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FCE的南京市绿色物流评价及对策研究*

2022-04-14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南京市物流绿色

□ 刘 妍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近年来,人们的经济活动愈发频繁,生态破坏的速度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物流行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传统物流行业具有负的外部性,大量尾气排放、包装材料污染及工业废水排出等均可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进而加速能源枯竭、引发能源危机。而绿色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物流外部性和抑制物流外部性对环境问题的危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缓解环境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冲击,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 南京市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地处我国东部,是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市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物流行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达48100.4万吨,比上年增长1.2%[2]。图1数据显示,南京市快递业务量从2016年的4.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5亿元,近几年快递业务量增长速度放缓。

为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南京市积极构建逆向物流新体系,完善城市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已建成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7852个,配备分类收运车辆2800辆。各区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建邺区采取“两网融合”模式,畅通“点——站——中心”循环利用渠道,建立了投放收集、清运中转、分拣利用全链闭环体系;江北新区则不断完善分类收运体系,配备车辆识别、自动称重、视频监控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完成市级垃圾平台对接。此外,南京市积极更新改造标准化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实施城乡绿色配送行动,优化运输结构,大力推广使用电子面单,采取适配包装、纸质包装代替木架、塑料包装,投放循环中转袋等措施以适应绿色发展的需要[3]。

图1 南京市快递业务量发展情况

但南京市绿色物流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近几年来,南京市虽在不断推进绿色物流基础设施配备,但物流各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兼容性仍有待改善,物流运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等各环节的改造升级均需大量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由于转型周期及回报周期较长,资金回笼漫长,面临转型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且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不完善,政策体系尚不成熟,难以满足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的需要。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同样也存在许多现实障碍,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都对其有较大影响[4]。此外,信息的不对称可能造成技术开发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同时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较慢,严重阻碍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2 南京市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绿色物流评价指标的确定

通过阅读前人研究文献,并进行实地调研,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根据南京市绿色物流发展特点及现状,构建出表1所示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5]。

表1 南京市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

2.2 确定一级指标权重

根据南京市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用1~9标度法,通过微信、邮箱等社交软件分发给物流专家和物流从业者,共回收有效问卷120份。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如下表2所示。

表2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2.3 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3 南京市绿色物流二级指标权重

3 南京市绿色物流评价

3.1 建立指标集和评语集

确定评语集为V={V1,V2,V3,V4,V5},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一般、差、非常差,将其分值设定为(5,4,3,2,1),其中评分落在[4.5,5.5],[3.5,4.5),[2.5,3.5),[1.5,2.5),[0.5,1.5)分别对应评语集中的优秀、良好、一般、差、非常差。指标集采取上文所述,即

A=(B,C,D,E)

B=(B1,B2,B3,B4)

C=(C1,C2,C3)

D=(D1,D2,D3,D4,D5)

E=(E1,E2,E3)

3.2 建立隶属度矩阵

3.3 综合评价

R1=(0.4673,0.2772,0.0954,0.1601)

同理,可以得到:

R2=(0.2703,0.4243,0.1879,0.1027,0.0148)

R3=(0.3176,0.3840,0.1900,0.0953,0.0131)

R4=(0.3357,0.3714,0.1715,0.1143,0.0071)

由公式P=A×R可得P=(0.2649,0.3701,0.2107,0.1284,0.0259)。

综合评价得分为Q=P×VT=3.7197∈[3.5,4.5)。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0.3701最大,因此南京市绿色物流评价结果为“良好”。

同时,分别求出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资源因素、环境因素评价得分,即

Q1=3.6140

Q2=3.8380

Q3=3.8977

Q4=3.9143

3.4 评价结果分析

一级指标下,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所占权重较低且评价得分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京市近几年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和对物流企业的监管,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其次,南京市物流企业对资源的整合利用相对较好,政府积极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工程建设,促进新能源物流车辆普及以及建立起资源回收体系。经济因素B、技术因素C所占权重较高,但评价得分相对较低,说明经济和技术因素是阻碍南京市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着重从经济、技术上为物流企业提供援助,可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绿色金融、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等,以促进物流企业绿色发展。

4 南京市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

资金支持是改善物流装备、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的基础,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针对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等进行专项资金投入,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并规范资金使用的环节和方向,实行专款专用,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效应。为减轻物流企业的负担,政府可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物流企业绿色度决定优惠幅度大小,落实物流企业土地使用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此提高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的活力。

4.2 积极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

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是难以解决物流企业长期资金短缺问题的。现阶段,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转型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绿色金融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为最终目标,可为企业创新融资提供多样化选择[2]。在政府支持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主导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完善并明确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鼓励各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绿色发展需求开发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绿色金融产品,同时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6]。为进一步促进物流企业绿色转型,政府可采取绿色金融产品贴息、绿色担保奖补等措施。

4.3 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企业创新、技术开发、设施改造等存在许多障碍,物流企业难以长久保持发展的活力,尤其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的环境背景下,物流企业绿色发展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此外,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物流企业绿色度将直接影响顾客体验及品牌形象。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此外,兼并重组有利于物流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扩大业务范围,实现物流企业规模经济价值,有效降低物流企业交易费用价值[7]。

4.4 推进物流设备改造升级和环节衔接

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需要物流设备的支持,物流设备智能化、绿色化是实现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加快推进物流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为生产加工、搬运、仓储等各物流环节配备先进设施及装备,解放传统劳动力,提升作业效率。现阶段,物流企业各环节基础设施的相关性和兼容性尚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供应链运行效率,应积极推进物流各环节的衔接性,加强各环节的紧密联系。

4.5 推进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及推广

为推进物流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物流企业应积极开发绿色节能技术,加快推进物流各环节污染减量化以及回收处理技术的应用。为实现物流行业绿色发展,科研人员必须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加快研发清洁生产设备、环保设备、污染处理设备等,实现低碳节能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实际应用。同时,政府应积极促进绿色节能技术的推广,提高人们对绿色节能技术的信任,并开拓符合实际的节能技术推广路径,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南京市物流绿色
绿色低碳
刘辉
顽皮的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南京市长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