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青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延续

2022-04-13张艳洁

民族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女性文学五四

张艳洁

摘 要:苏青勾勒了上海沦陷区知识女性日常生活的图景,关注知识女性生存困境,她接过“五四”女性文学的旗帜,在一种朴素而大胆的女性自陈中,一方面完成着“五四”对于女性的现代化探索,另一方面又将在在时代大潮中迷茫的“知识女性”推向了真实的面对,并不断寻找着女性新的定位和归宿。

关键词:蘇青;“五四”女性文学;女性解放

作为“占领区的平民”,苏青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书写知识女性的人生,她深入挖掘女性生活的各个角落,表现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迷茫困惑,在职场生活中的艰苦辛酸,体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眼中有情,寄情于笔,苏青对上海沦陷区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刻的思考,其独具匠心的切入点和大胆率直的写作风格,延续了“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的主题,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较于“五四”女作家们对知识女性的美好人生设想,苏青所描写的“知识女性”生活更像是一种世态型的描述,她将“五四”女作家们所塑造的精英化女性消解为平凡的、世俗的甚至是庸俗的女性。透过《结婚十年》和《续结婚十年》,我们不难看到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女性苏怀青,依旧逃避不了传统文化观念下赋予女性的角色安排。她除了要扮演贤良淑德的人妻,还得要成为孝顺的媳妇、懂事的嫂子和温柔的母亲。所以,婚后的苏怀青不仅要忙碌于公婆的繁文缛节,忍受姑嫂们的冷眼相待,承受生儿育女的百般痛苦,甚至宽容丈夫的出轨行为。挣脱掉不幸的婚姻后,苏回避的婚姻这道门槛的“槛内生活”,到了苏青这里便复活成充满着絮絮叨叨的知识女性的日常人生。苏青拆解了“五四”时代人格独立的反叛封建家长制的女性英雄神话,关注大时代小人物的生存境况,父权宗法制社会中女性的生存遭遇,这比“五四”女作家又前进了一步。

从“五四”纯情的“女儿世界”进入到苏青纯粹的“女人世界”,苏青的书写不仅近距离凝视女性肉体,而且敢于正视女性的性欲望。苏青认为女性解放的必要条件是在于能够支配自己的身体,走出“肉体”的藩篱。因此,苏青对女性肉体经验作逼近式描写,“揭去了女人隐密性的历史屏障,将年代女作家放逐到本文之下的边缘化女性经验再度中心化”。在小说《结婚十年》中,苏青大胆直率地描写了怀青在婚前因尿急却不能下床而采取的“扯开枕套,偷偷地小便起来”的情形;毫不避讳地表现女人的怀孕和生育体验,从怀青胞水破了,到一次次的迸阵,到“痛不像痛,想大便又不能大便,像有一块很大很大的东西,堵在后面,用力迸,只是迸不出来”,后来连力气也微弱了,再迸阵气,婴儿便滑了出来;甚至捕捉到生育后乳房胀痛难耐的肉体细微感受。苏青直爽而坦白地描绘了女性的生育时的细节以及在生育中的恐惧心理,常能发一阵见血之谈;从高呼“女人之大欲存焉”,到对女性“肉体权利”的正视,她的作品在上海文坛风靡一时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个性。此外,苏青也正视女性对性的本能欲求,以“寻求”的主动姿态取代以往那个以“等待”的被动态。苏青笔下的知识女性对于情欲的渴望是绝不掩饰的,这不仅肯定了女性性爱要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且把女性逼回自我内心的深处,让自我成为欲望主体。苏青的写作不仅修补了“五四”以来女性作家在“他视”与“内审”之间的写作裂痕, 而且使得女性文学创作真正回归到女性本身。

苏青对“职场女性”的书写,也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的空白。早在“五四”时期,陈衡哲在小说《洛绮丝的问题》就表现出了知识女性处在家庭与事业之间的两难境地。“五四”大部分女性作家都落入了“走出家庭”和“回到厨房”这二元对立的陈旧圈套中,一方面她们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女性价值;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社会与家庭的守旧教育,又让她们在潜意识下接受一定程度的“母职惩罚”。由此可见,“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虽然触及到知识女性职业追求这个问题,并企图搭建女性的现代经济角色模式,但在当时的历史文化情景下却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只能以主人公的出走止步。到了四十年代,苏青接过了书写“职场女性”的接力棒,她不仅关注“娜拉出走”的问题,还探讨出走之后的娜拉的生存问题,也正因为苏青的言说,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有了出走后的娜拉,那正是对前二十年女性文学的延续和开展。从苏青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提供给女性的就业机会寥若晨星,即便是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女性在职业道路上依旧遇到层出不穷的困难,其笔下的女性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教员、看护、打字员和以写作为主的文人。苏青作品中的职业女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职业女性,她们“或是甘守谋职自立的寂寞,或是回到为人妻母的传统命运”。对此,苏青指出,职业女性想要实现自我救赎,争取生存条件的关键不仅要有觉醒的意识,还在于实现经济的独立。除了掌握独立经济权外,职业女性还要学会正视“男女平等”,不要盲目跌入做男人一样的“女强人”的圈套中,而是努力平衡好家庭婚姻和职业事业之间矛盾,这才是实现独立的意义和价值。苏青对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的思考实则是为了摆脱男权社会用以束缚女性的桎梏,这不仅反击了来势汹汹的“妇女女性回家论”“新贤良主义”,而且避免本质主义女性观直接波及女性教育和女性就业两大领域,为女性多元化的人生目标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苏青接过“五四”女性文学的旗帜,在一种朴素而大胆的女性自陈中,一方面完成着“五四”对于女性的现代化探索,另一方面又将在在时代大潮中迷茫的“知识女性”推向了真实的面对,并不断寻找着女性新的定位。

参考文献:

[1]苏青著;于青,晓蓝,一心编.苏青文集 上[M].上海:上海书店,1994.

[2]苏青著;于青,晓蓝,一心编.苏青文集 下[M].上海:上海书店,1994.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著;陶铁柱译.第二性 全译本[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孔寒冰.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现代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3).

[5]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2021年度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解构‘五四启蒙的‘神话——论苏青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创作”(Qhys2021-310)。

猜你喜欢

女性文学五四
试论中西方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玫瑰门》中司绮纹的女性形象分析
论藏族三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