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方略

2022-04-13江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江荣

摘 要:传统文化经由数千年历史传承而来,其中蕴含着无数前人的智慧值得我们为之传承,并且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经验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在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播撒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种子的重要方式,并且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于高效课堂的建立也有促进作用,由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论述在传统文化视角下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视角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打造方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22

如今正值我国发展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以及国内社会矛盾的多样化都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在这个急功近利时代下的一针镇静剂,其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意义重大,因此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范围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文学性较强的学科,虽然有固定教材,但是教材仅仅是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的指南针,为教师规划教学内容时指明整体方向,并不代表着语文教学只能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但是当前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发现,有不少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将教材作为绝对指导,把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没有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并且一本语文教材在编制发行后往往会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就读年份的不同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在笔者多年的执教经验中,每一届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上都有一定的客观差距,因此,固定的教材内容也并非适用于每一届学生,而教师在教学时更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创作。但是虽然学生每年都在变化,教师却守在教学岗位上多年不变,因此,有些语文教师长此以往也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试題编制、教学规划等方面出现惰性也难以避免,因此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点较少,学生在语文学科素养上的提升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

2.过于强调对考试成绩的关注

初中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收尾阶段,中考对学生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过去在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下,教师把教学重点更多放在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更加功利化。而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相比,课程数量的增多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在愈发紧凑的教学规划下,分配给语文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而教师不仅要确保教学目标能够按时完成,还要关注学生在考试成绩上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逐渐压缩了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并且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也逐渐削减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能够得到提升,但是在学科素养以及文学内涵等方面的提升则陷入了停滞,而语文教学也变得更加浅显和刻板。

3.教学理念较为滞后

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表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教学质量,尤其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一门有较强开放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仅要积累深厚的文学基础,还要有广阔的学科视野,尤其在当前强调打造高效课堂的时代,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是当前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水平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部分教师从教多年后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且对学科内容的现代化发展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导致这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逐渐和时代脱轨,也有些教师在入职之后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安逸的环境,因此滋生了懈怠的情绪,不注重对教学水平的提升,疏于在教学技能上的锻炼,因此导致其教学水平陷入停滞。另外,疏于创新以及没有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活跃表现,最终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能够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纵观我国文明发展的全程,传统文化固然有负面的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积极的那一部分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并且在人才培养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个缺乏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民族是无法长久发展的,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传统文化在我国教育领域受到的重视也在不断提升,而语文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2.能够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进行引导,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方式,当前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下,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过去对考试成绩的重视转化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由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例如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德观念,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巨大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而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在自我上更快获得身份认同,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时期学生正值青春期,是在认知水平上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个体在自我和环境方面的冲突会使其陷入迷茫中,而传统文化作为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迷茫中找寻自我,从而在心理状态上更加稳定,也能以更加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生活中,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都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3.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古代散文和古诗词占据着重要的分量,有些现代文也是以历史故事或者历史人物为主题进行的写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渗透在教材内容的方方面面。而在对一些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赏析解读中,一些词句里的意向或者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以及生僻词在内涵上的古今差异,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难点,教师如果只是直白地讲解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背诵,也会降低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如果在这些知识点的讲解中统一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拓展。就能够把这些散落在整本教材中的“点”连成一个“面”,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的知识积累,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活跃度的重要途径,而在掌握了传统文化的背景后对文章的学习也能更加深入,以此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传统文化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策略

1.从教材内容出发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正如前文所述,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文和古诗词的占比较高,并且选自语文教材的古文和古诗词都是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历史内涵的经典著作,这其中不仅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描写,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因此也是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向。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核心,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找准契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岳阳楼记》,其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正值北宋初年,彼时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而范仲淹作为当朝大臣,其内心也从未安宁过,因此在范仲淹的诗词、文章中也总蕴含着忧国忧民的感情,而《岳阳楼记》作为范仲淹的代表作品,也体现着其以国家为重的责任担当。同时,岳阳楼作为著名景观,在古代就已经远近闻名,深受很多文人骚客的喜爱,因此《岳阳楼记》并非第一篇以岳阳楼为背景的文章,但是范仲淹写岳阳楼并未落入前人的俗套,其将人生、社会、国家以及大自然融为一体借景抒怀,更体现了写作中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大大提升语文课堂的文学和人文底蕴,而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也能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

2.结合古诗词开展情感教育促进情感共鸣

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中的体现最多,古人在吟诗作赋时往往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因此写出的诗句也都饱含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学生通过解析和吟诵诗句也能了解诗人的感情。但是古诗词在字数上并不多,因此,学生在阅读和思考时会有更多自主想象的空间,而在对古诗词进行解析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发挥在自主想象部分,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教学《月夜忆舍弟》时,杜甫在写下这首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彼时山东、河南都处在战火之中,而杜甫的弟弟恰好分散在这一带,战乱导致交通不便、书信不通,杜甫失去了和弟弟们的联系,而战乱的加剧也引起了杜甫更加强烈的忧虑和深深的思念,这首诗不仅饱含了杜甫对自己弟弟的思念,也是战争年代亲人彼此失散、颠沛流离的缩影。而在讲解这首诗时教师可以首先从题目开始引导,“舍”字是古人对自己谦虚的称呼,而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谦辞呢?随后再从意象入手,古人常常以月亮寄托思念,这首诗也不例外,那么在传统文化里还有哪些意象是代表思念呢?讲解完基础知识点后,教师再从情感层面入手,这首诗虽然表面写的是对弟弟的思念,但是本质却是对和平的向往以及爱国情怀,同时教师再辅以对历史背景的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使得传统文化实现对学生情感上的熏陶。

3.强化培训做好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依赖于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很多传统文化知识不只局限在文学领域,还包括历史和政治等领域,例如在对古文和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或写作内涵进行探索时,往往需要涉及历史知识,并且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对地理、政治知识都有涉及,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视角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考验,因此,教师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职业素养是影响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课堂结合效率的关键。学校方面要为教师构建出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鼓励教师彼此学习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的结合策略,同时为教师提供学术论坛、公开课等学习途径,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以此为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4.结合学生特性促进学生融入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对外界的探索会更加积极活跃,因此很容易受到兴趣的引导,教师要抓住该阶段学生的特性,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时,做好和学生兴趣爱好的结合。例如当前正值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兴起吸引了大量不同年龄段的粉丝,尤其在低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而短视频平台上也不乏一些讲解传统文化的视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入这些短视频,或者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把传统节日作为主题,以短视频的形式为学生介绍我国各传统节日的由来,而在简单的介绍后再由学生自主讲解该节日下的种种习俗,以此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又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5.以教材为基础从传统文化方面拓展阅读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且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课堂教学对学生更多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做好拓展阅读,既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教师首先要以教材内容为引子,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做出引导,例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影视片段,同时辅以对该片段的前情提要使得故事更加完整,而在播放过后学生会对故事后续更感兴趣,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水浒传》的原著,并以《水浒传》为主题再引出四大名著,而拓展阅读也并非让学生随意阅读,教师要从传统文化视角布置几个思考问题,以此在阅读板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并且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融合也能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巨大。我们身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也要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做好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5期。

[2] 李秀绒《注入传统文化精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华夏教师》2019年第14期。

[3] 周文元《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2期。

[4] 張玲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3期。

[5] 唐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