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理污水厂尾水的MBR/PAC 组合工艺中试研究

2022-04-11姜文斐

大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活性碳通量污泥

姜文斐,徐 琳

(1.重庆泓泰和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2.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147;3.重庆汇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84)

1 PAC-MBR 组合工艺原理及运行

1.1 PAC-MBR 组合工艺原理

PAC-MBR 技术是将PAC 作为载体,在MBR 污泥中加入PAC,通过对污泥中EPS、微胶体、可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和絮凝,可以增加污泥的粒径、抗压性能、增加膜表面的孔隙率、压密性,从而减小膜的过滤阻力和污染程度,增加了膜的通量,同时,PAC污泥的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作用,生成了生物活性碳,提高了对有机物的降解去除率,并促进了PAC 的再生。另外,大部分学者相信,通过对PAC 污泥的阻隔作用,以及对PAC 污泥的吸附与承载作用,可以使其在水中的硝化菌数量和活力有所增加,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诸如浑浊等污染因素。

1.2 PAC-MBR 组合工艺的运行

与常规的AS-MBR 相比,PAC-MBR 工艺在曝气量、通量、膜压差、膜清洁周期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合理的PAC 投加量对膜污染程度、出水质量有重要影响,是影响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1.2.1 PAC 投加量

PAC 的加入与污泥的组成、粒径、强度等是否处于有利的状态有关。PAC 的投加量太小,其效果不显著,而PAC 的吸附量太大,PAC 的吸收速率较高,会使其在吸收和降解之间产生竞争。PAC 对易降解的低分子材料进行吸附,增加了反应器中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加速了细菌自身的分解,并增加了EPS(细胞外聚合物)的数量,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1.2.2 曝气量

目前,MBR 技术的推广受到了限制,其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持高的膜通量,必须使用更大的曝气量,从而增加了操作成本。改进后的PAC-MBR 工艺不但可以提高出水的质量,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表面的吸附、膜中的阻塞,从而提高了膜的结构和性能,从而可以在低空气比的情况下保持低膜的阻力和高的膜通量,从而大大减少了系统的能耗。

1.2.3 临界通量和跨膜压力

加入PAC 后,生物活性炭渣在膜表面形成了一种多孔、疏松的絮凝剂,其抗压性能得到了提高,膜过滤压力升高速度显著下降,临界流量增大。有学者将生物活性炭膜生物反应系统(BACSMBR)与传统的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系统(AS-SMBR)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BAC-SMBR 的临界流量比AS-SMBR 高出32%;同样的恒流流量下,BAC-SMBR 的膜压上升得更慢。相关学者指出,PAC 的加入能保持MBR 系统在较低的膜压下保持高流量,而PAC-MBR 技术对发酵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加入PAC后,临界流量提高了23%左右。有关学者的试验结果表明,在MBR中投入少量PAC 后,可以实现较大流量、较长的工作周期[1]。

1.3 PAC-MBR 组合工艺的特殊变型

由于一些特定的处理需求,一些学者为了达到高通量、高脱除效率或更稳定的操作性能,对PAC-MBR 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有关研究人员将粉状活性碳PAC 技术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联合用于城市污水的治理,比单纯DMBR 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此外,也有学者将PAC 作为预涂剂,与工业过滤膜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预涂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不但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还能有效地阻止污染物和微生物在膜的表面和内部扩散,减少了膜的污染,同时,通过刷洗,膜流量就能恢复,无须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另外,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陶粒柱和粉状活性碳复合膜生物反应器构成的生物陶粒柱PAC-MBR 系统,不但克服了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氮脱除能力差、消除亚硝酸盐积聚的缺点,同时膜生物反应器的有机物负载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为76.97%,对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5.50%和99.15%。

有学者先将PAC 预处理到常规的聚酯纤维滤布上,以取代常规的微滤膜,建立了一种预处理的动态薄膜。经过一个月的运行,废水COD 和NH3-N 的脱除率分别为97.5%和76.1%,而膜的过滤压力只上升到0.27MPa。试验证明,采用PAC 预涂的动态薄膜工艺可以明显地改善体系的稳定性[2]。

2 PAC-MBR 组合工艺膜污染

膜污染是由于液相中主要成分与膜表面的相互作用,导致膜孔阻塞,膜表面污染物沉积,导致膜通量急剧下降,膜间压力急剧增大。膜污染本质上是由于膜表面和膜内的孔隙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的源头是活性污泥的混合物,所以调节其特性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PAC-MBR 中添加了粉状活性碳后,污泥混合液的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减少了膜的污染。PAC 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污泥的粒度分布、提高了絮体的抗压强度、减少了EPS、微胶体、溶解性污染物等。

3 PAC-MBR 组合工艺在各种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到现在,MBR 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城市和生活污水,目前MBR 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从难降解工业废水和高污染废水两个方向发展。

3.1 城市及生活污水

MBR 技术在城市和生活污水中的应用最为广泛,许多学者都同意加入PAC 可以有效地控制膜污染,但对于添加PAC 的效果如何,学者们的意见不一。

一些学者认为,加入PAC 可以有效地改善有机物的脱除。在PAC-MBR 复合工艺中,加入PAC 可使生物活性碳在PAC-MBR中生成,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PAC 的加入,增加了固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并在其表面吸附微生物细胞、酶、有机物和氧,为微生物的代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微生物酶能够进入活性碳的微孔中,降解有机物,并将其分解,形成空隙,使其进行生物再生,极大地改善了碳的吸附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有机物的脱除效果。

也有其他学者对PAC 污泥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认为PAC 污泥具有较大的颗粒尺寸,有利于形成好氧、缺氧环境;PAC絮体污泥是硝化菌的主要吸附形式,因此PAC 絮体污泥能有效地吸收硝化菌,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硝化菌的数量和活力,并提高了脱氮效果。但有学者提出,加入PAC 后,虽能有效地改善有机物的脱除效果,但对脱除NHN、浊度的作用并不明显。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添加PAC 对提高出水质量没有显著的效果。有学者指出,PAC-MBR 法处理初期的污染效果明显,但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其吸附性能下降,其优越性也随之下降。也有学者通过试验证实,加入PAC 后,无论有无添加PAC,COD 和NH3-N 的去除率均大于95%,且主要依赖于生物处理[3]。

3.2 微污染水

微污染水一般是指水质被有机物污染,某些指标超出卫生标准,数量庞大,污染物浓度较低,而且污染物类型多样,性质复杂,特别是某些难降解、易生物积累、三致效应的重点污染物。因此,对微量污染废水进行经济、高效的治理,是目前国内外有关科研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PAC-MBR 技术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有关研究人员利用MBR 技术和PAC-MBR技术对阿特拉津进行了治理。研究发现,采用PAC-MBR 工艺处理阿特拉津废水,其脱除率为16%,显著高于MBR 法处理后的20.22%。与MBR 相比,PAC-MBR 体系的微生物量增加了2 个量级,且对污染物的抵抗能力和入口水流的冲击能力也有所提高。通过比较试验,发现PAC-MBR 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比单纯MBR 提高50%以上[4]。

4 结语

PAC-MBR 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已经有20 多年的历史了,人们普遍认为PAC-MBR 工艺中加入1g/L 的PAC,以PAC粒子作为载体,将EPS、微胶体、溶解性有机物质等吸附在污泥中,可以增大污泥的粒径、抗压能力、增加膜表面的孔隙率、过滤和沉淀性能,进而减小膜的过滤阻力、污染程度、膜通量。同时,加入PAC 后,生成了生物活性碳,使其具有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作用,并使其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PAC 的吸附量增大,硝化菌的数量和活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废水的脱除效果,确保了出水的稳定、高质量。

在PAC-MBR 复合工艺中,EPS 的吸附与降解机制以及EPS的转化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本技术在高浓度、难于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及特种行业的废水中,仍需探索出适合于各种废水的工艺运行参数,以得到更好的处理效果,从而更大程度上拓宽该组合工艺的应用范围。目前,微生物废水的治理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PAC-MBR 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

猜你喜欢

活性碳通量污泥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梯度结构活性碳纤维毡吸声性能分析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活性碳吸附床着火情况分析
一种活性碳纤维丝的改性方法和水处理填料装置及其应用
活性碳源显著降低蔬菜地土壤硝态氮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其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春、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溶解甲烷的分布与释放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