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远现场”与“镜头失焦”:慢直播中新闻真实的再思考

2022-04-20陈汀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2期

陈汀芷

摘要:慢直播作为一种长时段、低剪辑、全记录、强交互的监控式直播类型,已成为网络直播行业的新兴趋势,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全新选择。而在有关新闻真实性的实现方面,在慢直播带领用户浸入“遥远现场”的同时也须警惕强交互性所引发的“镜头失焦”的风险,因此妥善选取镜头、打造辅助报道矩阵以及建立信任关系可作为慢直播中优化实现新闻真实性的三条路径。

关键词:慢直播;新闻真实;云监工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已达到了10.11亿,其中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占總规模的63.1%。

2020年初,武汉紧急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医院建造期间,央视频运用5G技术,采取“慢直播”的形式向网友实时展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度,高峰时吸引到57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成为年度现象级直播。自此,“慢直播”这一新兴直播生态不仅成为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也逐渐走入学界的研究视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新闻产品的全新尝试,与传统新闻产品相比,慢直播能否达到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受众通过慢直播所提供的“镜头”是否窥探到了“真实”,在慢直播中该如何更好地实现新闻真实,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慢直播的缘起、实践与定义

慢直播的诞生由来已久。从1927年昆士兰大学物理教授托马斯·帕内尔的“沥青滴漏”慢直播实验,到挪威广播公司(NRK)于2009年制作的慢直播节目《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欧美国家最早开展有关慢直播的实验性探索与影视领域应用。而国内有关慢直播这一形式的运用则起于2013年。熊猫频道(iPanda)设立于2013年,由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和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双方合作开办。

在2016年,慢直播也逐渐被应用到新闻资讯领域。央视新闻推出针对春晚后台的一系列直播,揭秘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后台生活,令春晚这一年一度的“神秘”盛会得以“祛魅”,给予受众不同以往的观看体验。2017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又推出“两会”主题的系列直播《两会云镜头》。此后,央视也接连推出不同主题的大型直播节目,例如《中国此时此刻》《特殊机位看阅兵》等。直到2019年,央视打造的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上线,开始探索实现实时直播的常态化,相继推出了《珠峰十二时辰》等系列慢直播,在全网引起热烈反响。

除央视频以外,国内各新媒体平台也趁热打铁,纷纷投入到慢直播的新闻实践之中。长城新媒体在冀云客户端独家上线为期60天的“雪如意”建设实况慢直播,从2020年10月19日起面向全网全天候展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建设实况。2021年中秋节,新疆网联合深圳新闻网、海南日报客户端、广州日报客户端等9家媒体,在北京、乌鲁木齐、海口、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共同推出5G“云赏月”慢直播活动,实现新媒体时代的“天涯共此时”。

顾名思义,慢直播区别于以往常见的直播的核心要点就在于“慢”。这里的“慢”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直播节奏缓慢,其二指直播时长较长。慢直播摒弃了复杂的运镜切换与后期剪辑,不设置主播或解说字幕,只采用固定机位的原生态画面,力求最大幅度地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为受众提供一种自主观察、思考、互动的渠道。总结慢直播的种种特点,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长时段、低剪辑、全记录、强交互的监控式直播类型。

二、新闻真实性在慢直播中的实现与遮蔽

5G+4K等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让慢直播得以广泛铺开实践,同时也丰富了新闻业态。然而,新闻的真实本质上是事实的真实,事实才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

(一)连接与弥合:新闻真实在慢直播中的实现

1.还原事件:连接受众与未经加工的“遥远现场”

新闻真实性在实现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制约。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揭示出媒介世界的有限性特征,即媒介在对外部世界进行报道时并非是镜子式地再现现实环境,而是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并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再向人们提示环境。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精心排版的图文和复杂剪辑的音视频,经过层层把关筛选之后再将新闻产品呈现给受众。而慢直播则无主播、无字幕、无剪辑,只提供固定机位的原生态画面,使镜头或屏幕成为一扇窗户,用以连接现场与观看地。受众浸入的是一种真实的“遥远现场”,而非某种经过挑选与加工过的虚假场景。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慢直播在还原事件现场方面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画面真实”或说“再现真实”。

2.重叠共识:弥合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割裂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受众的认同,受众相信的新闻就会被认为是真实的,因此受众的主观性事实上成为新闻真实的一种标准,即便它不该成为标准。换言之,新闻报道不仅要真实,还要让受众信服,使舆论能够凝聚共识。按照“媒介补偿论”的观点,直播的出现是对既往媒介“差时性”和“弱可视性”、“弱交互性”的弥补。而慢直播去除了主播与具有引导性的镜头切换,将对信息的选择和解读权充分地交给弹幕评论,在传统直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受众之间的交互性,为受众提供了不受干扰的交流空间。例如在“两神山”医院的建设慢直播中,网友们出于对事态的现状的担忧与关切,自发聚集到直播间,在弹幕评论里寻求认同,随后拥有了一个临时性的共同体身份——“云监工”。这让各自隔离在家的网友,通过慢直播重新拉近了个体与个体,乃至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情感距离,形成独特而珍贵的集体记忆,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恐慌与焦虑。

(二)限制与失焦:新闻真实在慢直播中的遮蔽

1.隐形把关:不易察觉的议程设置

如前所述,慢直播中传播者的把关身份在弱化,信息的选择和解读权被充分地移交给了用户。但弱化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把关人隐身在原生态画面之后,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实现议程设置,例如慢直播的直播主题、直播对象以及镜头画面角度的选择权依然握在传播者手中。即是说,慢直播所提供的原生态画面更易使用户相信“眼见为实”,倘若传播者在慢直播中掺杂自身意图,则更潜移默化而难以察觉,其报道内容与新闻真实性也随之背道而驰,值得警惕。

2.画面限制:浅层信息引发“内爆”

虽然多数新媒体平台往往会设置多个机位角度进行慢直播,但镜头画面所能展现的物理范围始终有限。由于缺乏主播解说,用户在观看慢直播时目光仅能停留在画面表层,不能洞悉直播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信息与联系。假如某场慢直播的画面信息本身就足够复杂且在过程中仍在不断变更,用户短时间内需要处理的信息大幅增加,以至于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或将引发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所预言的“内向的爆炸”,成为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单向度的人”。或许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当下慢直播常常被应用在风景观光的主题中,例如央视频联合中国电信推出的“湖北五大景区”、武汉大学“云赏樱”等慢直播。这类主题的直播画面以风景为主,用户需要自主处理的信息相对较少且处理难度低,降低了慢直播的观看门槛,避免“内爆”。但这也大致框定了慢直播的选题范围,意味着慢直播无法很好地胜任复杂新闻事件的传播载体,对新闻真实的展现程度有限。

3.镜头失焦:符号化解读消解人的价值

正因为信息的选择和解读权被下放至用户,慢直播中真正的信息也许并非直播画面,而是弹幕评论区中网友自发交互、评论、科普形成的信息场。“两神山”医院建设直播中,“云监工”们为施工现场各种建筑体、设备命名,如将小型叉车叫做“叉酱”,水泥罐车叫“送灰宗”,病房叫“白居易”等。但也不禁引人深思,网民为“叉酱”打榜应援的行为或仅停留在视觉符号的层面,更多的是一种在网络亚文化逻辑之下对网络迷因的追捧。真正值得大众关注的并非“叉酱”、“送灰宗”等符号,而是日夜奋斗在施工现场的众多建设者。网民在慢直播中掀起一场符号化的网络狂欢,不仅带来严肃新闻娱乐化的隐忧,同时也在无形中消解了人的价值,遮蔽了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真实。

三、慢直播中新闻真实性实现的再探讨

不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保障新闻的真实性都是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的首要前提与核心要求。

(一)镜头的选择:真实报道的基石

在慢直播新闻报道中,镜头是信息传播的第一语言,因此直播发起者做出的有关镜头的选择对能否实现新闻真实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其中包括镜头所要传播的事件(直播主题)、镜头所对准的具体的人或事物(直播对象)、镜头所要展现的角度与范围大小(直播画面),镜头预备开启的时间(直播时长)等。倘若直播主题选择不当,則很难吸引受众进入直播间;倘若直播对象与直播画面选取不当,则有碍于受众对事件的整体性理解;倘若直播时长过短,一方面达不到“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会打断受众的观看思路,给人以突兀、戛然而止的感觉;倘若直播时长过长,则需考虑直播成本与效益是否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此外,在进行慢直播时,可以增设多个角度的机位,以供受众自主选择,改善相对单调的观看体验。例如,中央电视台在建国70周年阅兵大典前夕开启了长达70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栏目由90多个机位、30多个特殊视角无人值守机位实时播报阅兵大典的前前后后,用户可以自由切换任意机位进行观看,全方面感受阅兵大典的盛况。

(二)对话的深入:理解真实的促成

新媒体时代,技术赋权使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也能便捷地参与到新闻生产活动中来,原本仅由职业新闻媒体垄断的新闻传播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门槛不断降低,多元化的大众新闻传播主体得以进入场域,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不同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传播场域中进行对话与博弈,共同构筑新闻真实。慢直播的直播间里通常配备有弹幕互动区,用户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关于直播画面与内容的看法。如在长城新媒体推出的“雪如意”建造慢直播中,有用户评论道:“前两年去的时候这里还是泥土。”这是对直播画面的一种自发性补充,同时也是在与直播间其他用户以及直播发起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也不应是单向的,直播发起者在策划直播间时应配备有该直播事件相应的专题报道,综合运用传统图文、短视频、H5、VR等方式,为慢直播打造详尽的辅助报道矩阵,积极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失焦的镜头”重新“对焦”,避免与受众之间的对话失真及理解错位。在相应报道矩阵的辅助之下,慢直播的主题也就能向背景更为复杂、富含思想深度的新闻事件拓展,而不仅仅局限于风景观光等信息密度较低的画面主题。

(三)形象的建立:相信真实的延续

由于慢直播的实践需要一定的专业设备支撑,在直播某些特殊现场时还需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与配合(例如“两神山”医院施工地、“雪如意”施工地等),因此慢直播的发起方还是以专业新闻媒体为主。故而慢直播要想取得长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势必要实现“信任的真实”,这种信任本质上是收受主体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如果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不能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那么慢直播的报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建立信任关系的核心一点就在于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新闻本位,坚持“内容为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在日积月累中获得受众的信赖。这既能加深双向对话,也能实现相信真实的延续,最终完成新闻真实的最后一块拼图。

四、结语

慢直播的出现形成了对“泛娱乐”“快直播”的补充,也形成了对新闻碎片化传播的补充。“两神山”医院建设直播成为“爆款”,固然有其难以复制的偶然性与时代性,但从“云监工‘雪如意’”到“云赏月”,作为新报道形式的慢直播,正在逐渐寻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慢直播为用户提供了触达新闻事件现场的“窗口”,但也暗含用户关注重点“失焦”的风险。强交互性是一把“双刃剑”,画面真实不等同于新闻真实,慢直播中新闻真实的实现不仅需要传播者的适度引导,也有赖于受众的理性解读。

参考文献:

[1]杨继红.慢直播传播特征:场景介入+用户卷入[J].中国记者,2021(01):74-79.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73-81.

[3]唐绪军,黄楚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2(202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220-222.

[4]杨保军.论新媒介环境中新闻报道真实的实现[J].编辑之友,2017(0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