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2-04-16李国忠吴圣国孙永珺

大医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肾镜尿路输尿管

李国忠,吴圣国,孙永珺

(盱眙楚东医院泌尿外科,江苏淮安 211751)

上尿路结石发病率仅次于肾结石,可引发尿路感染、肾损伤、肾积水等后果,且只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两者均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1]。但目前临床关于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孰优孰劣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分别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分析两者的作用机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盱眙楚东医院收治的12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肾镜取石组(61例)和输尿管软镜组(61例)。肾镜取石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1.27±3.17)岁;结石位置:左侧30例,右侧28例,双侧3例。输尿管软镜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0.83±3.43)岁;结石位置:左侧31例,右侧26例,双侧4例。两组患者结石位置、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盱眙楚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上尿路结石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中的相关标准;②有手术指征者;③心、肝、肾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尿路感染者;②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肾镜取石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经尿道在膀胱置入F8/9.8输尿管硬镜,向患侧输尿管内置入F5输尿管导管至肾盂;患者俯卧,人工肾积水建立经皮肾镜通道,置入F16工作鞘,到达结石位置,后进行钬激光碎石,灌注水流冲洗,退鞘、缝合,常规引流。输尿管软镜组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内镜探查输尿管至上段或肾盂,定位输尿管镜鞘和结石,导丝引导下置入F12输尿管软镜鞘至结石下方,定位结石位置后插入200 μm钬激光光纤碎石,取石后撤镜。经尿道重新置入F8/9.8输尿管镜,退出斑马导丝,见输尿管内支架管膀胱端盘曲未越过中线,撤镜并留置导尿管引流。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率。②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术后6、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3]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越严重。③不同时间点血清血红蛋白(Hb)、肌酐(Scr)水平变化。术后6、24、48 h,抽取患者清晨静脉血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型,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对两组患者血清Hb、Scr水平进行统计。④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出血、脓毒血症、术后石街、肾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例(%)]表示,并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输尿管软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肾镜取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输尿管软镜 61 88.68±9.42 9.57±2.43肾镜取石组 61 122.32±12.43 12.65±3.54 t值 16.846 5.602 P值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 术后6、12、24、48 h,两组患者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 h,输尿管软镜组VAS评分低于肾镜取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分, )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分, )

注:与术后6 h相比,①P<0.05;与术后12 h相比,②P<0.05;与术后24 h相比,③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F值 P值输尿管软镜组 61 4.54±1.23 3.21±0.67① 2.63±0.64①② 0.46±0.68①②③ 6.372 <0.001肾镜取石组 61 5.87±1.34 4.31±1.31① 3.83±0.46①② 1.54±0.54①②③ 7.251 <0.001 t值 5.711 5.839 11.891 9.71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Hb、Scr水平变化比较 术后6、24、48 h,两组患者血清Hb下降量呈逐渐升高趋势,Scr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 h,输尿管软镜组血清Hb下降量低于肾镜取石组,血清Scr水平高于肾镜取石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Hb、Scr水平变化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Hb、Scr水平变化比较( )

注:与术后6 h相比,①P<0.05;与术后24 h相比,③P<0.05。Hb:血清血红蛋白;Scr:肌酐。

组别 例数 Hb下降量(g/L) Scr(mmol/L)术后6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6 h 术后24 h 术后48 h输尿管软镜组 61 3.46±0.57 4.79±0.57① 4.16±0.54①③ 134.76±15.88 123.28±14.74① 105.46±12.19①③肾镜取石组 61 10.87±2.79 12.45±2.54① 13.54±2.56①③ 126.68±14.54 103.74±12.73① 94.73±12.17①③t值 20.324 22.982 27.106 2.931 7.836 4.86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4 <0.001 <0.00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住院期间,输尿管软镜组、肾镜取石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主要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疼痛等,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4]。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采用“高能低频”模式钬激光进行碎石,在提高了碎石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击石的精确度,并缩短碎石时间,但术后患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延迟,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采用“低能高频”模式钬激光进行碎石可将结石粉末化,可有效减少碎石后取石网篮的使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同时低能量钬激光可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而加重患者术后疼痛[5]。

本研究结果显示,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肾镜取石组(P<0.05);同时术后6、12、24、48 h(P<0.05);输尿管软镜组VAS评分低于肾镜取石组(P<0.05);术后6、24、48 h,输尿管软镜组血清Hb下降量低于肾镜取石组,血清Scr水平虽高于肾镜取石组,但与术后6 h相比,也呈下降趋势(P<0.05)。说明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可有效缩短上尿路结石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疼痛,降低患者血清Hb、Scr水平,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6-7]。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安全性接近。

综上,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Hb、Scr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镜尿路输尿管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血清NGAL水平的影响
患上上尿路结石,是选择输尿管软镜手术还是开放手术
多换睡姿防尿路结石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