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多文本读写活动

2022-04-20闫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2期

闫贞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相对于传统的单文本阅读教学,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进行的“多文本读写结合”,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子课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本课题组认为,“多文本读写结合”的核心理念,有以下三点:

一、议题为先

西南大学的于泽元教授给“多文本阅读教学”下的定义是:“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由此可知,多文本阅读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议题、文本和集体建构,分别对应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议题为先,就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先把议题确定出来,以此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议题应富于以下特质:讨论性、包容性、延展性、激励创新。多文本读写活动的议题,需要老师们在充分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小练笔及习作要求,反复讨论确定下来。

二、形式为重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黑格尔也特别强调了写作形式的重要性。

形式为重,就是在多文本读写课堂中,教师要淡化内容要求,强化形式指导,利用多种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结构、描写、情绪这三个维度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

破解了文本的“形式”密码,我们就拿到了写作的金钥匙。

三、读思写结合

“读别人的书,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思想,学写自己的华章。”由此可知,读、思、写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丁有宽说:“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抓住“理解”这个关键词,就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共生。

读思写结合,就是在多文本读写课堂中,贯彻针对性、指导性和共时性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注重对学生求异、分析、综合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系统化和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获得文体规则的图式,并学以致用。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多文本读写活动,其实施策略为:

一、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是: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我们要严格执行课标要求,做到“只种自己的田,不抢别人的饭”。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样,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作文即做人,我手写我心。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丁有宽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中指出:“抓住读写的对应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吴忠豪在《小语教学专题案例透析》中指出:“语文课利用课文情境设计口头、书面表达练习,增加学生表达实践的机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弥补课程结构上的不足。”

二、确定议题,精选多文本阅读材料

以课本上的语文要素、小练笔为导向,教研组讨论确定议题。围绕议题,从《多文本阅读实验教材》中精选阅读材料,每个议题对应三篇左右文章。老师们分工撰写多文本读写实验课教案。

三、以教师为主导,贯彻三大原则

三大原则为:读写的针对性、共时性和指导性。

读写的针对性:作文要写什么,就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文体规则的图式,为写作活动打好基础。

读写的共时性:读了就写,读了就用,读写的过程做到“短平快”,力求及时地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

读写的指导性:教师要全程参与读与写的过程,结合学生的阅读成果指导写作,共同探究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

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写、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先读后写,读中学写,教师全程参与读写过程,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语言,及时迁移,进行仿写。

四、强化形式指导,搭建三个维度

三个维度:

1.结构:连续、递进、对比、先总后分(或相反)、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开头五法、结尾五法……

2.描写: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环境、场面、植物、动物……

3.情感:高兴、紧张、害怕、感动、愤怒、得意、痛苦、厌恶……

课堂上,教师要淡化内容要求,直接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强化形式指导,通过表格、关键词、思维导图等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训练学生的结构意识、遣词造句和情感张力,指导写好作文片段。

以三篇实验课为例:

《寓言中的对比》主题是“对比结构”。教师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处理了《麻雀的评论》《猪爸爸赚力气》《磨刀与砍柴》三篇寓言故事,使学生学会了“找对比、悟道理”的学习方法,并尝试运用对比续写了一个寓言故事。

《不同作家笔下的守财奴》主题是“人物描写”。整节课采用“扶——半扶——放”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了《两茎灯草》|《欧也妮 葛朗台》《死魂灵》三个文学片段,了解了“外貌、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练写了一个片段。

《亲情之泪》一课,主題是“动人的亲情”。整节课采用“鉴赏加仿写”的方式,指导学生粗读了《一碗馄饨》全文,精读了《我的油布伞》《笨小孩》中的片段,通过对比阅读,感受相似场景的不同写法,为学生仿写搭梯建台。

五、开展校本研修,打造高效课堂

本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教学研磨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观摩、自修反思、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化多文本读写意识,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成长。

行路致远,更待繁花满树,愿多文本读写之花开满校园,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文系2020 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多文本阅读的小学中年级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dwbyd200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