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地球上每一个生灵

2022-04-06江苏王丽华

初中生写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喜鹊天鹅柿子

◎江苏 王丽华

生命是平等的,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请善待地球上每一个生灵,珍爱它们的生命,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与它们和谐相处。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永葆生机,人类才不会孤单。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寒冬,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儿的世界。

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放眼空荡荡的山间公路,数百米之内无人无车,只有刺眼的阳光洒在路面上。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

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声。突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

“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闪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它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那只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

“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看鸟儿。”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戴厚针织帽子的老人,从更深的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可知,他是这片山林的防火员。

老人很和善,也健谈。他大概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为啥?”“留给鸟儿们过冬。”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我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心下对这次出差的任务也充满了信心。

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摘自《人民日报》,选文有删改)

微评

本文写了“我”出差途中与喜鹊相遇的美好经过,并由鸟及人,赞美了那些爱护鸟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们。不俗的立意,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全文构思精巧,“喜鹊”这一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作者先进行环境描写为喜鹊的出场做好铺垫;接着,喜鹊出现,引发了“我”的兴趣;随后,又一只喜鹊飞来,使“我”有幸观赏到了它啄食柿子的有趣场面;继而,护林的老人出现,通过他的讲述,解开了这个地方的喜鹊热情、好客的原因,一段人类爱鸟的佳话令“我”感动;最后,在老人爽朗的笑声中,故事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天鹅飞来

那天下午4 点,雨停了。风呼呼地叫着,穿过村庄。香樟、桂花树、屋角的蜡梅、田边的芦苇,都被吹得东摇西晃。

龙勇坐在椅子上歇了会儿,拿起茶缸喝了一大缸水,又挑着一担玉米出了门。他拐一个弯,走上屋边那条笔直的沙石路。他把玉米放在田埂上,这是他挑的第三担玉米,和前两担放在一起。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将几筐玉米搬上田边的小木船,然后拿起竹篙轻轻一点,小船划出一道波纹,慢悠悠地向前驶去。

方欣来

不远处,正在嬉戏的三千多只天鹅,嘎嘎地叫着,拍打着翅膀一齐飞向空中,盘旋了几圈后,向着两公里外的洞庭湖湿地飞去。他弯下腰,从箩筐里抓起一把玉米抛向空中,金黄的玉米像雨点一样,沙沙地落进水里,溅起点点水珠。

最后一把玉米撒完,龙勇挑着箩筐往回走。从头年十月持续到来年四月,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

龙勇是荷花村的村民,小时候,他见到过天鹅三三两两飞进村子。那时候,人们见到天鹅,总是想尽办法弄到手,用网子网,拿火铳打。后来,天鹅再也不来了,只是高高地从空中飞过,丢下几声清冷的叫声。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随意放养牛羊,草甸被啃得光光的,一些树也被陆续砍倒,房前屋后四处堆放垃圾,连空中都见不到天鹅的影子了。

五年前,在管理区推动下,荷花村开始大力整治环境,家家户户积极响应。从清理垃圾做起,拆掉了乱搭乱建的棚子,把菜地整理好,田头和屋角的荒地种上花木,湿地种上荷花,芦苇又长了起来,一片片绿油油的。

去年十月的一天,龙勇看到田里来了七八只天鹅。他异常欣喜,但以为它们只是偶然路过。没想到一连几天,天鹅一群接一群飞来,占满了蓄水的田野。

天鹅回来了,这次一定要留住它们。龙勇每天去田边巡查几次,提醒乡亲们不能喷洒农药、除草剂。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看天鹅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最多的一天能有八百多人。有人穿过田埂,想近距离观赏天鹅。这样下去,肯定会吓到它们。龙勇和村干部一商量,买来铁丝网,把挨路的那一侧围了起来。为了方便游人观鸟,他们还修整了田边的一条泥巴路,搭建了一个观鸟台,配备了观鸟的器材。村里还争取到了一笔资金,每天投放三百斤玉米,这个任务也落在了龙勇的身上。

“天鹅来了后,我就做不成别的事了,每天围着天鹅转。”龙勇笑呵呵地说。现在,一说起天鹅,村里人的表情便生动起来。尤其是龙勇,像是一位鸟类专家,说起天鹅的种类、习性,眉飞色舞,头头是道。

风吹过,送来一阵阵蜡梅的清香。住在这样的村庄,花草扶疏,还有天鹅相伴,幸福无比。

(摘自“人民网”,选文有删改)

微评

文章以龙勇喂食天鹅的特写画面作为开头,诗意的乡村景色,嘎嘎鸣叫的天鹅,以及向空中抛撒玉米的龙勇,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当地人对天鹅的态度以及天鹅数量的变化情况,将笔触聚焦到现实,聚焦到农村生态的发展和变化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喜鹊天鹅柿子
喜鹊为什么叫“喜鹊”
柿子乐
你真的认识喜鹊吗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山里的柿子红了
喜鹊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来自柿子的烦恼