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思想研究新视域

2022-04-19张浩然

经济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 要: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价值和颇为殷实的实践价值,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以及思想质料。通常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常以列宁提出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维度进行划分。但随着对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发现其人类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研究意义。故本文立足于《人类学笔记》思想,以人类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试析马克思晚年将研究视域转为人类学理论研究的原因,分析马克思转向于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对于原始文本考察具有丰富的学术意义,同时也能够对于我国现当代社会发展建设提供颇有裨益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类学笔记》 东方社会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6.3;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4-235-02

一、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理路厘析

(一)马克思人类学涵义阐述

当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常以列宁提出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维度进行划分,但随着对马克思手稿及文本的深入挖掘,发现仍以近代欧洲社会发展为维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解与研究,已不足以囊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深度。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思想研究,从文献文本出发,驻于原文,正本溯源,以求全面认识马克思思想的理论框架,探究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发展致思理路,从而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试谈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应当知其内涵与来源。人类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意为研究人的学科,由德国哲学家亨德首次提出。[1]而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则与以往人类学家的思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既非体质人类学,亦非单纯研究“人”,而是以“社会人类学”的形式提出。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社会形态的差异进行厘析,并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人类学”来定义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并未无中生有,实则有据可循。马克思认为人并非是单个的人,而人的本质也并非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2]马克思认为人类学的研究并非拘泥于单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而当放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3]

(二)马克思人类学发展嬗变

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并未形成专著,但将其关于五篇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研究的笔记和批注,通过分析整理,所形成《人类学笔记》。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便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必然趋势,更对人类学有了初步认识。[4]马克思意识到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由西方转移到东时方,关于东方社会理论的问题也日渐显现,进一步引发了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

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并非凭空捏造的,实具历史与现实依据当马克思对俄国学者马·柯瓦列夫斯基的著作进行研读后,认为他实则探讨的是东西方公社土地所有制以及演变过程问题,也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演变过程。马克思的思想在不断阅读、吸收人类学著作中,得以质变并日趋成熟,亦使得马克思开始思考社会形态发展存在的不同,并促使其晚年的学术研究视野开始转向到人类学思想研究。

二、以人类学为视域的理论意义

(一)溯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理论维度

把握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发展来源及嬗变过程,即不可避免应从其整体性思想研究入手,并厘清其思想发展脉络及理论维度。列宁如此方式划分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确实立意深远并眼界卓然[5]如此便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之间的联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门贯穿世界文明发展、社会历史演变及人类思想演进的学说。

但随着分析、整理马克思晚年形成《人类学笔记》中的批注与笔记,发现他晚年的人类学思想在其整体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是对人类社会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刻思考,可以将马克思的人类学可以看作是一门社会人类学,以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维度、不同阶段为视野的思想理论,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渊源和思维广度。以人类学作为新视域,可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准确地、完整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学说。如仅片面地、武断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简单地对应、划分,不仅是有所偏颇的,也是无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思想理论框架的,仿佛将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隔离在其思想体系之外,成为思想研究上的不定因素。如此,就更无法解释马克思在晚年将研究的兴趣和重心由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欧洲社会转向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原因。

(二)马克思转向东方社会理论的原因洞悉

以传统范式上的“三个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维度划分时,本质上未能脱离从“欧洲中心论”的视角出发去解读马克思,因而仍具现实条件上的限制。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欧洲社会的研究,但他的研究兴趣却并未局限于欧洲社会,而是放眼于全世界,尤其是对东方社会理论研究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若研究《人类学笔记》思想,却不熟悉欧洲原始社会的发展模式,直接将欧洲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模式,直接套用至东方社会发展的现状中,不仅陷入了教条主义的陷阱,同时也无法解释后续存在的东方社会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之因。

读书笔记往往是他即将实质性地展开某一理论探索活动的铺垫和前奏,是他为实现自己的某一研究计划,写出某种正式的理论性著作而作的自觉的学术准备,[6]由此可见,晚年马克思仍是基于其治学方式的思维惯性,在笔记标注后就将展开正式的、系统的学术探讨,这些笔记不过是这种系统化探索的前奏和准备,研究视角的转向也并非脱离其整体思想发展脉络的,并非孤立的、片面的。

三、人类学笔记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人类学思想研究的学术价值启示

马克思对于人类学进行研究,标志着他将理论研究的视角从原有的欧洲社会发展模式发展到了整个非欧社会,尤其是对于东方社会的发展模式思之甚深。马克思开始试图探寻亚洲社会发展缓慢不前,以及欧洲现存的社会发展模式无法更好地适用于东方社会的原因。他通过《人类学笔记》中展现出的多种社会模式提供的实例,试图揭示东方社会正在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特殊的道路。

马克思一直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可以窥视到马克思一直关注着原始社会形态,试图系统地解释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现状,对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维度进行了丰富和完善。通过吸纳和补充摩尔根等对于社会形态研究的积极成果,并对其中部分思想进行了扬弃。考虑到《人类学笔记》创作的时间仍处于资本主义为主基调的时代,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限制下,无法摆脱资本主义的局限,而随着马克思将视角转向东方,发现欧洲社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直接套用在东方社会的发展上,不仅打破了历史的局限性,同时也对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统一和完善奠定了思维基础。因此,本文从《人类学笔记》思想文本价值出发,以人类学为视域贯穿马克思思想的主线,从而对解析马克思东西方社会理论研究的转向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二)人类学思想研究的实践价值启示

本文以人类学为新视角去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现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现实发展实际,对于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何种方式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展示出实践价值启示。

人类学思想在马克思的整体研究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客观地对看待这部分研究内容,有助于全面地、系统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维系思想体系的完整性。并且有助于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当今社会发展实际中,与我国现当代的社会发展相联系,也有助于更為深入地分析东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当代历史背景下,也同样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路诠释,在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具有极为深刻的实际价值。

四、结论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思想的整理与研究,进一步了解他对资本主义适用性的思考,也是其在思想上转向摩尔根所研究的人类学的主要例证,更加印证了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思考。本文基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思想的研究,以“人类学”为新视角看待社会发展理论,使得对其各时期的著作和思想脉络得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印证了马克思的前后思想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人类学笔记》思想研究不仅能够是我们更为全面的、宏观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体系,形成整体性分析,同时也致力于对东方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基金项目:2021年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思想研究”(YJSCX2021-052HLJU)。]

参考文献:

[1] 谢晓锐.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

[4] 张鑫.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写作原因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9(20):237-238.

[5] 俞吾金.马克思主义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J].学术月刊,1993(08):12-18+42.

[6] 林锋.“人类学笔记”写作动机之谜的“破解之道”——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01):95-100.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作者简介:张浩然,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