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整读视野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探究

2022-04-13胡惠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群文课文阅读教学

胡惠华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单元整合模式下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式,可以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到课外,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基于此,对单元整读视野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单元整读 小学语文 课堂构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21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篇阅读是最常用的教学形式,即主要针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然而,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教学效率偏低,还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初衷有所偏差。“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了这一局面,将语文课本中相同主题的文章整合成一个全新的单元,然后进行整体性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优化。

一、单元整合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价值

在新课改不斷推行下,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理念的出现,让群文阅读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师的理解就是多读书,但不是随便读,是在所学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语文要素再次整合、归纳、提炼,分析阅读中熟悉又陌生的问题,用一定的方法学习阅读,从而让学生打心里喜欢阅读,能完成相关的阅读训练。以此打造一个以教材为根基,单元整合主题阅读为主干,课外关联阅读为枝叶,一系列的阅读技能训练为营养,让孩子们在群文阅读中体会收获的快乐。从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并逐步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获取有效成果的群文阅读成果体系。

二、基于单元整读视野的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1.阅读课型过于单一

群文阅读应该建立在单元整合之上,应该建立在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基础之上。就目前的群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其课型还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首先是教师所设定的阅读主题过于固化,不具有开放性,进而导致学生在选择阅读内容时范围比较窄,思想也受到限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创新,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是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群文阅读应该是“课内+课外”方式的结合,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互补性。

2.学生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受以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影响,一味地追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而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此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非常不利。另外,在教学语文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孩子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并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与教材严重脱离

群文阅读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具有一致性,应该基于单元整合的背景进行选材,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选择阅读题材时没有与单元内容进行结合,导致与教材严重脱离,对当前的语文学习起不到推动作用。与教材严重脱离还会导致群文阅读话题减少,从而会降低群文阅读的效果。

三、基于单元整读视野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1.整合教学内容

整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统筹整体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总结出教材的编排特点,明确语文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般由导语、课文、练习题、习作、语文园地等模块组成,虽然不同部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不同,但经过对教材编排特点的准确把握,能够确保整体教学方向不会发生偏移,从而大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例如,每个单元中的“语文园地”都设置了“交流平台”环节,这主要是对该单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提升,使学生对单元中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就可以在单元学习伊始,运用“交流平台”的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明白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句子”,初步感受何为优美生动的句子。针对《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几篇课文,为学生布置任务:体会课文中优美生动语句,并且能够尝试仿照,简单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随后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分享《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课例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交流中,学生能勾连几篇课例,提出了《燕子》与《荷花》之间存在写作手法上的微妙联系:“赶集似的聚拢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都是在描摹事物的时候不仅把看到的,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通过讨论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使整个单元的语文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2.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同一主题下的多篇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用心体会每一篇文章的文学独创性,这样的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看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做好铺垫,使学生成为综合发展的人才。群文阅读简化了课内教学,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学生围绕单元阅读主题进行自主阅读,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对一组文章进行对比,还要对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对结构相同的文章进行对比,使学生以全新的姿态面对语文课堂。

3.体会课文内在精神,领悟单元思想主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相应的习作训练,由于间隔时间过长,以至于学生的习作练习次数屈指可数。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在精神,领悟单元思想主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在思想感情,品味课文内容,将其进一步深化,体会课文中的内在情感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时,《猫》《母鸡》《白鹅》都是围绕“动物”主题展开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爱护动物的必要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内容、写作方式,掌握课文核心,教授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汇,展开课文赏析,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将各个课文加以单元整合,进行情感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当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课文内容时,教师采用习作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将自身的学习热情、内心情感充分释放出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内容,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展开写作练习,效仿、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用词方法,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4.整合单元口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传统口语交际练习中,其仅仅作为技巧性训练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但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部分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可以将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各单元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既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口语交际展示机会,还能为日后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例如,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开展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父母之爱的伟大情感,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其次,仔细品读课文细节,从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动作变化以及心理态度等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深入体会父爱与母爱的延绵不绝,激发学生以父母为榜样的孺慕之情。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抒发自身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通过语言表述、写作以及绘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抒发自身情怀的渠道,进一步加强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与创新性思维能力。

5.搭建实践平台

语文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生活处处离不开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要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单元整读教学,凸显语文学科的要素,令学生可以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因此,单元整读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实际生活,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凸显语文学科的生活元素,引领学生对课文内涵进行了解与把握。例如,单元围绕“童年”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通过阅读学习这些课文,需要学生具备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资料”“请教他人”等多种方法理解難懂句子的能力。至此,我们结合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让学生运用上述方法,整理内化收集的资料,进而在展示会上绘声绘色地交流。以生活化场景为学生营造综合性学习的气氛,学生小组内互相协作,弄懂手头的文字材料,恰当地进行语言表达。在模拟生活情境当中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6.准确把握单元导读,构建知识体系

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时单纯关心单元内的文章,并未充分对单元导读的内容进行阅读。单元导读作为对单元文章思想主旨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着学生先对单元导读的内容进行阅读,这样让学生在文章内容学习前,大致对单元文章涉及的思想进行掌握。课文阅读当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生僻字,学生无需对这些部分钻牛角尖,在课文诵读后,就可以找到文章的关键语句以及字词,这些内容就是文章的主旨,学生将文章主旨提炼出来,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对授课内容进行认真筛选

构建“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该对授课内容进行认真筛选。优质的内容会加深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和文章构思等,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选取的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其表达的主题,然后确定单元主题,将关联性较强的文章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耳目一新,积极地投入课堂阅读中。还应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共同构成群文阅读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化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对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每天都要接收大量全新的知识和信息,提升阅读速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信息,消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使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是给学生布置完阅读任务后就成为旁观者,而是要参与到群文阅读中,确保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很重要,积累的东西多了,吸收的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孩子能一如既往地把群文阅读贯穿下去,相信学生的读写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法,作为新课改下对阅读教学做出的全新尝试。结合教材文章以及课外阅读材料展开单元整合,把阅读能力训练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水平,真正实现从读到写的过程,利用阅读教学助力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董秀《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散文百家(理论)》2020年第8期。

[2] 刘惠云、陈宏兵《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第16期。

[3] 周丹《单元整合,让语文学习更高效》,《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年第8期。

[4] 胡爱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求知导刊》2020年第32期。

[5] 任丽莉《单元整合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8期。

[6] 张暑婉《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家长》2020年第20期。

[7] 茅赛男《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下的阅读教学》,《新课程导学》2020年第15期。

[8] 蔡仲宁《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第13期。

[9] 曾祈佳《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创意探索》,《华夏教师》2020年第13期。

[10] 郭希敏《单元整合,让语文学习更高效》,《小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12期。

[11] 周峥嵘《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探究》,《新课程研究》2020年第10期。

[12] 郭秀仲《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之策略》,《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群文课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