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探析

2022-04-11郝心耀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技术创新

摘要:当前综合化网络环境建构更为完善,人们智能化网络通信服务诉求萌生并呈激增状态,三网融合问题也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其作为智能网络通信服务建设的基本点,可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同时提升网络信息通信水准,推动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新格局的建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中也存在技术的制约,因此文章主要就三网融合智能网络通信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三网融合概念及价值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详细论述智能网络通信体系的建构问题,真正带给人们智慧网络通信服务的新体验。

关键词:三网融合;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5-0056-03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推陈出新,在经历了2G、3G时代后,人们进入到4G、5G时代,通信技术的变革有目共睹,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技术、通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演变趋势更为明显,信息传播、采集、共享及处理利用一体化,以技术的融合带来通信功能的拓展,也带来通信范围的扩大,通信质量的提升。基于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做好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探明技术创新的关键点,明确科学的组网模式是通信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网络通信便利优势有目共睹,三网融合支持下的智能网络格局也面临持续调整优化的演变挑战,技术研发必须迎难而上。

1 三网融合概述及价值

1.1 三网融合概述

三网融合,顾名思义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构成的融合系统,其秉承高效化、完善化通信网络建设目标,以实现多主体个性化服务的融合建设愿景。三网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其有着极高的技术实践应用表征[1],力求在实践中实现网络层的有效联通。三网融合又被形象地称为三网合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间的兼容整合推出信息通信统一网络体,不再以通信巨头为垄断核心,而是将互联网发展放于通信行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规避广电内容输送垄断风险,三网融合主体能真正做到不分你我,协同配合。换句话说,力求打破原有三网工作的界限,真正实现网络终端、行业业务、技术等的融合。目前三网融合体系内的技术类型偏多,不仅有软件技术、数字技术,还涉及光通信、科学技术、TCP等技术[2]。其中,软件技术服务于用户现实需求的合理满足,能提高用户服务的针对性。而数字技术主要负责语音传输及交换图像数据信息的编码处理,属于典型的加工技术。光通信科学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其在三网融合实践中主要提供带宽服务,也为三网融合提供优质的系统平台支持。而TCP科学技术被称为网通信协议科学技术,为三网融合提供保障。

1.2 三网融合价值

融合的前提是明确融合价值。价值表现多元,如三网融合技术能根据一个终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且有效降低用户操作复杂度,方便用户的日常操作及维护。再如三网融合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优化网络管理,带来理想的网络通信管控局面。再如三网融合技术能使得電信业务发展打破瓶颈,减少基础设备的相关建设资金投入,使得业务稳定且安全。正是因为三网融合的多重技术优势,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能实现多重功能的稳定发挥,带给信息服务水平的稳定提升。

2 技术创新三大关注点

2.1 智能化特征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价值有目共睹,而信息价值凸显以资源科学利用为前提,而资源利用中应重点解决信息兼容问题[3],其理应作为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的关注点。以信息资源市场主动权的把控享有优先发展权,对不同系统终端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带来多元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同时,鉴于人们对带宽与网络速度的高要求,也应在通信网络技术升级中加大兼容关注,奠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基础。

2.2 融合性特征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应关注融合问题,这是三网融合提出的现实要求,实现多种技术灵活组合。各融合网络主体分别以自身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中相得益彰。不同网络采取各自数据平台服务于终端用户,融合中并不干扰彼此运行,但在融合中又带来功能的拓展。通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数据业务占比越来越高[4],电话业务、网络业务开始逐渐向数据业务倾斜。

2.3 安全化特征

网络技术研发绝不能忽略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正因为技术的融合,使网络通信技术涉足不同的社会生产领域,并带来交易方式的转变,推动虚拟货币交易的成熟化运作,同时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解决激增的网络数据处理难题[5],而数据背后私人信息的泄露、财产安全保护理应得到重点关注,这也是三网融合背景下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加大对信息数据之间的保护,避免其受恶意信息的侵扰或恶意技术的破坏,才能保证数据价值的稳定发挥。安全建设与技术创新同步。

3 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挑战

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批准三网融合诉求。在解决技术层面问题的同时也积极调整现行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以为三网融合提供多元保障,进一步推动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各通信企业在意识到三网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在三网融合技术研发中给予多元支持,并着手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以对准三网融合光明的市场,但在三网融合投资与规划中也面临着投入多、回报慢、收益少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一局面,在于诸多要素的制约。具体来说,涉及五个方面。

3.1 三网业务定位有差异

三网融合中的三网原有的业务定位差异较大,聚焦点不同。其中有线电视网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要负责电视节目服务,强调群众精神补给的供应,致力于用户电视网络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而通信网络以解决宽带限制问题为焦点。计算机网络现阶段还不能完全保证音视频服务质量,无法做即时性回应。

3.2 标准不统一,难兼容

三网融合中的三种网络结构定位不同、结构差异明显,不兼容问题比较突出,这也成为三网融合的一大制约要素。要想真正实现三者融合,需推出各主体都认可的网络结构,有明确的、统一的技术标准,达成有效的通信协议[6]。当前三网接纳主流的通信协议是IP交换,这也就意味着三网融合需要找到与IP交换相匹配的融合性的接入网,既要确保投资少,又要便于运营。

3.3 IP协议存在争议

IP技术的融合优势十分明确,但具体运用中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传输层、网络过渡层,因此,这两大网络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层面。

3.4 不同利益冲突较大

目前三网融合的三大网络主体隶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由其负责经营管理,必然存在行业或网络的利益冲突问题,表现为技术冲突、通信协议冲突、信息费用计算冲突等[7]。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应着力解决冲突或平衡各网络主体利益关系,进行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的调整。

3.5 存在政策限制

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建设,但操作层面的困难也显而易见。受政策限制,广电网络有条件作为计算机上网手段,但缺乏规范经营许可证,业务拓展停滞不前。鉴于现行的政策障碍,打破政策限制,鼓励电信、广电行业迎难而上是关键。

4 三网融合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设计方案

4.1 灵活选择组网方案

不同组网方案对应不同的优缺点,其中紧凑型组网方案适用于区县级别的小城市,其服务用户量较少,业务相对单一,对应的覆盖范围较小。这种组网方式成本节约优势明显。将所有媒体网建集中放置,构建中心数据源服务节点,当用户有增多趋势、区域有扩大迹象时,能通过拆分实现独立设备支持下的信息有效传输。从其组网示意图(图1)来看,有骨干网络,骨干网络周边又设有小区驻地网[8],多个小区驻地网借助骨干网络实现与流媒体服务器的双向互动。

而城域网本地组网方案与紧凑型组网方案的不同在于,在骨干网络小区驻地网之外增设了边缘服务器,见图2,边缘服务器安置于城域网各小区驻地网中心,秉承就近服务原则[9],快速展开通信服务。其应用优势是操作便捷,成本投入较少,建立分布式流媒体网络,执行一级调度,进行统一的内容分发,信息响应速度快,在中小城市流媒体业务开展中受青睐。

此外还有多级分布式组网方案。适用于省会级城市、一线城市,省中心有专门设备,各地区有各地区的分布式流媒体[10],其服从于全省规划管理,以实现更广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分配,服务于资源的高度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消耗风险。从组网方案示意图图3来看,其网络格局更大,信息流动更随意,但无一例外地都指向省级骨干网。小区驻地网之上是本地骨干网,本地骨干网之上是省级骨干网,信息可以于省级骨干网统一发布,也可以在本地网单点发布,有效节约骨干网络带宽,减少骨干网络拥堵情况,也能进一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

4.2 加强推广保障

推广保障的关键是部门融合的强化、业务融合的强化。在部门融合强化方面,选择最佳的组织架构,积极开展三网融合的全业务运营,在部门融合中应秉承整合整改现有管理团队的目标,纵向上优化对各个部室、基层单位的纵向管理流程,强调组织部署,横向则对前后端职责进行界定说明,增强其协调配合能力,让前后端准确配合。考虑到三网融合势必会引发施工项目的增加,应根据施工规划建设要求进行全过程的项目管控,以扩大工程部工作職能,加强网络融合与资源整合。在具体的整合中应提升传输通道容量,提升数据网络交换处理能力,建设多业务汇聚平台,提升光纤接入能力,及时缩短用户诉求响应时间。在业务融合强化方面应尝试以数字家庭业务为突破口。三网融合最根本的是业务的融合,也就是在同一网络上进行语音、数据、视频等不同业务的融合。站在用户视角,则是享受三网融合带来的手机、PC端与电视的综合使用便利,并将服务体验延伸到数字家居服务等领域。具体来说,数字家庭业务可以作为目前三网融合业务的最终入口,以三网融合智能通信技术为桥梁,建构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空间,以友好快捷的人际对话让用户在家居生活中享受到智能服务的乐趣,让三网融合的服务触角不断向通信电视、安全防范、家居管理、家电控制等方面延伸。

5 结束语

当前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得到持续关注,也实现更广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在环保建设、智能化服务、网络通信、平安家居建设等各领域崭露头角。三网融合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融合与交互式应用,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带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永亮.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特点[J].电子世界,2021(4):82-83.

[2] 赵洪春.三网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电视中4G通信技术的运用分析[J].通讯世界,2020,27(5):3-4.

[3] 王昆.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3):108-109.

[4] 张立颖.三网融合下大庆油田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5] 刘鹏,李进.计算机通信技术三网融合方向课程开发与实施[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4):26-30.

[6] 刘静.基于EPON的三网融合通信服务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11):2868-2870.

[7] 郭水文.“三网融合”下中国通信网络竞争及对公共政策的挑战[J].现代经济探讨,2011(4):60-64.

[8] 戴俊.三网融合下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9] 孙霄凌,朱庆华.日本信息通信政策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Ⅳ)——日本三网融合政策述评及其启示[J].情报科学,2010,28(11):1746-1753.

[10] 高凌峰.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通联编辑:谢媛媛】

收稿日期:2021-11-28

基金项目: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有机垃圾致病性微生物灭杀与腐熟制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C20194);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功率器件热电复合冷却系统寿命特性及可靠性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8KJB470024)

作者简介:郝心耀(1977—),男,江苏徐州人,讲师,实验师,学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技术创新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终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