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AHP法的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2022-04-14王娟娟高姝慧王苏苏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冷链陕西省物流

□ 王娟娟,高姝慧,王苏苏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并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消费者在农产品消费方面提出较高要求,既要求农产品品种的多元化和高质量,也要求农产品具备高效率配送的优势,由基本需求变为更加关注食品质量的健康消费理念,这就对农产品流通的冷链物流运作提出更高的要求。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完善农产品供应链,补上“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构建先进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据此,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了更多关注。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地形东西窄短,南北狭长,纵跨三个气候带,自然环境形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全省共建设了12个国家级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近年来,陕西省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在持续提升,居民的年收入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陕西拥有53家冷链物流企业,69万吨冷库总容量,1004辆运输车辆。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虽然得到不断进步,但依旧存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冷链物流人才较为匮乏、冷链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及标准缺失等问题,这些不足对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为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现状

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早已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研究。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研究冷链物流方面历史较长,深度更深,而且欧美市场上的冷链物流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冷链物流这一概念于1984年由美国学者阿尔贝特·巴尔里尔与英国学者J.A.莱迪齐首次提出,然而在当时并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Den Ouden首次提出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概念,并且指出管理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保证食品的安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这种运营模式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时,则更为注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持续发展,而且要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内融入现代物流理论,提高研究的层次化和多样化。谢如鹤分析了低温下易腐食品的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首次提出冷藏链系统,并指出建设保鲜链的目标是提高食品鲜活性,而且明确了建设保鲜链所需要的条件[1]。韩菊指出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需要关注采摘、加工、存储、运输、售卖农产品等各个方面,对现有模式要加以优化,保证农产品各环节的安全性,冷链物流属于低温系统性工程,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含量高[2]。农产品冷链物流,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阶段,都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低温冷藏的手段,使农产品保持在低温水平,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严格的要求。图1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功能图示。

图1 农产品冷链的链状功能图

我国拥有14亿人口,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也是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农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时间较短,且发展水平较低。据研究,我国农产品使用冷链流通的较少,这导致农产品损耗较高。赵英霞认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缺乏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缺乏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支持,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市场化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亟待提高,严重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和组织[3]。姜明珠认为现阶段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冷链利润率为8%,冷链损耗率为20%,冷链综合流通率为20%[4]。赵英霞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目前的不足,认为在促进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相应的体系。张庆英和曾毅重点设计和规划了冷链设备的管理系统,认为完善冷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有效节约物流成本[5]。马贞荣认为,在当今时代,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借助电子商务模式,提出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6]。丁俊发指出要想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必须连接各个节点,保证供应链完整,并注重技术的推广,依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7]。李佳洁等以北京市的食品冷链物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8];姚月强等在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首次引入了FAHP法[9];李国平选择长春市农产品物流发展,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展开研究。以上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国家层面,涉及到省会城市的不多,而且仍聚焦于对问题的定性研究,所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本文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影响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排序研究,并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以促进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

2 影响因素分析—FAHP法

2.1 FAHP法概述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者萨蒂基于综合评价方法和相关理论,首次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的具体概念,该分析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层次权重加以确定。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理论基础就是AHP,即在其中加入模糊数学思想,对AHP法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10]。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复杂问题,围绕其各个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分类处理这些因素,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层次的划分,专家按照给出的相关重要性标度值,对其进行打分,然后以模糊数学思想,构建相应的矩阵,然后对其一致性情况加以检验,最后得到相应的总排序情况。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对应的阶层结构模型,按照元素的属性进行分组,得到三个相应的层次:总指标层、指标层、子指标层。

②构建模糊判断矩阵。目标层的影响因素和指标层的影响因素,经过两两比较其相互重要性,得出相应的矩阵,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用数字0.1-0.9的标度法,对各个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对比(见表1),然后得出判断矩阵。

表1 相关重要性的标度值

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③判断矩阵R内的每行元素相乘得到的Mi是

④对如下的向量

展开正规化处理:

得到

⑤λmax是最大特征值,计算公式如下:

⑥因为评价目标极为复杂,而且判断过程的主观性较强,因此必须对结果展开一致性检验,完全通过后才能进行排序。对于矩阵而言,其一致性指标如下:

CR=CI/RI

其中,CI是一致性指标,

RI是随机一致性指标。CI值与RI值之间的比值是CR,将其和0.1相比,当CR的值明显比0.1小,表示一致性检验结果符合对应的标准,反之,就必须要调整相应的矩阵。

⑦层次总排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各个指标因素和目标层之间的权重数值,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排序。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构建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2。该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层次,总指标层是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层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二级子指标个数为15个。

表2 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设计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邀请了陕西省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师、消费者分别用数字0.1-0.9的标度法对指标进行打分,根据7∶2∶1的比例,构造相应的模糊判断矩阵并对其进行完全一致性逼近,在此基础上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表3为所得的权重表。

表3 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2.4 层次总排序

由表3的各项指标权重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到表4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的总排序。

表4 陕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影响因素层次总排序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研究发现,在总指标层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其他依次为技术因素、政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而在所有子指标中,冷链的成本、相关基础设施、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排名前三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冷链物流专业人才、政府支持力度、农产品低温储藏程度、行业发展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意识、冷链物流发展体系、农产品加工能力、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消费观念和习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政府部门和冷链物流企业等各主体应关注排名靠前的因素,解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冷链物流的服务质量[11]。另外,政府和企业要形成相应的组合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真正推动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3.2 对策建议

第一,节约冷链物流成本。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和引进冷链专业人才。冷链物流企业要注重和当地院校展开合作和交流,打造企业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和训练专业的技术员工。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校内开设和冷链物流相关的专业,比如物流专业、制冷工程专业等,为冷链物流企业培养高端人才。除此之外,冷链物流企业也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定期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企业节约冷链运作过程消耗成本。另一方面,要注重更新冷链信息系统与技术。陕西省政府应搭建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实时公布各区域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相关信息,使信息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共享。冷链物流企业要注重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GPS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等,发挥大数据作用,实时监控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全过程[12]。冷链企业还需对国外的先进运输技术、温控技术加以研究和引进,购买先进的设备,在数据分析时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在选址、运输等环节的决策,节约冷链物流运行成本。

第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基于陕西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在冷链仓储基础设施上除了要加大建设力度外,更需要促使现有的物流企业改造低温储藏设施和技术,充分整合与利用现有的冷库资源,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打造一批环保、先进、高效的冷库设施。通过调研可知,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销两地之间存在严重的断链现象,物流企业要注重建设更多配套设施,比如装卸货物的通道、产地的预冷设施等,有效缓解产销两地断链的问题。基于陕西实际情况,政府要鼓励企业选择城市周边地区,经过缜密规划,打造相应的配送中心,发挥分拨和中转的作用,在农产品预冷处理之后,开展对其商品化处理过程,打造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整个物流产业内,冷链物流属于高端类的服务,在信息技术、运输设备、人才水平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普通的物流企业很难满足上述服务要求,因此要加快发展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改进融资方式等方法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冷链物流企业要及时更替冷链运输设备,扩大冷藏存储空间,并注重技术创新,增加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提供高附加值服务,进一步完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猜你喜欢

冷链陕西省物流
冷链十年,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大关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