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视角 大大主题

2022-04-06重庆李红霞

初中生写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段小人物鞋子

◎重庆 李红霞

放眼全国,近几年中考作文呈时代感强、主题宏大的特点。宏大的主题,鲜明的时代,短小的文章,要能完美融合,确实不易。讨巧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即从小的视角切入,以点带面,展现大的主题。

一、小人物大社会

一滴水见太阳,说的就是从小处可见大的方面。例如中考作文题《担起这份责任》的满分佳作,有同学扣住母亲身份,抓住母亲生病和“我”生病的情形,表现一个母亲的爱子之责。请看文段:

喝完粥后,母亲便满意地躺下了。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望着母亲安详地睡去,我的肩膀似乎变得沉重起来……我们就像这汪水中的鱼儿,兴奋起舞时,母亲为我们扬起浪花;伤心垂泪时,母亲为我们轻轻抚去。母亲如水般温柔,如水般体贴,如水般甜美。

有同学写成长的责任,请看文段:

那是在五年级时发生的事,可就是那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明白了成长就必须学会承担。……我感慨万分,多么诚实的一个同学呀!你明明可以悄悄地混过去,可你还是报告老师,主动承担后果。原来勇于承担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哇!在今后的人生路中,我也一定要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一个个小人物,构成了大大的社会,每个人身上散发的精神品质,构成了社会的美好。

二、小人物大品质

请看李汉荣的《父亲的鞋子》片段:

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看我们,带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

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儿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

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来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地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

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

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一个百草园吗?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

他清贫的生命,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讴歌父亲的优秀散文很多,但像这篇题材和构思都比较别致新颖的少见。这篇散文刻画了一个清贫、卑微、爱子的父亲形象,赞美了父亲虽清贫却旺盛且丰满的生命力。他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他身上有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像描写父亲这种普适性的永恒主题,作者没有施以浓墨重彩,激情歌颂,只是通过“父亲的鞋子”串联全篇,以鞋子这个小物件作为视角,作为主旨与情感的凝聚点,来凸显清贫父亲的精神财富。

三、小事物大主题

树,可写的方面多,大多数同学会将主题框定在歌颂树的顽强生命力、无私奉献精神等方面。作家赵丽宏《秋天的树》一文,首先定位描写树的季节,缩小了写作范围,便于集中笔力。然后运用联想展开写“树与城市,树与人,树的命运”,提出主题——善待树,多栽树,世界才有无限希望。请看文章片段:

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慌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

好在城市里有树。树,向城里的人们报告着秋天的消息。

从我书房的那扇西窗中望出去,能看到三棵树,一棵樟树,一棵月桂,还有一棵枇杷树。……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和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它们默默地屹立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绿,给我们宁静,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却从来不会要人类回报它们。树是人类最重要最可靠的朋友,我们理应对它们满怀感激之心。

谁栽下了树,谁就栽下了希望。正如人的生命,必须扎根于时间的泥土才能爬向上帝的天堂。小树啊,谁能预料长大后,它们将会多么壮观。

小小一棵树,联系人类,关联未来。真可谓事物虽小而普通,主题却大而深。

猜你喜欢

文段小人物鞋子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混乱的鞋子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多么幸福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