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2-04-13马慧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思政内容

马慧兰

摘 要:高职思政课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关键课程,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筛选思政课教学内容,并将此类内容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更为关键的是,教师需要从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在实践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结合思政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优化思政教学流程,同时更需要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调整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从而将这种教学目标细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拓展思政教育的范围,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要求;其次,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 思政教学 教学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35

传统类型的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相对明显教学形式化特点,这种教学形式属于传统教学流程的范畴,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近期出现的相关事件,对其中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拓展到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包括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律规范教育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形式与学生的认知形式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对应关系,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对教师所述的事件、人物形成一定的认知,但是受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水平,此种认知的程度相对浅显,形成的思维认知模型也并不完善。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选择了一些相对深刻的立意,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环境、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思想道德等联系起来,但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往往并不深刻。为此,教师在思政教学中,需要细化教学流程,改变教学方法,这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然途径。

一、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特征分析

时代性特征是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关键特征,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社会进步的需求以及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时代性教学内容。从时代性认知的角度分析,学生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和大学,其基础的时代性内容多为校园教育类的内容,其中包含的时代精神表现形式也并未切实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在未完全成为社会生活主体之前,学生的时代性认知将会在大学校园中发生改变,并且这种改变的趋势往往会相对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进行拓展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分析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时,教师需要将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与当时的时代性特征联系起来,并且需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看待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发展行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时代性特征的角度,学习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同时,可以将自身的认知经验与思政教育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对完整的时代认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时代性特征也会与学生相对熟悉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规范等内容联系起来,此时,教师应合理把握思政教育内容拓展的边界,优化处理一些相对敏感的问题,包括两性认同、阶级分化、国家政治等。

二、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分析

1.应具备较好的实践性

实践性教学要求是高职思政课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更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要求。在提及一些相对宽泛的概念时,例如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人文主义、艺术情操、思想道德等,教师需要将这种相对宽泛的概念进行初步的细化,同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思政教育内容,優化实际的细化方向。尤为关键的是,在经过概念层面的细化之后,教师需要保证经过细化的概念可以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提升教学实践性的关键所在。实际上,实践性教学要求在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属于一种相对具体的教学要求,这种要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实践性教学要求强调的是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认知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个性化特征。这种特殊性、个性化特征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也会涉及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习惯,这就导致实践性内容与学生思维习惯之间的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并不会得到相对完整的构建。另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在教学中也会存在先入为主的情况,在教学中加入自身的一些生活经验,但是此类生活经验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脱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认知节奏。

2.应具有较好的持续性

教学持续性一般指教学行为的持续性,这种教学行为的持续性需要以教学精力的分散形式为基准。一般情况下,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被应用到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但是此时,教师除了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外,还需要借助课堂教学或者课下活动,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交流,这样才能明确学生的个性化问题。然而,在确定了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之后,教师如果想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此类个性化问题与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则需要设置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或者展示一些相对个性化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材料。此间,教师的教学精力将会被极大地消耗。虽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但是依旧会存在教育教学适应性问题,一些问题的解答过程可能并不完整,这就会影响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流程的可持续性。从此角度分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展示形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流程、教学节奏进行针对性优化,但是必须保证此类形式化的优化内容或者流程性的优化方法具备思政教学层面的可持续性,不能出现由于教学流程问题而半途而废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3.应具有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标准在教学中尤为关键,尤其是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办法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调整。然而,思政课教学的评价标准与高职教育中其他类型的专业课程评价标准不同,思政课教育评价的标准并不会关注“对与错”,而是会关注与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验,这是一种引导性的教学要求,更是一种思维拓展、习惯养成类型的教学要求。为了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应积极分析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同时,将这种教学要求细化成内容输出类型的教学要求和思维引导类型的教学要求。其中,内容输出类型的教学要求可以落实为一些与思政理论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国家政策、精神内容以及社会规范等,思维引导类型的教学要求可以落实为一些思维引导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三、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分析

1.多维拓展,联系生活实践教育思维

多维拓展是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这种多维拓展的对象可以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更可以是一种思维拓展层面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其在多维拓展的过程中尤其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多维拓展为基础,联系生活实践教育思维,在突出思维拓展的实践性教学特征的同时,优化学生对具体的人、物或者事的认知。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和总结此类内容的特点,并发掘其中可能引起学生认知问题的内容,从而借此内容,拓展典型的人物或者事件,最后渗透讲解相应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例如,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公知”问题,教师可以先从基本定义的角度,为学生讲解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公知”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名人言论等,并借助此类内容提问学生基本的印象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此类人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从一般的认知思维角度出发,为学生展示此类人身上包含的“公知”特征,例如文化讲演形式丰富、言论引导性强等。在学生对于此类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需要从社会活动、历史发展等角度,分析此类人物身上存在的问题,将此类人物的言论与其自身的行为举止特点联系起来,从而在整体上突出此类人的“公知”属性。同时,教师也需要为学生讲解辨别公知的办法,并且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此类问题。另外,也可对学生相对熟悉的近现代历史人物进行批判,包括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思想家,为学生展示此类人身上存在的不良思想和严重的“公知”行为,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认知角度。

2.引导教学,注重互动交流经验的总结

引导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是教师收集教学反馈信息的一般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引导性的教学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此类问题时,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相对紧密的问题。现阶段,学生的网络生活相对丰富,网络也几乎成为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网络中的信息存在质量层面的问题,包括真实性问题以及价值观导向性问题等。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其存在着追星的行为,包括体育明星、娱乐明星等。但是此类明星的行为不一定会非常得体,其具体的言论也可能带有一定的煽动性。此时,教师则需要以这种引导教学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纠正学生不良的社会生活习惯。

例如,针对社会上多次出现的“性侵问题”,教师可以将此类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横向的对比,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此类事件中突出的事件特征。实际上,“性侵问题”会与“性别认同问题”产生联系,而后者在西方思想的侵蚀下,已经呈现出了一种相对明显的扩张趋势,除了近期出现的亚文化群体之外,甚至出现了一些讨论“男女性别价值”的言论,而在这种言论的影响下,“性别问题”将会被“物化”成一种与实际价值相关的问题,从而变得道德缺失,价值观也会扭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此类问题的主要矛盾,并引导学生关注、分析、总结和思考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这种“敬”的概念引导到典型事件的分析过程中,以“敬人、敬事、敬物”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或者思维意识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这也是强化课堂互动交流效果的基础。

3.个性化评价,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想层次

思政课教育的思想层次需要与社会、国家以及世界观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将一种参与社会生活的使命感带到课程教學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对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氛围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想层次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些口号、标语等语言内容,调动学生的思想情绪,而是要从小事情入手,提取可以发散思考的内容,将此类内容与社会进步、国家兴亡以及世界和平等内容联系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即可从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角度和自身教学效果的角度,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行个性化评价,进而纠正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

例如,在讲解与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等相关思政教育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袁隆平先生作为典型的人物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在讲到袁隆平时,学生只会想到“水稻之父”之类的名号,对其对我国粮食事业发展的贡献也会深有体会。此时,教师就需要将袁隆平先生的工作行为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和应对国外渗透危机时的做法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对“水稻之父”的认知边界,了解一些更细致、更关键的历史背景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大豆开始讲起,进而拓展到我国21世纪初的粮食危机,之后将这种粮食危机与国外势力的渗透行为联系起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问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或者回答一些个性化的问题,进而为个性化教学评价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总而言之,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若想将思政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思想、精神以及价值观等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行为中,则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多留意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并将可能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引入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样也可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细化教学流程,也可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沂《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海外英语》2021年第21期。

[2] 王欣《基于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对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的探析——以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参赛为例》,《陕西教育(高教)》2021年第10期。

[3] 王秀云《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4] 王雪慧《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路径探索》,《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3期。

[5] 徐晓阳、陈维荣《新媒体条件下高职思政人才培养策略实效性分析》,《就业与保障》2021年第18期。

[6] 张莎莎《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8期。

[7] 张双《教学能力提升视角下高职思政课教师发展动力探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

[8] 陈劲松《新时代卫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科教导刊》2021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思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培养策略
主要内容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