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2-04-13马艳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文章语文

马艳艳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渠道。小学生刚刚迈入正式的学习生涯,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于教师的知识讲解还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倾听能力则是小学生学习之路所必备的能力,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本文对小学生倾听能力不足的原因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倾听能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13

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能力,而倾听能力则能帮助小学生在倾听语文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将倾听的内容转换为自身的语言,用于写作之中。足以可见,善于倾听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其教学之中,常常忽视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将重心放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上。教师这样的思想与方式,无疑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还需将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一、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专注力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各方面的专注能力。而将倾听能力培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则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故事情景中,对知识理解也会变得更加容易,这也是经过心理学研究所证明的最终结果。而对于正处于思想萌芽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能够使他们从小就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而言十分重要。

2.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外语学习,同时随着科学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汉语纸质书写和纸质书本阅读也逐渐被人本所遗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语文教学发展情况很不乐观。在当前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取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提高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从而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人与人沟通交流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也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也会获取他人的尊重。同时,倾听也会使人心情放松,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当小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总会需要有人默默支持和安慰,并不需要有人说些什么,只需要有人倾听即可。因此,要想使小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让小学生意识到善于倾听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当前小学生倾听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1.假装倾听

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没有了解倾听的重要意义,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方式来倾听学生的发言,在他们看来,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不重要。这样的思想导致他们在语文课堂倾听过程中很不认真,甚至还会出现加装倾听的情况,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见。同时,很多小学生为了表现自我,通常都会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思考自己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倾听学生的具体发言,为了迎合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通常都会装出认真倾听的样子,实则自己的思绪不知道停留在哪方面。

2.盲目倾听

在小学生听讲过程中,学生们一般都会仔细去听。而当发现教师出现授课问题时,很多学生都会由于畏惧教师的威严,不敢提出教师所出现的错误,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存在一种十分盲目的状态,过于相信教师所讲的话,对其中的是非对错也没有正确的分辨能力。同时,当教师在进行课程总结时,很多学生很难发现教师语句当中的错误,即使发现也会由于害怕教师的指责而不敢主动提出来。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长期如此就会逐渐产生被动听课的思想情绪,使小学生的倾听质量大大降低。

3.听错信息

在小学生倾听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学生经常会出现听错信息的情况。这会导致学生无法明确掌握某些知识点,严重时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影响。比如当教师在讲课时所讲的不是,学生很有可能听成也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发现题目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的讲解,学生也会误认为是在讲授正确答案。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小学生倾听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如果对其多加观察就会发现,小学生十分好动,在一节课中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一会可能抠抠手、一会可能玩玩笔、窗外如果突然飞过一只蝴蝶,小学生可能都会随着蝴蝶而放飞思绪。而倾听则需要小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能够投入。这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小学生倾听能力不足的一项原因,此项原因无法避免,是小學生的先天特性,教师唯有在其教学中利用丰富趣味的元素吸引其注意力,对其加以引导。其次,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相较于倾听能力,教师更看重小学生的成绩,并且,倾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学校对此并没有设立明确的衡量和考核标准。但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则不同,教师通过加强对小学生的训练,能够帮助小学生提升语文成绩,而语文成绩的提升则是有目共睹的,学校能够通过班级语文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更愿意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上。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重视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最为根本的部分是需要转变观念,转变其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将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欠缺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常常三心二意,或者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时,应首先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倾听态度,让其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专注认真,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要注重与他人的交流,以表明自己一直在认真倾听。

例如,以《白鹭》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认真倾听,一边倾听,一边标注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在朗读之前,教师也应特别提醒小学生注意教师的情感与语气,思考为什么语气要有轻有重,语速为什么要有急有缓,分别体现在文章的哪个部分,并额外提醒小学生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要在心里面默记,切不可在朗读的过程中打断教师,以培养小学生的正确的倾听习惯。同时,教师在朗读之前有提问相关的问题,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倾听的方式,效率会更高,也为教师和小学生的互动提供了条件。通过小学生们的答案,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小学生是否有认真倾听。教师也应针对小学生的回答,对其进行引导。如小学生有认真倾听内容,教师可以说:“你真棒,教师相信刚刚你一定有认真倾听教师的朗读,才能准确的找出教师朗读中的细节。”如果小学生并未认真倾听,教师可以说:“其实你很聪明,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教师相信你会有更多发现。”对小学生言语上的肯定和点播,也是端正小学生倾听态度,培养其正确倾听习惯的一种途径。

2.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也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心血

教师应从日常教学入手,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意识的锻炼小学生的倾听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逐渐强化小学生的倾听能力。为使小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有饱满的热情和不竭的动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丰富的训练活动,让小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评价,以帮助小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例如,以《花钟》的教学为例。学习完本篇文章之后,小学生会意识到原来生活中的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放时间,不同的花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文章中提到的昙花、白天的温度较高,而昙花就十分娇嫩,如果在白天开放则很容易被太阳灼伤。因此,只有在夜晚,我们才能看见盛开的昙花。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任选生活中的一种花,描写其花的特点以及开放的时间等等。之后,教师可以选择随意点一名小学生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其分享之中,教师应提醒小学生认真倾听,等小学生分享完成之后,小学生可以指定班级中的其他小学生接着分享,在第二名小学生分享完成后,则要对比分析两个作品优缺点,给第一名分享的小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也要找出其作品中优点。此外,为使其评价更为客观,也为锻炼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可以多点几名小学生对分享的作品做评价,以使小学生在课堂之中精力集中,认真倾听,也能锻炼其倾听能力。

3.依据小学生的特征培养其倾听能力

小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事情格外关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心倾听,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出现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因此,在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还需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小学生倾听兴趣地激发。基于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的特征,教师可以在其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讲具体的情境带到课堂教学之中,以使小学生在情境下认真倾听,在倾听中收获知识。

例如,以《牛和鹅》的学习为例。为给小学生带来更为生动和多彩的课堂,教师可以小学生自行结组,依据文章的内容,分配相应的角色,创编小的情景剧,还原文章中的情境。如小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分配角色,有人扮演牛、有人扮演鵝、有人扮演文章中的“我”、有人扮演金奎叔,通过小的情景剧呈现文章中的内容,将“我”和鹅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我与金奎叔之间的故事以表演的方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同时,小学生们的表演,能够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欢快,使小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与欢乐。且表演的方式更为有趣,表演的小学生沉浸其中,相互认真倾听,未上台表演的小学生在座位上观看,也会全程全神贯注地倾听和观看台上小学生们之间的对话以及表演。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够让小学生喜欢倾听,乐于倾听,爱上倾听,对于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帮助。

4.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倾听氛围是提高小学生倾听能力的主要因素。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当中,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倾听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进行思考和分析。为了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关于倾听的宣传标语,让学生在上课期间能够很容易注意到它们。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能够相互监督,在此基础上展开小组竞争,在期末评选出倾听效果最好的小组。在这样的倾听氛围中,小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倾听队列当中,这时教师只需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技巧即可,学生的倾听能力自然就会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

5.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课本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倾听能力培养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倾听的具体含义。而要想改变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先认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足够重视,才能够促使学生重视,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从教材课本角度出发。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优美文章,这些文章通常都要求大段落背诵,对小学生而言十分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学习促进活动,像文章朗诵和大声朗读等等,让小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学会倾听,提高倾听能力。例如,在《少年闰土》文章教学中,因为此篇文章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一点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同时文章内容描写的十分生动形象,各种人物刻画的也十分深刻,故事内容很容易就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要仔细阅读文章,并要求学生说出在听完教师朗读之后的感受。当朗读到闰土刺猹这一段落时,教师要求学生具体表演或讲述出闰土刺猹的具体动作,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完教师的朗读,就会从文章内容中找出答案。此外,在课本内容充分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多找一些课外资源来加强倾听能力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倾听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关系到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只有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善于倾听,才能使语文学习变得更为高效,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需教师能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将倾听能力培养纳入日常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张秀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16期。

[2] 赵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19年第6期。

[3] 江振珍、李海洋《幼小衔接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探析》,《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17期。

[4] 刘金艳《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式分析》,《小学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1期。

[5] 王彦玲、高素风《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点滴》,《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