,以促进幼儿发展。

二、幼儿民谣游戏课程的选材策略

(一)适宜性 注意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民谣,以对幼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小班幼儿乐意与同伴交往,模仿性强,宜选择易操作且趣味性强的小型民谣,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且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2、中班幼儿思维具有独特性,活动量大但合作性较差,宜选择合作性强的民谣,通过民谣诵唱中动作编排,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3、大班幼儿应选择自主性强,活动量大,可选择规则性、竞赛性、合作性为主的民谣。

(二)多样性 《指南》提出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满足其不同需求。因此,注意民谣量的积累,并对其进行主题分类。 收集整理不同年龄段适合儿童诵唱的各类民谣,如游戏类,传统文化类,益智类,拗口令类等类型化民谣,以此丰富民谣诵唱游戏课程的课程资源。

三、幼儿民谣游戏课程的组织策略

(一)情境创设

将民谣置于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的多向互动方式,使得幼儿对民谣产生兴趣;

(二)欣赏民谣

通过媒体的方式,教师进行有选择、有创新的,为幼儿展示各类幼儿民谣,使得幼儿有机会欣赏民谣作品,了解民谣文化;

(三)幼儿游戏

幼儿在情景中,自发进行动作表演,并进行诵唱,开展创新性游戏活动,以促进幼儿语言、健康领域发展,并通过活动展示和创编等方式,创造幼儿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幼儿民谣游戏课程的教学策略

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民谣游戏课程在幼儿园的实施过程中,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使用的教学策略要将民谣游戏课程融入幼儿一日生活。

(一)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谣游戏

将主题相关的幼儿经验融合,或根据幼儿在主题活动的兴趣点和活动表现,与所选取的幼儿民谣内容结合動态生成主题活动;

(二)在过渡环节中融入民谣游戏

在合适的过渡环节开展民谣游戏,使得幼儿对民谣产生兴趣,并避免浪费时间。例如,幼儿等待乘坐校车时,教师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民谣,请孩子们一起做“手指操”等游戏。

(三)在环境创设中设计隐性课题

环境创设中包括:主题墙、环境布置、家园联系栏、区域材料投放等,以丰富幼儿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游戏的设计模式,设计与民谣相关板块。促进幼儿民族认同感、早期文学语言、身体动作、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并促进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中“民谣”的传承。

综上所述,以民谣为资源建构的幼儿游戏课程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幼儿民族认同感、早期文学语言、身体动作、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发展,能够让幼儿多领域接触本土文化,深化幼儿热爱家乡等社会性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并使民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弘扬,为国内民谣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朱轶琳.广西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地方性儿童民谣的课程研究.音乐时空,2016年04期.

[2]何珍.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3]薛梅.浅谈在学前教育中引入民间传统游戏的方法与策略.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07期.

[4]陈俊君.幼儿园开发利用民谣教育价值的个案分析——以丽水民谣的开发利用为例.丽水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备注:此文为西安文理学院2021年省级大创项目:项目名称:《可达鸭学前民谣诵唱工作坊》项目编号:S20211108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