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分析

2022-04-13杨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探究思维

杨璐

摘 要:近些年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但关系到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激发学生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熟练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在逐渐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实现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下面本文将对这一课题做一个分析,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创新思维 实践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16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学生文化知识获取以及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学生的个人素养就包括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工作的最大价值。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以及对文章情感进行体会,实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创新作为知识的灵魂同时也是国家进步的基础,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肩负起自身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逐渐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价值

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受原来的所束缚,通过发挥自身想象寻求新的问题解决方式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和传统思维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新”字,创新思维在于学生对现有认知以及现有事物的一个超越,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认知以及促进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升都有着重要帮助,保证学生将来能实现在社会更好地立足、发展。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学生作为将来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教师注重對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可以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拥有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灵感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联想思维能力等等。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所以教师的教学中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中逐渐采用自主探究方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同时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保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逐渐培养,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根据学生的能力差距进行针对性地引导,这样才能保证班级所有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快速提升。

二、阻碍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人员开始注重将各种创新理念在教学中进行有效融入,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阻碍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是教师会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培养。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一理念在很多教师以及家长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导致老师以及家长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是教师的语文教学模式陈旧。最后一点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存在惰性心理以及畏难情绪,导致学生很难做到积极踊跃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措施

1.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将内容进行转化,通过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动态化的图像,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这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有了重要帮助。同时直观的形象演示也是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现采用优秀的微课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发展的网络平台,实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荷花》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文章的经典语句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成微课教学资源,通过微课将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其中教师就可以将课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些句子进行提炼,然后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处理,将这些句子转化成动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展示。在进行微课资源的创作中教师可以在动画中结合有关荷花的诗句,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这些微课动画视频,使学生结合视频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表达自身对荷花的看法,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自身对荷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开始只能会回答美丽、漂亮这些简单的形容词,随着学生对视频的印象的不断加深以及学生对自身想象力的不断应用,学生就可以回答出高洁,正直,这些形容词。实现逐渐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工作,能有效调动学生进行想象的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着重要帮助,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提升。

2.利用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想法进行鼓励,同时教师的这种鼓励应该表现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非常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课文片段进行改变,通过将这些课文片段改编成剧本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但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正确的问题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着重要帮助,从而实现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工作有效性。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就需要教师的教学准备阶段为学生准备必要的教学道具,其中就包括火柴以及简单的服装等等。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然后邀请同学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为了学生的表演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教师首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在这基础上在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体会他所扮演角色的情绪以及动作语言,逐渐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尽量逼真的表演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表演能更加投入,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充分主人公的生活艰苦以及表达自己对主人公的同情。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表达一下自身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学生就会回答出主人公的不易、当时社会的冷漠、随着学生思维深度的不断加深,就会说出去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现实生活中要懂得珍惜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做到积极帮助他人,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帮助,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巩固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都有着重要意义,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能够得到逐渐提升。

3.开展小组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学的主角,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造成了一定阻碍,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难以充分发挥。问题探究作为思维能力培养之根,所以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求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探究教学,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提出自身问题,并且通过小组探究以及教师引导能够快速得出问题答案。在进行小组探究中可以保证学生能做到积极主动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研究学习,并且通过对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近些年来小组探究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

以《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可以采用小组探究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鸟的天堂的视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兴趣高昂地进行接下来的探究教学。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中提出自身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学生就会提出文章中有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个叶片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个新的生命主要是说的什么?以及文章中为什么写到“小鸟大榕树叶茂,是自己的家”这些问题,接下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小组探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学生通过发挥自身想象力就会说出是因为鸟儿树枝上不断飞舞所以就像一个生命在颤抖,以及因为风吹动树叶所以就像一个生命在颤抖这些问题答案?虽然学生的这些问题答案可能比较幼稚并且与正确答案严重偏离,但是这正是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的结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鼓励以及正确纠正,使学生能逐渐懂得作者的这种写作方式主要是为了突出大榕树的生命力之顽强,为鸟儿提供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保证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有效呵护学生的这份创造力,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准确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为学生创造一个敢想敢说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之芽得以不断茁壮成长,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通过学习环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环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中一定要保证教学环境活而不乱,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紧张的教学任务。教师想要完成学习环境的有效创设,最关键的一点教师就需要逐渐转变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做到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以及鼓励,保证在教学过程的平等、民主。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降低小學语文教学课程的压抑感,逐渐缓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焦虑以及紧张情绪,才能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内逐渐激发自身的创新灵感。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的创新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大胆想象、积极思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产生各种奇思妙想,以及表达自身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通过教师的有效帮助,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飞速提升,并且通过这一过程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只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有重要价值。

以《太阳》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地球仪以及手电筒对学生进行教学演示,通过不同的太阳角度以及太阳位置,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地球四季变化与太阳的关系。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生活说一说人们带来的好处,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生活能做到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探究,有的学生就会说出太阳能为人们提供温暖,太阳能够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能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实物以及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环境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热情,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帮助,同时教师的引导对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5.转变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想要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帮助,其中这就包括教师需要使学生养成求异思维模式,通过学生求异思维的不断发展,可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能更加独特、新颖,这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价。

以《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求异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工作,这时教师在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中,就可以设计由学生思考假如当时江面上未出现大雾,那么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从而导致怎样的后果,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思考假如鲁肃事先把诸葛亮的计划提前告知周瑜,那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通过这种求异的教学问题设计,实现为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变铺平道路,就可以保证学生在进行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更加多样化的问题答案,使学生在进行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中能实现逐渐提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求异思维作为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逐渐转变,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开始阶段以及奠基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引路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自身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得到逐渐培养,这样才能够实现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保证将来在学生心里能得到一个丰硕的创新之果,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创新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金燕《浅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10期。

[2] 宁月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年第10期。

[3] 徐璐《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界》2021年第39期。

[4] 吴长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2021年。

[5] 胡智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分析》,《散文百家》2020年第1期。

[6] 姚凤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